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住院楼设备相关问题及其解决
2012-01-26苏重清刘林凯张鹏举朱广炎
苏重清,刘林凯,张鹏举,朱广炎
大庆油田总医院 器械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
我院新住院楼设备相关问题及其解决
苏重清,刘林凯,张鹏举,朱广炎
大庆油田总医院 器械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
为适应医院发展和医疗设备更新的需要,我院新建住院三部大楼,在其场地准备和大型医疗设备装机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与医疗设备相关的防水、承重、地线、搬运通道、空调和美观等问题。本文总结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住院大楼;防水施工;承重设计;设备接地;空调设备
伴随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医院的发展,医疗设备安装、搬迁与场地准备已经成为常常要面对的工作。我院20多层的新住院三部大楼的医疗设备场地准备与搬迁工作就是如此,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或吸取,现总结如下。
1 事先应该想到的问题
专用稳压器和其所供电的医疗设备距离不能太远。专用稳压器容量需留有设备增容的余地。医疗设备场地的美观要与环境协调一致。患者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应分开[1]。诸如此类问题要尽量事先想到。
2 医疗设备的接地
新住院楼医疗设备接地遇到了特殊问题,即楼内4台DSA 属于大型 X 线设备,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2]。大楼的等电位体接线端子虽然一般能兼作地线用,也符合就近接地条件,但虑及 4 台 DSA 机房在 5 楼,算上 2 个设备楼层实际是在 7 楼,厂家要求接地电阻< 0.5Ω[3],大楼的等电位体和避雷系统为同一物理接地,大楼一旦遭到雷击该楼层等电位体接地端子上雷击电流产生的电压降一般而言要比低楼层的高,可能会伤及设备,为保险起见采用了 4 根 95 mm2截面积的铜电缆通过已有的电缆桥架引到地面接地。
3 设备夹层防水层
一般高层住院楼楼层中都有设备夹层,此层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省略防水层。因为该层分布有众多水管线,一旦漏水会淹坏其下层设备。在该层装完设备与管线后不得不补做防水层时,施工期间会向下漏水,还会增加施工困难和成本,所以,设备夹层防水层不但不能省,而且需先做。
4 承重地板支撑和地热取暖装置的保护
新住院楼带有地下室和地暖,为防止往一楼进重设备时压坏地热取暖装置和地下室棚顶,进重设备时经设计部门计算后采用枕木与粗钢管进行了支撑,并用跳板对一楼地面进行了保护。
5 雨搭与踏步缓台
鉴于以前吊装 MRI磁体时不止一次地经历过门的雨搭干扰吊绳使磁体不能充分靠近门口,得花钱费时临时搭建专用平台供磁体落地用,我们协调设计和施工方将MRI磁体进楼门的雨搭做了改变,即将 MRI磁体进楼门踏步缓台和相邻门连成一体,供磁体落地用,避免了上述麻烦,而且方便了每次加液氦装卸杜瓦瓶。直线加速器进楼门的雨搭和踏步缓台也做了类似改变。
6 失超氦气排放管的隐蔽安装
若按场地手册要求,MRI从机房引到室外的失超氦气排放管[4]出口会破坏大楼的整体美观。我们将其出口装饰在百叶窗后,既保证了功能又兼顾了美观。考虑到万一失超氦气漏到室内虽然无毒却能挤走空气使人窒息,我们进一步检查了接口封堵情况并让施工部门进行了整改。
7 放射防护门和MRI扫描间屏蔽门开合方向以及门洞大小
放射防护门和 MRI扫描间屏蔽门是需要专业厂家制作的[5],造价远高于普通门。因此,不能按普通门预算,更不能因其开合方向确定的不好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院就因改变了门的位置,而不得不改变门的开合方向,最后导致重新换门;还有一个门洞被扩宽使其防护拉门也变宽,导致门因没有足够的拉开空间不但开不到极限,还挡住一大块门洞。因此,放射防护门和 MRI扫描间屏蔽门开合方向以及门洞大小要事先确定好。
8 进大型设备的墙洞与门上边亮子的特殊考虑
MRI磁体进入磁体间要经过宽约 2 m 的墙洞,一般不打到和房屋举架同等高度,因此要考虑到洞顶加过梁问题。特别是建好暂时空置不用而为了美观和便于管理又先不开洞的机房墙壁更要考虑到这一点,否则因没有支撑,到打墙洞时对人和墙体都会构成威胁。为了日后大型设备能顺利进出场地,我们将进大楼门的亮子与门间的金属横框做成了螺丝拆卸式,以保证大型设备和运输工具进出大楼时不会被门高所限。
9 操作间设备电缆
以前我们的 CT、MRI和 DAS 操作间电缆都是按厂家场地资料要求将电缆沟做在地面上,电缆由地面出来到操作台和工作站上。这样不但不美观,而且脚与拖布碰到电缆会影响插头的连接引起故障与损坏。新住院楼在操作台和工作站背后的墙面上开了 0.5 m 高的垂直电缆槽与地面电缆沟相通,让电缆由电缆槽在距地面高 0.5 m 左右进入操作台和工作站。这样不但看不到凌乱电缆,而且不用担心碰到电缆。操作间设备电缆从墙壁引到设备既美观又安全。
10 空调设备的供电
空调对保障医疗设备正常工作至关重要[6],有些医疗设备明确要求独立于空调供电,以避免干扰[7]。如果确难独立供电,加装隔离变压器有时也能成为一种补救措施。新住院楼原设计的中央空调为 4 台 DSA、5 台 CT、2 台直线加速器和1台模拟定位机的操作间、设备间和检查间等近 30 个房间调节温度,所以施工根本没留这 30 余台分体空调的电源配线。为了避免拆吊顶、电缆桥架和增加电缆而增加计划外开支以及保证大楼按时投入使用,我们慎重地将分体空调和医疗设备的电源共用。1年多的实践证明,没有发现不良影响。但要注意此乃迫不得已的方案,而且是将空调电源接到设备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如X线发生器等大功率和大信号部分的电源回路。更要注意到这得益于这些大型设备的电源余量留得较多、电源线短又粗,而且专业地线做得比较规范,换到其他场地未必是同样效果。空调供电应尽量独立于医疗设备供电,但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也不是必须的。
11 冷凝水自动排放问题
新住院楼中有1个机房有数个大空调和水冷机组因下水道过浅而无法自动排放冷凝水,我们将其冷凝水用管路集中到低处的一个容器内,控制此容器内水面达到一定高度就打开水位感应开关,使水泵得电将水排到高处的下水道,较好地解决了冷凝水的自动排放问题。
12 慎用自动切换的双电源供电
新住院楼供电原设计为双电源供电且自动切换。实践证明这种自动切换虽然用时极短,但还是对设备有损坏的,建议少在非纯动力型设备上使用。我们已将双电源供电自动切换改成了手动切换。
13 医疗设备工程师越早介入越好
实践证明,在住院大楼规划、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医疗设备工程师的介入会少走弯路和更加完善,大大节约成本。美国绝大多数医院设立了临床工程部门,其主要工作和职责是 :参加医院设备的规划和论证等[8]。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 2011 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期间,美国临床工程学会领导者 Yadin David 教授在“第五次国际临床工程师技术资质培训与技术水平考试”的培训中就反复强调这一点。医院住院楼与医疗设备相关的工程非常多,有其极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医疗设备工程师与建筑工程师配合得越多和越早,遗漏和出错的工程就越少。
[1] 苏重清,何喜奎,那连涛,等.MRI场地准备的经验[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2):61-62.
[2] 伍子英.大型X线数字减影设备的接地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2):83-84,86.
[3] 杨博.医院核磁机房建设注意要点[J].医疗装备,2010,(11): 25-26.
[4] 刘立亚,史大鹏.高场磁共振设备安装的一些经验[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80-81.
[5] 邢建国.核磁共振机房的屏蔽要求和检测条件[J].中国医药导报,2006,(36):114.
[6] 任艳鸿,苏重清,刘亚芹.谈医疗仪器设备中冷却系统的检修与保养[J].医疗卫生装备,2005,(10):78-79.
[7] 苏重清,刘亚芹,孙建男.医用电子仪器的干扰与噪声的产生、危害、抑制及其应用(上)[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 (1):78-79.
[8] 曾锋.医疗磁共振设备机房选址于设计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8,(5):21-26.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bout Equipment of New In-patient Building in Our Hospital
SU Zhong-qing, LIU Lin-kai,
ZHANG Peng-ju, ZHU Guang-yan Equipment Department, 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1,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hospital development and medical equipment renewal, our hospital built a new third ward building. During the location preparation and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allocation, we encountered some problems of medical equipment water proofing, load-bearing, ground electrode,et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s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ard building; water proofing; load-bearing; equipment grounding; air conditioning
TH774;R197.39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2.07.024
1674-1633(2012)07-0084-02
2012-01-03
本文作者:苏重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生,主任工程师。
作者邮箱:15645607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