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2-01-26郑金鑫
郑金鑫
(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98)
1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1.1 矿产资源的含义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1]。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提供了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原料,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和农业。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断开发利用,最终会消耗殆尽直至枯竭。我国矿产资源品种繁多,多数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量的不断加大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很大,矿产资源供需日趋紧张,逐步开始依赖国外进口。
1.2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而且少数矿产资源储量极为丰富,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在世界第53位[2]。但我国的矿产资源优势不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人均占有量较少。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一直维持在高位。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虽然丰富,但总量不足。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共有45种,从现有储量看,只有6种能维持到2020年的需求。并且,我国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矿产资源消费量不断攀升,消耗较大,人均消费量少,在世界人均排名中处于低位。从人均占有量看,我国矿产资源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2) 矿产资源品位低。我国的矿石品位普遍较低,可开采利用的富矿少。我国铁矿中富矿(TFe>50%)探明储量仅为12.6亿t,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2.8%;锰矿平均品位22%,世界平均品位为48%;磷矿平均品位仅16.95%,胶磷矿多,选矿难度大;铜矿平均地质品位只有0.87%,远低于智利等主要产铜国;铝土矿几乎全部属于难选冶的一水硬铝土矿,可经济开采的铝硅比大于7%的矿石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3]。
3) 共(伴)生矿较多。在我国的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较多,开采后浪费严重,没有做到回收利用。矿山开采后,矿产回收率水平较低,比世界水平平均低10%~20%,这为生产建设带来了难度。
4) 大型、超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在已探明的矿床中,大型矿、中型矿、小型矿的比例约为1∶2∶6。中小型矿开发成本远远高于大型、超大型矿的开发成本,矿产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5) 矿产分布不均。我国幅员辽阔,但部分矿产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这主要是因为地质成矿条件不同。煤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蒙、新、晋、陕,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则产煤较少,而用煤量较大,在向这些地区运煤时就造成了高昂的成本;磷矿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云、贵、川和中部的湖北省,而北方用磷时则需从这些地区调运;稀土矿大部分集中在内蒙、江西和四川一带。
2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矿产资源供给日显不足。虽然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成效很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2.1 供需前景不乐观
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处于世界前列。2006年,我国在钢铁、煤以及铜、铝、铅等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矿产资源的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其总量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供需前景不乐观。首先,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所需的石油、铁矿、铜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所需缺口日渐加大,进口量越来越多;其次,过去我国的矿产资源能基本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但越来越难以支撑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
2.2 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我国在开采矿山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作了一定的努力,但收效甚微。中小型矿山大多出让给个体开发,其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够,在资源利用回收方面效率很低,对矿山的破坏较为严重,同时,污染了矿山环境,甚至破坏了生态平衡。开采时富矿与贫矿难以同时兼顾,对一些主要矿种的开采忽略了伴生矿,开采多种金属矿的时候只用了其中的单种元素,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比国外平均水平40%~50%低20到30个百分点[2]。从这里可看出,我国矿产资源浪费极为严重,但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2.3 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矿产开采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开采矿山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污染,应该引起关注。一些露天矿开采后对周围的植被和土地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矿产开采中产生的粉尘和废弃物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而且破坏周围土地和生态环境,同时,废弃物占用了大量土地。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毒性成分,排到周围的大气和土地中,严重破坏了矿山周围的生态系统。燃煤也产生大量气体,如二氧化硫等,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4 矿产资源管理混乱
我国关于矿产资源的信息不够透明,管理较为混乱,多数人难以掌握与矿产资源有关的信息。矿产资源经济供需情况不明,难以准确预测,国家不能从宏观进行指导;很多矿山存在不合理开采以及个体矿山企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矿难事故,这引发了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讨论,改善矿产资源管理混乱的局面已迫在眉睫。
3 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但是矿产资源又具有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4]。矿产资源是为了满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要的,我们当代人不能将有限的矿产资源全部耗尽,应该充分考虑后代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系整个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资源要实现可持续,不是不再使用资源,而是寻找可替代资源或更新资源,但不能突破资源的更新能力;也不是不再排放废弃物,而是要达到废物排放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还体现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统一关系。由此,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需具备的条件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但要找到等量的可替代资源,满足对矿产资源的同等需求,即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也是衡量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3.1 立足国内,面向国外
我国的矿产资源不足以满足国内的经济发展,可以借助国外的丰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国外矿产资源的开发投资力度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的现象逐步呈现,我国应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本国的不足。同时,立足国内,加紧探查对国家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源,为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保证,进而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3.2 提高资源利用率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总量有限,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终将耗尽。如何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从提高科技和科研水平入手,重视对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在提高传统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时,努力寻找可替代或更新资源。
3.3 增加西部及海域的地质勘探力度
由于技术的限制,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国外差距较大,矿产资源存在较大潜力。中国已发现的矿化点有20多万个,仅有2万多处作了评估,其余80%还未作评价[3]。尤其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条件艰苦,找矿工作程度低,我国约一半的国土面积没有勘查清楚,而海域方面更是空白。
3.4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加强环境与生态保护意识
要提高认识,增强全体国民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提高资源合理利用率。广泛宣传,深入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国人充分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战略作用和资源危机甚至国家资源安全问题。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认清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5 提高科技水平,培养矿业人才
提高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平,科学技术是关键,努力培养矿业及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循环经济是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4.1 循环经济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世界经济进入高速运转时期,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环境日趋恶化,资源逐渐匮乏的情况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尽可能大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5]。其中,“减量化”是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废物产生,降低矿产资源的消耗;“再利用”是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后的回收利用率,经过回收再利用延长矿产品及原料的使用期限,减少浪费;“再循环”是提高矿产开采后产生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是矿产资源的有力补充。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提供生产的原料,变废为宝,所有资源都循环反复使用,做到物尽其用。
4.2 积极采用新技术,实现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研究要清洁技术的使用,以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较少的投入实现较大的产出,并且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这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对于煤炭资源开发,采用各类先进的清洁技术,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减轻地表沉陷与生态重建一体化、煤层气开发和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在煤炭深加工和利用方面,积极推广洁净煤技术,包括煤炭洗选、型煤加工、动力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和液化、烟气净化技术等;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要采用包括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恢复、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矿井水净化与利用技术等[6]。
4.3 提高循环经济认识,加强科学管理
循环经济在我国还不够普遍,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很多人认为循环经济只是技术的问题,它实则是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生产清洁性看,管理是关键,30%~40%的废弃物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科学的工业化管理,能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李义龙.对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思考[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4):122-123.
[2]马金平.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J].中国矿业,2007,16(12):8-11.
[3]张新盈,汪洋.浅谈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35):71-72.
[4]黎林根,王冲.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04(6):4-9.
[5]于光.循环经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05(5):92-95.
[6]孙玉峰,隋立国.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及可持续发展[J].矿业工程,20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