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技评价需要科学家努力
2012-01-27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完善科技评价需要科学家努力
本刊编辑部
科学家应该是一群秉承科学精神的人。他们具有独立、诚实、无私的、实事求是的品质,不受个人或者团体利益的影响,能够对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基本假设、实验过程、数据分析、逻辑推导、基本结论等等,提出合理的、公正的质疑和评价。我们由此相信科学家,相信科学。
然而,现实中的科学家却在失去人们的信任。全国政协委员武维华在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说,九三学社近年组织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78.5%的科技人员认为项目评审结果不公正,67%的科技人员认为成果鉴定不真实。
不管是项目评审还是成果鉴定,采取的都是同行评议的方式,也就是由这个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声望的专家对项目、成果做出判断,确定有限的科技资源的分配、科研结果的可靠正确、科研成就的大小以及科研奖励的归属等等。同行评议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科研评价方法。参加同行评议中的同行即各种评审会、鉴定会的专家,他们既是科技人员的一分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应该是我们心目中的科学家。如果上述问卷结果为真的话,如此多的科技人员不相信同行评议,不相信科学家,确实令人扼腕。
为改变这种局面,武维华委员给出的建议是建立独立的、真正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唐守正院士也在2012年4月18日的《中国科学报》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原因在于,目前的很多项目评审、成果鉴定被认为是走过场,不能对结果负责。一方面,评审、鉴定会往往是熟人们的聚会,今天你评我,明天我审你,大家高抬贵手互不得罪;另一方面,评审鉴定小组是临时的、松散的,即使评审意见、鉴定结论出了很大的偏差,也找不到责任承担人。于是,就有了建立第三方科技评价机构的呼声。
虽然建立第三方科技评价机构这一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却是难以操作的,是不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第一,完成一个科技项目短则两三年,长则七八年,科技评价则贯穿科研活动的整个环节,从项目申报开始,到论文发表,到成果鉴定,再到科技奖励。第三方评价根本无法对科研的整个环节进行跟踪监测;第二,科技评价不是标准化的检测。科技评价本身具有模糊性、非确定性的特点,无法用简单的定量指标来测度;第三,科技评价的难度还在于难以验证评价结论的正确性。科研活动本身是一个逐渐提升认识水平、不断纠错的过程,科学争论一直会伴随科学发展;第四,无法找到第三方。科技评价只能是一个小圈子评价。随着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逐渐深入和分化,真正的同行会越来越少,熟人聚会是一种必然。第三方评价必然要求这个评价机构具有学术权威性,得到领域内一定程度的认可;应有相应的人才,可以集中领域内最主要的专家。而这样的权威和专家恰恰也是重大科研项目的被评人、重大科技成果的被鉴定者。
既然科技评价如此之难,那么科研人员觉得评审不公正、鉴定不真实的依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在科研评价中,科学家没有认真、严谨地做好评审、鉴定工作,没有尽到自己作为项目质量把关人的责任。也许有人会说,科学家在科研评价中的失责,是社会大环境中种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所致,是科技评价制度的缺陷所致,但科学家毕竟是社会的精英,科学家的主要科研经费来源于纳税人,所以科学家就更应该坚守较高的道德情操。
科技评价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家自律才是保证项目评价公正、成果鉴定真是的基础。“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科学家与其抱怨社会风气的不良,与其等待科技评价制度的完善,不如从我做起,从自己参加的每一次项目评审、成果鉴定做起。
(张九庆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