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多排螺旋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

2012-01-26杨蕊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10期
关键词:异物螺旋气管

杨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08

0 前言

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重症之一,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儿童的生命。及时、准确的诊断对病儿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对小儿气道异物通过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及结合X线透视、胸片检查大多能够正确诊断,但其对异物的精确定位很困难。多排螺旋CT与普通X线检查相比,其辐射剂量增大,但在保证CT扫描图像质量前提下,合理地使用低剂量多排螺旋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的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本组670例疑有气道异物的患儿,男395例,女275例,年龄3个月~9岁,发病就诊时间1 h~25 d。有明确异物吸入史者465例,其余病史不明确。有315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伴阵发性呛咳,62例表现为喘憋,其余为一般呼吸道症状。162例先拍摄胸片,胸片见局部肺气肿121例,肺不张18例,其余阴性;508例直接行多排螺旋CT检查。

使用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参数:120 kV,50~70 mAs,扫描层厚1 mm,重建间隔0.5 mm,准直16×0.75 mm,螺距1.2~1.5,标准算法及肺窗高分辨率算法重建,扫描范围自口咽部至膈平面。4岁以下不能配合的幼儿均口服5%水合氯醛,按1 mL/kg口服剂量,待入睡后一次完成容积扫描。全部数据采集后传至Philips Workspace v2.1.0.110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算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调节适宜的窗宽窗位分别观察肺野、纵隔及各级支气管情况,最后使用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成像,将观察点设于头端入路,并选择最佳视角,从上至下逐级显示气管、支气管以及异物阻塞的部位,多角度观察异物的形态、管壁变化及管腔阻塞情况,通过改变视野范围及调节图像透明度,使管腔结构显示清晰。

2 结果

总共670例图像,除15例病儿由于呼吸急促致图像有较多伪影(但并不妨碍对有否异物的诊断)外,均获得清晰的重建图像。发现异物共539例,其中,18例考虑为气管内分泌物所致气道呈阻塞状,经支气管镜确认并在相应报告部位取出异物者521例,取出异物多为瓜子、花生、果皮、碎骨、笔帽及少量金属状异物等。其中,异物位于喉部5例,主气管内71例(其中隆突上者32例),右侧主支气管内162例,右中间段支气管47例,右肺上叶支气管17例,右肺下叶支气管23例,左主支气管175例,左肺上叶支气管6例,左肺下叶支气管15例。其中18例支气管镜下未见明确外源性异物,经支气管冲洗术后复查支气管阻塞现象消失,证明为支气管内源性分泌物,与外源性异物形成的气道阻塞不易区别。异物伴右侧肺气肿217例,左侧肺气肿179例,伴肺部感染67例,肺不张36例。

3 讨论

3.1 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解剖与成人比较有较大差异,气管与支气管较成人明显细窄,气管软骨柔软、缺乏弹性组织,支撑作用薄弱,异物吸入后较难咳出;另外,肺的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肺泡数量较少,从而造成肺含血量丰富、含气量较少,当存在异物时极易感染,继发形成肺不张[1]。

3.2 多排螺旋CT及其重建的应用

多排螺旋CT因其扫描速度快、清晰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系统疾病诊断,对于小儿气道异物同样有其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小儿异物的气道内准确定位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以MPR多平面重建,利用肺及气管含气形成对比,其最小密度MinIP投影不但可以使较大异物形态显示在图像中,并能使一些较散碎的异物同样清晰显示出来,给临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不足之处是气道内内源性分泌物所形成的气道阻塞,易造成假阳性而不易区别。

3.3 多排螺旋CT检查气道异物的辐射问题

虽然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较快,但是X线辐射剂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检查,所以高剂量辐射是家长们选择这项检查的主要障碍,降低X线辐射剂量可采用两种方法[2-3]:① 降低管电流;② 增大螺距(实际是减少扫描时间)。如电压不变,管电流的高低与X线辐射量呈正比关系,虽然管电流的降低增加了图像噪声,降低了图像信噪比,但对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影响较小,同时通过适宜的窗宽窗位调节及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对气道异物和肺内病变的显示并无明显影响。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其组织细胞更新速度和比例远比成人快,因此,对X线更敏感;接受相同的CT射线剂量,儿童吸收CT射线剂量及造成的放射损伤的危险较成人大,罹患癌症的风险也比成人高[4-6]。因此,在儿童气道异物的检查中,使用低剂量扫描技术与常规剂量相比,其后处理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相似,结合适当的防护措施及使用自动曝光调节软件,大幅度减少了X线辐射剂量,对于儿科临床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推广价值。同时,管电流的减少降低了球管的负荷,延长了球管使用寿命,也节约了医院运行成本。因此,在临床儿科CT检查中,我们应遵循合理的最低剂量原则,在保证符合诊断需求的图像质量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以个体化最大限度地降低X线辐射剂量。另外,严格掌握儿童气道异物的CT检查标准:① 儿童临床上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② 呼吸喘鸣声(如口哨声)明显;③ 有明显急促、阵发、咳喘表现;④ 临床听诊一侧肺呼吸音减弱明显;⑤ X线平片检查有一侧肺气肿表现。掌握以上大致标准也可使一些不是气道异物的患儿避免做CT检查带来的X线辐射损伤。

[1] 阎承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38-440.

[2] 刘军,张文奇.冠状位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6):272-273.

[3] 董刚志,黄荣忠,卢竞.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147-148,163.

[4] Brener DJ,Elliston CD,Hall EJ,et al.Estimated risks of radiation induced fatal cancer from pediatric CT[J].AJR,2001,176(2):289-296.

[5] 吕君,黄晓静,董刚志,等.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食源性食管异物[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5):425-428.

[6] 贺长斌,茹小莉,张进.螺旋CT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6):3017-3020.

猜你喜欢

异物螺旋气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旋风“螺旋丸”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