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科竞赛在高校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2012-01-27董健苗罗秋兰郑立文黄静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8期
关键词:学风竞赛创新能力

董健苗 罗秋兰 郑立文 黄静

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广西柳州 545006

大学生学科竞赛在高校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董健苗 罗秋兰 郑立文 黄静

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广西柳州 545006

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学科竞赛在促进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中有着日趋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学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学生创新能力;教师素质培养;学风建设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1]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其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本科教学工程”五大项内容中的两项。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广西工学院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大力推动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教师素质培养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学科竞赛与高校实践教学各环节中的关系及作用。

1.学科竞赛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在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在过去,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第二课堂往往游离于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尤其是工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实施,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学科竞赛的作用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学科竞赛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我校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踊跃参与,其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

2.学科竞赛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的关系

学科竞赛在促进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协作精神,在倡导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日趋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为例,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均为各自独立的分项实验,且基本均为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受教材限制,不能与实际工程材料发展及国家最新规范及时更新。而学科竞赛的题目每年均有所不同,并且与学科的最新进展、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紧密结合,要求学生能回答一些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及时对授课内容进行更新,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此,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竞赛的要求,适当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并拓展一些自选实验,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在我们的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的要求,补充了关于矿物外加剂的理论课授课内容,同时增加了掺矿物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实验项目,通过学生实验,选拔出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一组学生参加全国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教师素质培养的作用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方向是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实现这种改革可以依赖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等多种方式进行,但学科竞赛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的方式。在校的大学生普遍比较愿意参加本学科的各类竞赛,一是可以达到学习和锻炼自己的目的,同时竞赛如果获奖,学校将给予创新学分,对学生的毕业、就业均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广西工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的三位学生,在毕业后均顺利地在效益良好的大型建筑公司就业。

在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关键。在学科竞赛的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及参与,并带动年轻老师一起参与比赛的指导工作,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培养出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最终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关系

古话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求知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各种活动,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校,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都是自愿报名,并通过一定形式选拔出来的,学生对竞赛有着很高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通过竞赛,参赛学生逐步成长为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协作精神好,学风优良的骨干群体。同时,通过以老带新,一届届的学生不断参与到各项竞赛中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传统,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学习风气,赋予了校园文化的新内涵,使学风建设有了一个长效有力的推进器。

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参与到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在竞赛过程中同时考查学生,很多优秀学生在竞赛结束后就收到了用人单位投过来的橄榄枝,一些参加学科竞赛获得优良成绩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成为其含金量很重的一个砝码。此外,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在获奖表彰中获得了全校、乃至各种社会媒体的关注,极大地增强了获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广大在校学生而言产生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这也是优良学风的标准和要求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具体落实,既塑造了优秀的典范,又形成了积极的氛围的和优良的风气。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科竞赛开展得好的院(系),参与教师学术和科研活动的学生越多,学风就越正,而良好的学风,又促进了学生学科竞赛和科研的开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效果。

5.高校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丞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积极解决。首先是经费投入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学科竞赛越来越注重讲求实践操作,很多竞赛还要求学生制作出真实或仿真作品,用于竞赛的材料费、制作费包括报名参赛费等费用逐年上升。以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为例,每个参赛队作品材料费、制作费、报名费及教师、学生差旅费近2万元,受经费所限,多数高校每次参赛的学生人数都不多,受益学生面有限。针对这一情况,除了学校增加非常有限的经费投入外,一些院系已经开始尝试通过获得企业赞助等形式来增加用于学生学科竞赛的费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其次是高水平指导教师缺乏。目前在高校,教师的注意力被太多的事物所吸引,评职称、做科研、搞项目,还有的教师在外面开公司,真正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学工作的是少之又少,而愿意指导学生参加学科课竞赛的教师,就更是凤毛翎角,很多情况下都是作为一种行政任务去完成。没有优秀而且负责任的指导教师,学生的竞赛成绩可想而知。如何激发教师的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除做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外,学校的导向性政策扶持、有力的奖励机制、良好的实验平台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指导教师也应形成一个团队,老中青结合,以保证学科竞赛指导的延续性。

[1] 陈伟强.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技信息, 2011年18期

[2] 陈天虹 ,文献民, 葛龙威, 易雯.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大学生结构竞赛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 6月,136~138

[3] 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年10月第25卷第5期,8~10

[4] 刘长宏 ,戚向阳 ,薛猛, 王刚 ,张恒庆.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年10月,第l3卷第5期 ,172~178

[5] 李文望.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12月,110~112

[6] 孙景芳.依托学科竞赛, 拓展第二课堂,促进学风建设[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9月,16~18

[7] 唐立国.论以学科竞赛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年10月,166~-167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8.148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项目“《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编号:2008B033),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011JGZ042)

董健苗(1972- ),女,工学硕士,副教授,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学风竞赛创新能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思维竞赛(3)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