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类院校开放式远程教育的思考
2012-01-27詹沐清郭智奇
詹沐清 郭智奇
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关于艺术类院校开放式远程教育的思考
詹沐清 郭智奇
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在教育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开放式、科技化、全球化是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在MIT发起的开放式课程运动的影响下,近年来各国积极发展开放式远程教育项目。然这些项目多侧重于普遍化、大众化,很少有针对艺术类教育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艺术类教育的特点提出了艺术类教育发展开放式远程教育的一些思路与建议。
OCW;远程教育;艺术类专业;开放式教育
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开放式课程计划,并要求在2010年前公布2000门精品课程在互联网上,以便全球共享。这一举措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为全球高校教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开放式远程教育的思考,分析了现阶段艺术类院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的现状与思路,为这一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
1 现阶段国内外开放式远程教育的现状
1.1 国际上开放式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
在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的OCW(Open Courseware Alliance)开创性示范之下,开放式远程教育的开放共享理念、基于互联网的运作模式被世界各国高校及教育机构认同。包括中、法、日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开始致力于远程开放式教育的研究及推广。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远程开放式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开发实施自己的开放课程;成立开放课程协作体或联盟,共建共享开放课程;翻译已发布的开放课程资源,并进行教学应用。
独立开发的典型代表是MIT的OCW,其特点是课程主要由本校自行开发、对校外人群免费开放。自2001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有约2000门课程在网上进行了公布。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的所有层次课程。MIT的OCW课程是授课教授自愿参与的。课程的内容由教师进行设计,但对于课程资源OCW的基本要求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安排(教学日历)和讲课记录。教师可以按照需要为课程配备其它信息,如:作业、书卷、辅导、讲课的音视频资料等。
开放式远程教育课程协作联盟主要的代表是日本的开放课程同盟(JOCW,Japan Open Courseware Alliance),2005年5月,包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在内的6所日本著名大学成立了开放式课程同盟,该同盟致力于推动日本教育资源的共享。相对于独立模式,同盟模式能够更好的整合各个同盟成员的优势资源,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成员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动及互补效果。
翻译开放课程是近几年在非英文国家兴起的一种新模式,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是现代科技与文化的中心,对欧美开放式教育资源的翻译是提高本国教育、科技水平的一条捷径。目前在国际上从事翻译开放式课程工作的组织是国际大学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促进大学间、大学与公司间的合作,现已有985个大学会员,分布于西班牙、葡萄牙、秘鲁、委内瑞拉等11个国家。为方便OCW在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语系国家内推广应用,国际大学联盟将MIT的OCW翻译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现已翻译97门课程为西班牙语,92门课程为葡萄牙语。[1]
1.2 国内开放式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紧跟国际步伐正在逐步建设开放式远程教育系统,主要的成果有以下几项:
(1)中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China National Program for Elaborate Courses)
中国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旨在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该项目领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手段,利用互联网络面向广大师生免费开放。该项目的建设团队由专业的教师及技术人员组成,教师主要工作是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料;技术人员对课程资料进行技术处理,使其数字化、网络化。同时,该项目对于网上课程进行了版权政策的规定,要求“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 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高等学校和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2]
(2)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2003年11月,教育部批准成了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ORE)。该协会拥有26所IET基金会会员学校、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其宗旨为“吸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学的优秀开放式课件、先进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资源用于教育, 以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同时, 将中国高校的优秀课件与文化精品推向世界, 促成教育资源交流和共享”[5]。目前已翻译204门课程资源, 并自2006年5月开始启动将精品课程翻译为英文开放课程以来,现已资助翻译了12门精品课程,将中国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介绍给世界,从而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化。[3]
上文提及的开放式远程教育项目主要是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针对的用户群体多为理工类或社会科学类的学生,很少有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课程。但是,艺术类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开放式远程教育发展同样迫在眉睫。下文将针对艺术类的开放式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2 艺术类院校远程教育发展思考
艺术类院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其教学与发展侧重于学生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对于艺术课程的传授与学习是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难点及重点。教师在授课时讲究是悟性启发与创作的引导,对于课本的依赖性较小。这为远程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与挑战。从现有的网上课件来看,大多数课件集中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史类学科。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艺术类远程教育系统。本文将对艺术类教育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其发展进行相应的展望。艺术类开放式远程教育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2.1 作品赏析能力的培养
艺术类教育的第一步是对于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艺术类作品是作者主观意识的外在表现。对于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及思想在很多情况下都已无法从原作者处获得考证,不同的欣赏者会对作品抱有自己的理解。不可否认,部分作品在大众理解范围内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很多作品都无法达到完全统一的认识,即便达成一定共识的作品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分支。因此,对于作品赏析的培养因注重教师引导性认知。文本或音视频课件很难达到这一认知效果,应采取教学互动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进行赏析能力的引导性培养。
实现引导性培养可建立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实时通讯在现今社会中已经普遍应用。可在开放式教育系统中增加实时通讯模块,建立作品评析社区。教师在课件发布的基础之上,定制可行的实时交流计划。在课程学习期间进行相应的远程视频讨论,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析,促进学生对作品的主动思考。同时,可为学生组建相应课程的聊天社区,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相互讨论与促进。
2.2 创作理念的培养
艺术创作是不可复制的过程,每一件艺术品都具有其独特性、原创新和唯一性。每一个艺术家都有其创作理念及思想。艺术系学生的培养其实就是准艺术家的培养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是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生产,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精英化塑造。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对于学生的创造理念培养可由教师一对一进行。但是,在远程开放式教育的模式下,一对一进行教育的可行性很低。教师无法在任意时刻对学生进行针对型教育,如何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差异化教育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发动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开放式远程教育系统中,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助系统,如:相应课程可开设论坛、博客、讨论社区、EMAIL邮件系统等。教师在这些辅助系统的帮助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划分出相应的讨论联系区间,使得学生可以针对性的与教师或相互之间讨论一些理念与思路,促进自己的创作理念及风格的形成。
2.3 创作方式的培养
对于艺术的创作,不同的类别需要各自独特的方式,如雕刻、绘画、陶瓷烧制方法等。这些方式是相应艺术创作的基础,而这些技能虽然可以通过书本的描绘进行了解,但对于其深层次的理解、领悟很难从书本上直接获取。这些课程在开放式远程教育系中应配备相应的教师讲解视频,同时配以互动接口。学生可通过视频了解创作方式的具体操作,在必要时通过与相应教师的交流,领悟各种方式的精髓。并通过交流反馈自身对方式的理解和创新理念,从而促进创作方式的进一步升华。
2.4 学习成果的评价
学习成果评价对于一些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课程是比较直接的,可通过科学定理的验证或社会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但是,对于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很难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价。艺术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和主观性,对于学习成果没有标准化的验证途径。目前普遍采取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主观的认知评价。
在开放式远程教育平台下,可尝试利用技术手段拓宽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拓宽的方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别进行:
A、教师的学习成果检验任务的制定。
对于艺术类课程学习的评价应采取多元化模式,首先,教师可通过课程学习期间的讨论参与度、积极性、意见的新颖性等指标评价其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其次,对于不同课程及特点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成果检验方案,如:作品赏析类课程可要求学生提供相应论文或作品分析、创作类课程可提交创作作品等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可较为全面的考察学生的成果指标,以便对学习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B、学生提交成果的评价方式。
在开放式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开放式的评价方式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交的论文、作品的进行公开式的投票评价。同时,教师可在系统上建立相应的联盟组织,对学生提交成果进行集中评价及讨论,以期得到客观的成果评价。
2.5 原创作品的版权
在艺术领域,版权是非常敏感和重要的问题。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同样对于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其课程提交成果都可能是一件艺术作品。对这些作品的版权区分及保护是艺术类课程进行开放式教育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开放式教育系统中应对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创作人进行详细的记录及区分。对于作品的引用及授权应有一套严格的监督措施,以便在课程成果的利用过程中进行明细的权责划分。开放对于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著作权和所有权,课程的学习者和使用者不能对课程内资源进行恣意占有。系统应提供相应的联系渠道,以便使用者与创作者取得联系,以免在后续作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矛盾纠纷。
3 结语
在教育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发展开放式远程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艺术类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的分支,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部分特殊性。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是必要的,但仅仅是拿来主义并不能完全适应艺术类教育的发展。本文为艺术类教育发展开放式远程教育提供了一些思路及建议,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应结合艺术类教育的特点,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健全自身的教育系统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的教学流程、强大的教学系统为基础,发展适合艺术类教育的开放式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创新、开放的教育发展新思路,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在艺术类教育领域的发展。
[1]Universia.ne[Dt. B/OL].http://www. universia. net/, 2007-8-20.
[2]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号[DB/OL].http://218.192.175.180Pgao jiao/filesdown/gdgj2003-88-01.doc,2006-1-20.
[3]首批12门精品课被选制作为英文开放课件. [DB/OL].http://www.core.org.cn/cn/ news/2006/06052521.htm,2007-10-15.
[4]What are the requiremenotfs use for MITOC W users ? [EB/OL]. [2007204218]. http://ocw. mit. edu/OcwWeb/Glob2OaCl/ WHel p/ help. htm.
[5]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1 期
[6]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DB/OL]. http://www.core.org.cn/cn,2006-12-10.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1.131
詹沐清.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室,讲师,出生日期:1979.11;
郭智奇.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室,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