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2-01-26祁正卫张淑华

中国水利 2012年2期
关键词:风景区水利发展

祁正卫,张淑华,黄 河

(1.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100053,北京;2.中国水利学会,100053,北京;3.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100053,北京)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 (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同时也是可以与其他景区(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比美的景点和风光带。

水利风景区是由国家机构改革与由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来的。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水利风景区单独被列为管理审批项目,成为综合治理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社会实践。短短10年时间,水利风景区已被社会广泛认可,水利行业、地方政府、民营企业都在打造。到目前,全国已涌现国家水利风景区475个,省级水利风景区上千个。

一、水利风景区的类型

1.以投入主体区分

水利风景区从投入主体上可分为自然存在型、历史遗产型、当代水利人打造型、政府主打型、企业打造型五类。

自然存在型的如新疆的天山天池、黄河的壶口瀑布等。历史遗产型的如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广西的灵渠等。当代水利人打造型如江苏江都水利风景区等。政府主打型如绍兴环城河、古运河观光带。企业打造型如山东省潍坊市浞河水利风景区,是由房地产商全额投资打造的。

2.以水利项目类别分

按照水利项目类别,水利风景区可分为湖库型、城市河湖型、乡村河道型、水土保持型、灌区型、湿地型六种。

湖库型如太湖水利风景区,其中梅梁湖湿地又是无锡市近几年打造的一个大景区中的小景观。城市河湖型如山东的滨州四环五海水利风景区。乡村河道型最明显的例子应该是江苏昆山的周庄。水土保持型如陕西省铜川的锦阳湖水利风景区。灌区型像江苏省吴县的渭南村。湿地型如山东潍坊白浪河水利风景区等。

二、水利风景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提升了水利的地位和水利人的形象

水利风景区提供了休闲、旅游、娱乐的空间,给人以直接的感观、美的享受,特别在城区和乡镇,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休戚相关。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加深了全社会对水利的直观认识,提高了水利的地位。而且由于水利风景区的美丽,有的还充满现代化、高新科技气息,使水利人的形象得到了提升。

2.改善了水管单位的经济条件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加上一些其他多种经营项目的开展,为一些水管单位增加了收入,改善了职工的经济待遇。如云南的梅子湖水库、洗马河水库等通过建立水利风景区,发展了经济,增加了收入,改善了职工待遇。

3.丰富了水文化内涵

水利风景区越来越成为传承水文化的重要阵地、发展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水利风景区蕴含的或通过挖掘打造出来的丰富水文化,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学到了历史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增加了美的感受,陶冶了情操。

4.提高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城乡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一拍即合。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也为建立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5.拉动了地方经济

一个成功的水利风景区,相当于为一个城市印制了一张新名片,提升了这个城市的形象,提高了这个城市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对外辐射力。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措施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在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上,应做到三克服、三转变。三克服是:一要克服“重工轻美”的思想。长期以来,水利人不仅重建轻管,也重工轻美。二要克服“怕苦畏难”思想。一些水利风景区特别是水利行业建成的水利风景区都是在克服种种困难中建成的。三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目前水利风景区尚未列入国家投资的大盘子,而且水利风景区建设往往都是大投入,只能向地方政府争取,靠利用市场机制去融资。当然,水利部也要争取国家立项,争取出台政策给予支持。

三个转变是:一要转变“水利规划难以融入水利风景区”的观念。要发展水利风景区,而且是在国家行政审批已经从制度上确立的条件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利规划设计部门,都应该解放思想,把水利风景区融入其中,至少要增加水利风景区的元素。二要转变“水利风景区管理太复杂”的观念。目前水利风景区呈多头管理、多元经营、多事协调的局面。只要能给水利风景区以促进和发展,多元化管理是可以的。三要转变“小富即安”的观念。这是水管单位普遍需要改革和转变的意识如果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按照市场机制去融资,通过资源变资产,就是增加了一个金饭碗。

2.把水利风景区融入水利工程整体规划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水利规划设计部门,要认真地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规划设计理念,放大水利工程设计的领域,给水利风景区留下一席之地,增加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元素。这是现代水利发展之必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在投入机制上,也要顺应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投资定额,放宽水利工程的投资标准和取向,适当增加水利工程的定额。

3.增加投入,建立机制,市场融资

一是利用政策,结合目前的项目从中挤出部分资金;二是主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三是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引进企业介入,以双赢促发展。

4.完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要争取水利部出台一个部门规章,或是一个以部长令为形式的法规。关于管理体制,目前各种类型的水利风景区是多元管理,不管是谁主导管理,水利行业都要参与,也要尽责任和做奉献。至于运行机制,必须尊重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规律。水利行业能自己管好的,让职工去管理运作。也可实行承包、租赁、拍卖等方法。

5.增加内涵,建立水文化支撑

要增加水利风景区的内涵,关键是看其文化品位的提升,看其水文化元素的汇聚。可以“引进能人,利用名人,挖掘古人,打造神人”。引进能人,就是引进各种高精尖人才;利用名人,就是利用当地有影响力的名人宣传自己地方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历史;挖掘古人,就是挖掘有影响力的古代文物;打造神人,如无锡的灵山大佛,海南南海观音的打造,都给地方带来了活力,人流、物流、信息流大为增强。

6.积极推动,多方参与

对水利风景区的打造,要千方百计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要以水利资源为诱导,推动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平台,当好参谋,当好助手,多跑腿,多宣传,多传递信息,在水利风景区发展上作出重大决策。

[1]司毅兵,田硕,王文慧.水利风景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考 [J].中国水利,2011(16).

[2]丁枢.水利旅游资源分类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水利,2011(14).

[3]张西林.城市河流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水利,2011(16).

猜你喜欢

风景区水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