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皮丝瓜新品种台丝1号

2012-01-27冯春梅陈海平赵永彬屈为栋王娇阳朱长志

中国蔬菜 2012年3期
关键词:结瓜温岭台州

冯春梅 陈海平 赵永彬 屈为栋 王娇阳 朱长志

台丝1号是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Ps6-4为母本、Ps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白皮丝瓜一代杂种。母本Ps6-4系浙江省地方品种金华白丝瓜经5代自交纯化选育而成的优良株系,父本Ps1-3系浙江省地方品种温岭白丝瓜经5代自交纯化选育而成的优良株系。2007年春季配制杂交组合,2007冬季在海南进行杂种优势鉴定,2008~2009年春季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0~2011年春季在浙江宁波、金华及台州的临海、温岭等地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同时还进行较大面积的试种示范,2011年10月9日经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审查评议,定名为台丝1号。目前已在浙江省台州、金华、宁波等市累计推广170 hm2。

1 试验示范表现

1.1 早熟性和丰产性 2008~2009年春季在台州临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年3月20日播种,4月22日移栽,小区面积24 m2,对照品种为玉露丝瓜;2009年3月12日播种,4月14日移栽,小区面积25 m2,对照品种为温岭白丝瓜。每小区栽20株,采取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搭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2008年台丝1号第1雌花节位为第9.6节,较对照低1.6节;2009年第1雌花节位为10.3节,较对照低0.5节。始收期2 a(年)均比对照提早3 d(天)。2 a(年)每 667 m2平均前期产量为 1 070.9 kg,比对照增产30.9%;每667m2平均总产量为2 920.1 kg,比对照增产18.93%,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2010~2011年在宁波余姚及台州温岭、临海等地进行多点区域试验,以温岭白丝瓜为对照,小区面积20~40 m2,采取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台丝1号两年每667 m2平均前期产量为1 656.7 kg,比对照增产31.83%;每667 m2平均总产量4 661.2 kg,比对照增产18.57%。

2010~2011年在台州路桥、温岭、三门等县市区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以传统主栽品种温岭白丝瓜为对照,台丝1号每667 m2产量为4 158~5 086 kg,2 a(年)每667 m2平均前期产量为 1 587.1 kg,比对照增产29.92%;每667m2平均总产量4 448.9 kg,比对照增产15.01%。

1.2 抗逆性 台丝1号抗逆性较强,耐连作,耐盐渍化。在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连续3 a(年)种植丝瓜的田块上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未出现连作障碍,均比对照温岭白丝瓜增产显著。2011年春夏季在路桥蓬街镇和三门县亭旁镇蔬菜基地严重盐渍化的田块上种植,表现生长正常,每667 m2平均产量达3 926 kg,比对照温岭白丝瓜增产19.25%。2009~2010年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对台丝1号进行了抗霜霉病、炭疽病的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鉴定结果:台丝1号抗炭疽病,中抗霜霉病,且田间未见病毒病发生,抗白粉病的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温岭白丝瓜。

2 品种特征特性

台丝1号生育期中熟偏早,春季播种至始收85 d(天)左右,秋季播种至始收52 d(天)左右,采收期比对照提早2~3 d(天)。主蔓第10~11节着生第1雌花,坐果能力较强,能连续坐果3~4个。植株生长势前中后强,分枝性中等;叶片较大,长27.2 cm,宽30.1 cm,叶柄长10.3 cm,叶绿色,叶形掌状浅裂;基部茎粗1.29 cm。瓜条长圆筒形,瓜皮光滑,乳白色覆细绿条纹,近瓜蒂端表皮约5 cm长为绿色,瓜顶部淡绿色。商品瓜长35.5~50.6 cm,平均39.4 cm,横径瓜蒂部2.5~3.2 cm,瓜顶部4.0~5.2 cm,平均4.5 cm;单瓜质量245~320 g,平均259.6 g。一般每667 m2前期产量1 500 kg左右,总产量 4 200 kg左右。

台丝1号果肉致密鲜甜,食味佳,商品性好。2010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品质测定,干物质含量4.8%,总糖3.07%,粗蛋白0.975%,氨基酸 0.61%,VC 66.7 mg·kg-1。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培育壮苗,适时移栽 长江流域早春保护地栽培,2月上中旬播种;早春露地栽培,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播前将种子用55~60℃温汤处理15 min(分),再用25℃清水浸泡6~8 h(小时),漂洗去种皮表面黏液后,把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30~32℃恒温箱中催芽。选出芽好的种子每钵播种1~2粒,一般每667 m2用种量150 g左右。秋播7月下旬,经温汤处理和浸种后可直接播种育苗。幼苗移植前,要适当控水施肥,培育壮苗,在植株二叶一心时移栽。春季以每667 m2种植500株左右为宜,秋季以每667 m2种植750株左右为宜。

3.2 加强肥水管理 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作基肥,结瓜前控制水肥,结瓜后及侧蔓盛发时施重肥,并重视磷、钾肥的施用。移栽后5~7 d(天)每 667 m2用稀薄农家有机液肥(1∶10)1 500 kg浇施,以促进茎叶生长。开花结瓜之前施肥依苗情而定,一般每667 m2浇施4~6 kg三元复合肥浸出液1 500 kg或稀薄农家有机液肥 1 500 kg。结瓜后,每隔7~10 d(天)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整个生长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3.3 及时整枝、引蔓及理瓜 一般在蔓长70 cm左右时进行引蔓上架,引蔓可同一方向或相对方向,要均匀引蔓。在生长中后期,及时去除基部的枯老叶、病叶或生长过密的叶片,以利于通风透光和减少病虫害。在开花结瓜期间,当发现小瓜生长在叶片上、篱架上或瓜蔓间被卷须缠绕,需要及时整理,使之垂直悬挂于棚架内,可促使瓜条匀直,提高商品性。

3.4 及时采收 开花后10 d(天)左右,在果实充分长大且比较脆嫩时要及时采收。采摘宜在早晨进行,包装好后上市销售。

猜你喜欢

结瓜温岭台州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基于NSPSO算法涔天河灌区长藤结瓜灌溉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温岭前溪小流域“7.26”洪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