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

2012-01-26柳敏吴铮

当代医学 2012年27期
关键词:喜炎利巴韦口病

柳敏 吴铮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

柳敏 吴铮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名患儿。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5mg/k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9mg/kg/d,两组根据病情给予患儿退烧药、维生素、抗生素静脉治疗,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20%,显效率18%,总有效率38%;对照组有效率11%,显效率7%,总有效率18%,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喜炎平注射液;手足口病;利巴韦林;疗效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由肠道病毒引起,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婴幼儿为高发群体,发病时通常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有时还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HFMD在亚洲地区很流行且病死率很高,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达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71型肠道病毒[1-2]。喜炎平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消炎等功效。本研究探讨在给予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因手足口病住院患儿80例,患者不限性别,平均年龄为2.54岁,按照随机原则1∶1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初次临床症状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除具有其他器官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如先天性肝病、肾炎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药过敏史的患者;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符合流行病学资料、发热、疱疹(以手足疱疹为特征,部分会发生在肛门周围)、口腔疱疹等症状。患者还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5mg/kg·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7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制药厂)9mg/kg·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7天为一疗程。两组均采用常规液体疗法和对症处理。另外两组根据病情给予患者退烧药(腋下温度高于38o可以考虑使用布洛芬)、维生素B6、维生素C;对于白细胞增加、高热的患者通常会有合并细菌感染要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直至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1.4 观察指标 在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显效:2天内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皮疹减轻、消失,患者可以进食。有效:3天内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患者不再拒绝进食,神情良好。无效:治疗5天后患者仍然表现为发热、拒绝进食、口腔溃疡明显并有细菌感染。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一旦发现及时给予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20%,显效率18%,总有效率38%;对照组有效率11%,显效率7%,总有效率18%,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A16、A5-10、ECHO、B5引发,A16致病率最高。其病毒基因组的RNA同时作为mRNA合成病毒蛋白质和模板合成互补RNA,后者又作为模板在内质网上合成大量的正链RNA,最终形成子代病毒颗粒。宿主细胞的RNA、DNA由于病毒的感染其合成均受到抑制,细胞结构和功能会产生病变。HFMD夏季高发,易出现继发感染,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切断其传播途径[3]。喜炎平注射液含中药成分,是从蕨类植物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使用磺化反应处理后成为水溶性的内酯磺化物,属于广谱抗细菌病毒药物,对炎症引发的水肿、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和糖皮质激素的生成。研究表明喜炎平注射液经过磺化处理后,提高了穿心莲内酯的纯度,这样不仅加强了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还减少了注射液的毒副作用[4-6]。同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的吞噬作用。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20%,显效率为18%,总有效率为38%,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证明了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患儿HFM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表1 对照组治疗组两组疗效对比

[1] 费建堂.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7,5(22):27-28.

[2] 刘建林,张晟.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9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28-129.

[3] 彭湘兰.炎琥宁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0):140-141.

[4] 林友青.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现代医院,2008,8(6):51-52.

[5] 许哲洪,邹新英,杨跃萍.喜炎平、抗病毒口服液联合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2):97-98.

[6] 张春香,王宁,王实,等.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2):116-1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7.108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柳敏 吴铮)

猜你喜欢

喜炎利巴韦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