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重症医学》课程建设的探讨

2012-01-27张云王琰魏学武谢春岩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8期
关键词:危重症医学院校重症

张云 王琰 魏学武 谢春岩

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ICU科

2.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医学院校《重症医学》课程建设的探讨

张云1王琰2魏学武1谢春岩1

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ICU科

2.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分析了医学院校开展重症医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就开设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独特临床思维模型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重症医学;医学教育;本科生

重症医学主要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预防和治疗的学科。危重病是指那些临床情况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一个或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受累,已经或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或综合征[1]。重症医学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时代产物,代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现代医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危重症医学教学却很薄弱,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尚无现成教学模式可循。为尽快且可持续发展我国危重症医学,应在医学院校本科教学阶段开设重症医学课程。

1 医学院校开展重症医学课程的意义

重症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对高技术的需求、慢性病发病率升高、严重感染发病率增加等原因导致重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明显增加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需求。重症医学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循证医学研究、相关的高新技术和计算机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但重症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专科技术人员培训滞后,ICU的供给明显不足,后备力量缺乏[2]。因此,加强重症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重症医学人才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学科教育相对滞后,尚不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系的必修课程,开设重症医学选修课的院校也极少。即使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也大多数是挂靠其他学科进行。这与目前我国ICU蓬勃发展需要大量从事重症医学人才的现状很不相称。在医学院校本科生中即开始重症医学教育,培养医学生重症医学科的思维能力及兴趣,是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合理制定重症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涉及多专业、多学科,一个重症患者常面临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多重打击,同时存在呼吸衰竭、休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在救治中可能需使用大量监测治疗设备,例如呼吸机、血液净化仪、纤维支气管镜等治疗设备,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等监测设备。应根据危重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了危重症医学的各种教学专题,再根据各个系统及专题制定教学大纲。例如各系统的监测技术,各系统的支持及治疗: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脏衰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呼吸机的使用、中心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压监测,及危重患者感染的治疗与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等。这样可使教与学“有纲可依”,目的明确。

3 重症医学课程教学方式

危重症医学涉及范围广泛, 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 尤其与基础医学中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各专科关系密切,因此重症医学课程应该在学习了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3.1 理论授课形象化

重症医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尽可能利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典型或特殊病例,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在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同时,将各种危重症病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激发学生对重症医学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3.2 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症患者的诊疗过程与一般科室患者的诊疗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对于重症患者的先抢救、后诊断,边抢救、边诊断的思维模型。

重症医学教学中注意将临床相关科目与其基础理论进行垂直和水平整合教育,比如在讲述重症患者心血管急症的诊断与处理时,应复习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并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而重点介绍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的、需要立即处理的心律失常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将基础课内容融入临床课中,使两者相辅相成,有机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ICU的患者可能来自各个临床专科,多器官功能支持涉及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加上各种高科技监测治疗手段的改进,使得重症医学医生必须从大量纷杂的信息中准确寻找和解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矛盾。因此,重症医学课程的学习必须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同时熟悉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并培养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3]。

3.3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以重症医学典型病例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启发学生研讨有关基础与临床知识,指导学生查阅该病的研究进展,结合病例复习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全面、细致,医学知识得到拓宽,让学生在主动思维过程中认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学会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找出主要矛盾,进而抓住疾病本质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使学生理解不同医学知识的应用环节,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机制,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例如,临床上有一位顽固性低氧血症的老年患者,首先让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可以导致缺氧的发生,从而引出缺氧的四种分类: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并进一步明显他们的定义,然后根据缺氧的类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每种缺氧的常见病因,比如:肺水肿、肺不张、肺气肿导致低张性缺氧,贫血可导致血液性缺氧,休克可导致循环性缺氧,而氰化物中毒则可导致组织性缺氧。然后根据缺氧的类型,让学生思考各类型缺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熟悉临床上判断缺氧的常用指标及意义。再从各类型缺氧的病因进行讨论针对各类型缺氧的临床治疗措施。教学过程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临床教学

临床教学内容丰富、质量更高,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书本知识感性化,也是我国当前医学生培养的基本模式。重症医学更需要临床实践,由ICU临床医生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基本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中了解症状和体征,发现问题,根据已掌握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地分析病情,掌握对危重病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疗方案的制订等临床要点。同时学习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等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操作,使学生掌握各种危重病抢救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的改善和社会老龄化,危重病人数量越来越多,对重症医学和ICU的需求越来越大,危重症医学领域包含着大量和广泛的医学科学知识,一定程度反映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建设管理严格、配置合理高效率ICU, 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重症医学教育体系和制订缜密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必要加强医学院校重症医学课程建设,注重对医学生进行重症医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医学院校本科阶段开设重症医学课程是时代的需要,是重症医学发展的需要,是重症医学人才储备的需要。

[1] 刘大为.重症医学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1153~1155.

[2] 席修明.危重症医学-快速发展的临床学科[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8( 5):555~557.

[3] 安友仲.试论我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ICU)的管理[J].中国医院,2007,11( 2):19~-22.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8.178

张云,1981年12月出生,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猜你喜欢

危重症医学院校重症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