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教育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探索

2012-01-26林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农村教师师范

林健

(重庆教育学院文学与传媒系,重庆400067)

一、课程开设背景

(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教育公平背景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全国教育发展大局中具有“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采取种种措施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尽管如此,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仍在扩大,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农村教师队伍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容乐观。农村基础教育的责任不仅要保障广大农村孩子“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村教师队伍,关键在师范教育。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高等师范教育理应担负起培养合格农村教师的神圣使命。

(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教育公平背景下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师范教育的学科化倾向。我们的学生从小受知识取向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师范学习阶段又接受的是学科化的教育,致使他们普遍缺乏人文情怀,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缺乏对教育对象“人”的关注与深刻理解。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支教志愿者,虽然带了笔记本电脑到农村教学,但是并没有给学校带去现代教育观念,而是去强化仅能让少数人升学的应试教育。更有一些学子接受了几年师范教育后回到农村,人变得现代了,但离农民的距离却更远了,缺乏对孩子的基本爱心。在贫困山区的一些年轻老师只知传授知识而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以文“化人”的意识和人文素养。

2.师范教育的城市化取向。我们的师范生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从课程、课堂、教材到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都发生在城市,而多数毕业后将到农村学校服务的学生却对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缺乏基本了解、对教育的对象农村孩子和教育的合作者农民家长缺乏基本的情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缺乏基本的认识(即使少数能进入城市学校的学生大多也会面临着到农村“支教”的可能)。

3.师范教育的不适应性。我国正在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过去农村教育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等师范教育被逐步取消。一方面许多学科性较强的专业,如生物、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的学生因为多数农村学校不具备条件而不愿意到农村服务,使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村乡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普遍缺失。另一方面,多数师范生由于对如何适应农村基础教育缺乏必要的思想、心理和知识准备,不愿意服务于农村教育,即使六所师大国家招收的“免费师范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毁约放弃了到农村服务的选择。而那些选择了农村的毕业生,面对农村教育现实的巨大反差,他们也常常为自己不知如何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迷惘苦恼。

师范教育缺失了关于农村教育这一课,师范生缺失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必然要从源头抓起,从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入手。

(三)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实践的尝试

“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项教学改革,是以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所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科研成果运用于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服务于社会的尝试。研究所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四项农村教育方面的国家项目(其中三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及若干项市级研究项目。在《中国教育学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成果,在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任运昌教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成果曾作为“内参”上报国务院,并获得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曾以封面文章推出林健教授的《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一文。这些研究为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是教学改革项目的宗旨,也是全体项目成员的初衷。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整合师范专业的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

此课程的开设打破现在师范教育中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的局面(师范专业是一个封闭的课程体系,而职业教育则隶属于大学生政治思想课程毕业前由政工人员讲授)。“农村教育”中的“农村”已不仅是地域的概念,“农村教育”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对学生的职业意识与技能的教育。

(二)服务于农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院校应该同时参与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正是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教师职前职后的协调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提升受教育者从事农村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力,它既针对职前师范生的入职需要,又服务于职后教师(包括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了解职后教师发展规律与需求,师范教育永远不可能真正贴近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而不在职前就培养师范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意识与技能则永远不可能改变农村教师队伍面貌。

(三)融高校的国情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于农村大教育中

近年来,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各种形式服务农村,服务者已远远超出了师范生的范围,他们已经成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多数大学生来自农村。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意义上讲,“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一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基本的国情教育。对当代城市大学生来说,比技术和专业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要让大学生走近农村,尤其是走近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走近还未实现温饱的几千万父老乡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感悟和体会另一种人生,在心中树立起道德理想和人文关怀。

三、课程改革内容

(一)对传统师范课程体系进行改造

1.指导思想: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按照教师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路改造传统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课程体系构架: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为导向(见图1)。

图1 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后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见图2)。

图2 改革后的师范教育体系

3.主要特点:一是加大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仅占整个学时的8%左右,明显偏少。二是变过去封闭式的教师教育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目标指向教师(含职前)的终身发展。三是变过去纯学科化的“理论—实践”线性课程安排为“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上升式学习模式。改变过去学生到高年级或毕业前才到基层学校见习实习的作法,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参加有关农村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参与学习。四是变过去师范教育城市化取向为面向农村学校的教育。过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见习、实习等活动皆在城市。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接触到今后服务的对象——农村学校教育,了解和思考如何服务于农村教育。

(二)“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建构

1.课程目标: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培养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情感,懂得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必要的基本技能,帮助学习者寻找一条符合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又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一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批将农村教育作为“可以成为终身投入的事业”的教师、缺乏具有从事农村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二是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师范毕业生普遍缺乏对农村教育的深入了解,难以将农村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去投入。同时,传统师范教育中又没有教给学生服务农村教育的专业技能,其结果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要么不愿意到农村服务,要么去了以后不知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难以坚持下去。对于来自不同渠道支教的非师范专业的志愿者,由于缺乏严格的师范教育训练,尤其是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他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成为农村教育的行家,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2.教学大纲:(1)指导思想:一是可读性。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选择经典鲜活的案例、农村教育研究的经典文章或论述片断供学习者思考、阅读。二是针对性。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西部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实际。三是适切性。适应即将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师范生、不同专业将到农村参加支教等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不同层次的农村教师。四是开放性。其内容根据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调整和增删。(2)教学大纲目录:序,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国外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与学生,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农村中小学的文化建设,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农村学校的复式教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建设与利用等。

3.课程内容:课程分为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以及各类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人员。以叙述和理论分析为主。第二部分为专题性质,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专题讲授。课程按照“基本理论、案例、阅读材料、思考题”的顺序展开。理论部分主要着眼于农村教育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不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将农村基础教育放到农业文化背景、农村大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中审视,看其特殊性与重要意义。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特点、基本模式与规律。主要着眼于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习者了解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开阔视野,理清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实践部分是课程的重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主要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重点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尽可能给学生以操作层面的选择与启示。课程内容呈开放式,主要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构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专题讲授。职前在校生、职初教师、骨干教师讲授的内容各有侧重。

四、课程价值

(一)适应当前教师教育体制的变化,对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

国家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师范改变为二级师范后,原有的中等师范教育被取消了,过去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就是中等师范,中坚力量也来自中等师范毕业生。几十年的中等师范办学中形成了一整套服务于农村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中等师范被取消后,大量的培养农村教师的任务落在高等师范院校上,而普通高等师范并没有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农村教师培养的尴尬局面。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是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对传统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

(二)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在师范教育中强化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

师范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但是,现在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多数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够真正服务于农村学校的毕业生更是少数。因为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没有改变,即使是教育部重新在六所师大恢复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效果也不理想。当然,师范生难以安心于农村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中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师范教育的学科化倾向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些教了若干年书的中小学教师在做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时不去反思升华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知识,而去网上抄袭研究李白杜甫的文章)。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已到非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不可的时候了。

(三)捕捉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对师范教育进行补充与改造

多数学生毕业后要进入农村中小学,而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却如同隔靴搔痒远离农村教育实际,这是现行师范教育的一个弊端。其原因在于教师本身不了解农村教育,课堂上自然不讲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讲该如何唤醒农村学生的生命记忆与智慧,不讲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也不讲作为农村教师应怎样适应农村教育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大学师范教育的课堂上不缺乏理论,缺乏的是来自农村教育的实践知识、最新教改成果和前沿信息。该课程的开设正是基于项目组成员多年田野调查研究的成果。需要说明的是,该课程的开设并非是画地为牢排斥城市教育,相反,它是以代表现代教育方向的城市教育为参照,寻找农村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学生成长的目的,能使师范教育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五、课程的实施及其发展

(一)课程实施情况

规划制定了适应现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明确了课程在改革后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完成了课程体系建构。确立了课程体系框架,编制了课程大纲。编写了教材。开展教学实践探索:一是在校生的培养。课程列入了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列入了院级公共选修课并已开课,指导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在职农村教师的培训。应用于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成为主要课程之一,应用于重庆市农村骨干教师、重庆市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培训的培训,成为主要课程之一,应用于各类农村教师的短期培训。

(二)课程发展思路

一是由于种种原因,课程的开展推进还不够理想,主要是在校生受益面还有限。按照规划,该课程应该成为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成为所有在校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前的重要培训内容,并进入当地高校人文基地教育的选修课程。二是该课程的开设只是整个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按照课程体系设计,将在此基础上拓展农村不同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三是还要加大对熟悉并能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与课程开发的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china.com.cn 2010-03-01.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农村教师师范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