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体育对培养其心理素质的作用

2012-01-27赵涵淑王馨蕊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心理素质育人

赵涵淑 王馨蕊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体育对培养其心理素质的作用

赵涵淑 王馨蕊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当代的大学生并不缺乏书本知识的培养,但缺少实践的磨炼,其心理素质也需进一步培养和完善。文章就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比较,着重探讨体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体育教育

近几年,“90后”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大高校的生力军。不可否认的是,“90后”大学生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特点,往往导致其出现心理困扰和环境适应不良。究其原因,在新的成长背景下,当代“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过度依赖和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则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则较少,其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1]。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教育,它对于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提高其心理适应性也具有积极意义。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则应以发展的眼光,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素质现状

1.1 对父母、老师的过度依赖

走进大学之前,“90”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大多受到多方的照顾和督促。生活上,有父母给予精心照顾;学习上,有老师的鞭策。“90”大学生在各方面的照顾和灌输下生长不足,一方面对父母和老师存在逆反心理,而另一方面,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又缺乏自立性。独自承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面对新环境、新问题往往仍寄希望于家人帮助解决,甚至要求周围人也能够像父母那样尊重自己的意志,而结果则妨碍了自己尽快融入和适应新的客观环境和人际氛围。

1.2 对自我缺乏准确认识

当代大学生缺乏真正的自信。大多数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便不再是过去的“佼佼者”,无法在学业中取得与过去相等的成就感。能够迈过高考门槛的大学生固然是成绩合格,甚至是优秀的。然而,他们常常忘记了自己在父母、老师的呵护和督促下欠缺的是实际的锻炼。而由于过去对父母、老师过度依赖等原因,当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业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时,缺乏准确的自我评价,导致对自己的能力全盘否定,导致丧失了适应新环境的信心。

1.3 对朋辈缺乏热情和关爱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不再是家里或中学时代的焦点,而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在大学里,没有轻易获得的关注和照顾,需要的是平等和相互体谅与帮助。然而,许多大学生并未及时地调整心态,一方面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对他人缺乏热情和关心,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不愿花费时间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平时与其他同学相处缺乏包容,导致难以融入集体,增加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感,当自己真正遇到困难时便感到无助。

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

相对于普通大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往往具有吃苦耐劳、意志坚强、敢于拼搏的性格和精神。一方面,他们通常自幼就具有一定运动天赋,从小学或初中起就进入运动队参与训练,开始过上学习文化和艰苦锻炼并重的学校生活,有了独自面对新环境及新挑战的体验和意识。另一方面,在成长的过程中,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是接受体育教育最多的大学生群体,在不断的体育教育中逐渐培养了意志坚定、富于团队精神等特点。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行动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当普通大学生被自卑、孤独、人际适应不良等问题困扰时,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则往往能够从主观思虑中跳出来,参与和融入人际环境中,通过有效行动来解决实际问题。有研究显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1];另外,赵洪朋运用防御方式问卷调查发现[2],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心理冲突时,更多运用成熟防御机制。以上情况说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具有普通大学生缺乏的一些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而积极开展和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直接更有特色的行为教育模式。

3 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及对其心理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者的关注,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工作方法。心理工作者借鉴心理学理论,引用多种心理健康问卷,认知、行为相关问卷等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和认知、行为模式[3,4]。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地认识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并为纠正其错误认知、改善消极行为等有针对性地心理工作打下基础。然而,在校大学生多已成年,已经形成习惯化的认知、行为模式。直接纠正其认知、行为模式的难度较大,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应仅局限于传统心理学的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充实和丰富高校的教育方案,探索可实践的能够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体育活动既是有效释放压力的手段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及行为方式,提高心理素质,这对于高校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3.1 体育的育人功能

体育除了健身功能之外, 还有培养拼搏精神、团队意识的功能。体育比赛不仅是体力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意志和精神的拼搏。在运动过程中,不仅是和对手的竞争,更是对自己意志的考验和提升;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在运动过程中,能够逐渐养成的良好品质和积极的行为应对方式。把这积极的应对方式应用和拓展到日常行为之中,则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适应性,使其更加积极有效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各类团体体育项目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于当前“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尤为重要。具有良好团队及集体意识的大学生,能够较多地体谅周围同学的感受,避免过度的自我为中心和过度主观,因而较少出现人际适应的不良。

3.2 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3.2.1 放松和释放压力:面对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情感、就业等现实问题,“90后”大学生往往为之苦恼,感到巨大的压力而又无所适从。实际上,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并非缺乏解决以上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为难情绪较重,倾向于退缩、逃避,以至于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效能去解决问题、消除压力源。而体育运动则提供了良好的减压方法,使学生在陷于苦恼之中时能够通过运动而解脱出来,在身体经历紧张和疲劳之后能够体会到恢复期的身心放松和愉悦。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及瑜伽等运动都有助于使人从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并提供了用于发泄不良情绪的渠道,使其能够整理自身的不良情绪,直面压力。

3.2.2 良好的行为训练手段: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同时也启发学生通过行动去解决问题。以野外拓展活动为例,当参与者处于超出自己想象的环境中,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怀疑,恐惧和担心束缚了手脚,裹住了自己的行动。而一旦伸出手脚,真正去行动和实践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真实的自己,重塑自信。面对各种压力源,过度思虑有时只能夸大问题,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逐渐解决问题。

3.2.3 塑造全面均衡的个性:体育能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是培养和锻炼良好的行为方式的有效手段,能够收获到许多额外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书本教育所不具备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课本之外的生动体验中提升精神层次,塑造健全的个性。

[1] 赵洪朋.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对策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5(2): 42-44.

[2] 赵洪朋.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7(5): 40-43.

[3] 侯典牧, 刘翔平, 陈楠等. 当前大学生压力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3): 257-259.

[4] 禹玉兰, 吴建玲. 医学生应付方式现状和类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3): 374-376.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0.131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心理素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