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

2012-01-27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2期
关键词:吉林市公益性市民

张 华 周 玫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

张 华 周 玫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公益性文化事业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如公共交通系统、电气热供应系统、卫生保健系统、文化教育系统、体育娱乐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等公益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艺术团体等单位来组织、承担,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为公众服务、使公众受益的公益事业,是将先进文化、精英文化转化成为大众文化,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的活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最直接贴近百姓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活动开展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的提高,因此,加快发展步伐,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才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吉林市是一个有近三千年建城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明、清以来的几百年间,一直处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地位。近几年来,吉林市逐渐加大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力度,取得了卓越成效,先后获得了“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京剧的第二故乡”等20多项殊荣,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城市。随着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出现,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时期也已经到来,因此,整合全社会的公益文化资源,调动文化事业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跨度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适应城市文明建设和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

我市文化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很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源丰富,市、区级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十多个,尤其是现有剧团,十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上千场次的文化广场音乐晚会、童话剧、课本剧、大型交响乐演奏会等演出活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人力和物力,逐步形成了定期、定场次,规模化、数字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江城百姓的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城市的文明形象。2008年以后,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市满族民俗博物馆、吉林市图书馆等相继免费对外开放,全方位、形象化、立体化地宣传了吉林市历史文化。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市满族民俗博物馆和吉林市图书馆,从2008年开始免费对游人开放,不仅坚持为市民服务,不带有任何营利性质,而且,配合城市经济、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仅去年一年吉林市博物馆在长期展出的“吉林市历史陈列”、“松花湖浪木展”、“牛子厚与京剧艺术展览”、“吉林陨石展”等基础上还隆重举办了“特色旅游艺术作品展”、“党史展览”、“吉林市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展”、“松江墨韵—吉林市历代书画名家精品展”、“绿色环保低碳出行展”等,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吉林市图书馆自2008年承办“松花江文化讲坛”大型公益讲座以来,采取“非商业化运作,市民免费参与”的模式,每周日下午1:30时准时开讲,除本省、市文化界名人外,还陆续邀请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马瑞芳,上海卫视“东方大讲坛”主讲人鲍日新、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家张占斌、中国美术理论评论家徐恩存、著名国画家袁武、著名油画家贾涤非等教授、学者。他们从各自擅长的领域精心选题,讲座内容生动、形式活泼、贴近生活,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二百多期讲座,成为我市群众周末休闲学习的时尚文化活动,被公众誉为吉林市的“百家讲坛”。与此同时,周六免费播出的电影,更是场场爆满,深得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创建于2009年末的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建馆既免费开放,八个展区,一千二百余件馆藏,由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在展馆进行活态保护传承,使参观者对满族的发展历史、生活习俗、民族风貌一览无遗。吉林市文庙博物馆2010年免费开放以来,除“孔子圣迹”陈列、“大成殿祭器、乐器”陈列、“中国科举制度”展览、“江城优秀学子”展览以外,还经常举办主题展览如:“欢天喜地打灯谜”、“感受儒家文化,修学成就梦想——弱冠学子修学游暨成人礼仪式”、“尊师重教,奖掖后生——吉林地区高考文理科表彰奖励仪式”以及“纪念孔子诞辰”等大型公益文化活动。

上述这些单位是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然而,如何把这些公益性文化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经常性的排布开来,实实在在受益于广大民众,达到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还有待于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研究。

创新是公益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自身能力建设的持续性、长期性、长效性机制,将创新理念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能力建设战略中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这就为文化事业单位提出了新的理念和高度。

公益性文化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带有很大成分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性质,所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政府建设主导的非营利为目的的方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处于转型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各级财政不仅不加大投入力度,反而逐年削减,使得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造成设施简单,布局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使得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这就更谈不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于广大市民的需要了。

文化事业单位在强调以政府为建设主导的同时,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的建设,拓宽建设渠道。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提出多方筹资、全民共建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近年来,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总体态势是繁荣发展和稳步前进的,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文化设施资源利用率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显得相对落后。因此,政府应该采取重点扶持的政策,鼓励文化事业单位结合地方特色,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创作出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产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地方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一方面使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成为地方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中介和桥梁,另一方面,使先进文化、精英文化转化成为广大群众乐于接受和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

在知识和信息时代,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现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设施大都相对落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把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作为战略重点,依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更快地获得文化知识,感受现代科技发展,享受先进文化带来的最新成果。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市民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众的素质决定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层次,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及其运行效率。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先进文化的引领,城市必然会因为缺乏“软实力”在竞争中落后、掉队,而发达的城市公益性文化和较高的市民素质最终必将转化为巨大的创新能力和现实的城市竞争力

吉林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魅力城市,吉林市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市民素质的提高和城市形象的完善,因此,协调好公益性和效益性文化事业,调动全市文化事业单位,全面提升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服务质量,对市民素质、城市文明形象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城市要增强经济实力和软实力,不能光靠工业强市、科技强市,更需要文化强市、艺术强市,所以切实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是城市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问题,相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必将长足发展,并以百倍的热情回报广大市民群众,使美丽江城真正成为名不虚传的文化历史名城和魅力城市!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2.105

猜你喜欢

吉林市公益性市民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意义”的问题所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