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经验及对安徽的启示

2012-01-27赵凤陈泰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8期
关键词:计划评估科技

赵凤 陈泰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

国内外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经验及对安徽的启示

赵凤 陈泰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

首先通过分析总结美国、日本、英同等发达国家以及部分省市科技计划管理的经验,其次阐述了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适应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的对策建议和体系框架。

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协调与科技项目相关的各种关系,有效利用人、财、物等科技资源,以促进项目计划目标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由于政府科技计划管理具有大型复杂、高风险、多目标和分散化等特殊性,世界各国为了占领科技制高点,除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外,也在管理模式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我国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深化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全国很多省结合自己省情大胆创新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发达国家与国内部分省市的科技计划管理的经验,提出加强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1 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特点

1.1 美国科技计划管理特点

体现了美国最新科技管理思想的先进技术计划(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简称ATP计划),其管理模式是由国家标准局与技术院领导管理,它的行政执行机构分为总部、执行办公室和信息资源部三个部分,主要负责日常行政管理、情报搜集等工作; ATP计划的整个管理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申请准备期、申请评估期、协议期、研发期和项目后时期。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其项目评估。分为五个方面:评估ATP计划本身活动;建立健全的档案;评估产业界的实施完成情况;跟踪项目的近期及中期成果。

1.2 德国科技计划管理特点

德国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亮点在于政府负责宏观控制,通过经费控制投资导向,通过指标体系评价学术部门的工作。大量依靠中介机构和专家力量,例如他们的项目审批制度:政府提出研究框架→项目单位申报→中介咨询机构提供服务、帮助筹划申报方案→评估机构进行审查、评估、提出批准方案→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研究审批。期间大量的工作由中介咨询组织负责。这些咨询机构多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对政府和公众负责。中介咨询组织的内部按专业门类设立相应的委员会或部门,保持对口专业领域的权威地位,掌握最新的领域研究动态,对对口领域的上报项目进行管理,政府部门在其中的影响力很小。

1.3 英国科技计划管理特点

英国政府的科技评价体系非常完善。在内阁办公室设有科技评价办公室,政府各部门也有评价机构,实行严格的科技评价制度,评审委员会成员一般为本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评价工作包括对申请科研项目的评价、对进行中的科研项目管理的评价、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的评价。在评审基础研究项目时主要采用“投入-产出”评价法,把该项目科技人员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及质量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并制定一套专门的评价指标;在评审应用科研项目时大多参照该项目的预定目标以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在评价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跨部门的科技项目时,英国政府大多聘请独立的专业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2 国内部分省市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特点

2.1 四川省科技计划管理特点

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科技计划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已经逐步同现代科技计划管理的理论与思想接轨,在科技管理模式的探索中主要采用“政府引导”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特征表现为:(1)管理过程模型包括了项目申请与评审、立项、签约、中期评估及过程监控、项目验收与结题以及后续管理等。(2)对科技计划的管理发挥了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并旨在有效并高效地实现科研目标。(3)管理制度和政策制定日趋完善。例如,有预算制向决算制的转变、成立专家小组进行评审、评估,以及对科研者资质的要求等。

目前,四川正在探索更积极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并总结出四大科技计划管理措施:一是强化重点,整合资源。其主要措施是围绕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战略目标,依据“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集成推进” 的思路,把省本级80% 的研发资金向重大科技工程、重点科技行动以及重点科技领域集中,解决项目小、分散重复问题。同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凝练出对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且技术基础较好的十个重大专项 ,力争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国际经验显示,核心技术的产生需要实施长期研发战略和大投资,其研发投入和动力最大的都是来自企业。为此,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激励、帮助企业成为主体。三是强化产业布局,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实施“两行动一工程”( 实施科技产业化推进行动,推进工业强省;实施科技富民推进行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工程,打造生物技术强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强化工程模式,集成推进。“工程模式、集成推进”是按照科技创新自身规律和原理,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绩效考核的方法,来设计重大科技行动、科技工程和科技项目,整合利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知识等资源要素,把各种要素优化配置,实现科技资源效益最大化。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管理工作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2.2 山东省科技计划管理特点

山东在科技计划的运行程序和操作方法上,突出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行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评审,建立咨询专家、申报项目、立项项目和结题验收项目数据库,使科技计划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信息查询更加方便便捷。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组织委托中介机构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的受理、评审、招标、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工作。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解决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并强调国家、省、市或省直部门计划的集成衔接。实行课题制管理模式,探索项目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全新的科技经费管理运行模式,建立科技发展基金,解决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2.3 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特点

江苏省在科技计划体系的建设时注重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强化集成,在八大基本资金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本省的实际发展需要形成了三大工作计划,这一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科技计划工作中统筹协调的问题。在科技工作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对科技工作和科技资金实行有力地监管,以资金计划为基础、工作计划为抓手,同时用科技工作实际需要引导科技资金的具体分配,以更好地发挥科技资金的作用和效能,促进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

3 安徽科技计划组织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3.1 科技计划体系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

现有的科技计划的形成是根据本区域的科技资源、为满足本地区的需要而产生的各种科技计划的累加而成的,不是经过系统的深入的研究而设置形成的,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框架,各个计划之间交叉重复,计划内部重视单个项目,忽略了发展战略、配套政策、能力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对象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了现有科技计划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3.2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存在局限性

当前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比较重视项目的前期立项论证与后期验收或评估管理,而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并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这种“哑铃式”的管理方式,对于一些基础研究项目来说比较适应,但对于许多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一些存在较大风险的项目就不一定适用。针对项目的前期管理(如立论论证)和后期管理(如验收与成果管理)制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管理规定,但在项目的中期管理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也就是说,对项目的整体组织与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区别不同项目类型建立相应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专项或应用型项目,加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与监督,实施动态监督控制,有助于及时掌握和了解项目实施状态,优化资源配置,更加有利于保障科技计划项目的有效实施。

3.3 科技评估的专业性与规范性有待加强

在项目验收和成果期推广的过程中又缺乏科学的成果评估体系及跟踪统计调查,即使产生了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也很难向社会广泛推广,导致科技投入难以用数据反映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更好地为计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 科技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形成

科技计划管理的网络化平台的成形对于计划管理的完整性,走向规范化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形成,还未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全过程运作和管理,其中包括引入“网上评审”、“网上监理”、“网上审计”等第三方的力量来进行项目的规范化和风险控制。

4 国内外经验对安徽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启示

4.1 加强科技计划“顶层设计”

要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科技计划决策机制,尤其是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制定的设计水平。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应结合国家及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安徽省现行的科技计划体系,重点集中在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前沿技术领域。要开展战略需求研究,以战略需求引导科技计划的编制,强化科技规划对科技计划编制的指导功能。要建立科学的计划编制程序。

4.2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

要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全过程研究设计,建立管理组织机构和科技计划管理的流程,构建科学公正的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行和管理机制。要构建一体化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并完善项目公示和评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与透明度。要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实行“信用记录制”和“信息共享制”,建立科技计划信用数据库、科技计划信用征信与评价系统,建立专家信用管理系统。要建立信息收集渠道,采取年报、季报、月报等方式充分收集项目各种监理数据与材料,为科学的管理评估提供信息支撑,并详细分析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形成结论性意见,供科技管理部门参考。

4.3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加快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运作和管理,提高科技计划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积极推进网上评审,完善咨询专家数据库,增强管理功能,逐步建立高层次技术专家、财务专家和科技管理专家库,基本满足各类计划评审的需要。

4.4 完善科技计划项目评估体系

要建立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制定决策到实施控制、绩效评价的完整的指标体系。

4.5 建立科技项目监督管理机制

要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情况与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监察审计部门独立进行项目抽查与专项审计,实现由“现场监督”向“节点监督”、“跟踪监督”的实质监督转变。要加强对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监督评价。

[1]毛振芹,程桂枝,唐五湘. 部分科技发达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启示[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22(3):100~103

[2]吴大勇,雍会,陈江春,等. 发达国家经验对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借鉴研究——以新疆兵团科技计划管理为例[J].煤炭技术,2010,29(6):237~238

[3] 张缨.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模式和体系[J].中国科技投资,2006,(11):47~49

[4] 张星明,冯楚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与发展模式探讨[J].科技与法律,2009,(2):7~10

[5] 揭筱纹,程君凤.四川省科技计划管理模式优化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176~178

[6] 张海珠.科技计划项目特点及其管理探讨——以江苏省科技计划体系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2007,(10):36~37

F204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8.185

赵凤,女,1965年出生,汉族,安徽阜阳人,工作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泰,男,工作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安徽省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

猜你喜欢

计划评估科技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科技助我来看云
暑假计划
科技在线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