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应用鼻肠管进行鼻饲的护理体会
2012-01-26朱小卫
朱小卫
(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内科,丽水 321400)
脑梗死患者伴有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时,从口进食困难,为了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电解质平衡,必须借助其他工具,鼻饲便成为其有效的手段。我科对脑梗死致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患者50例使用鼻肠管进行鼻饲,取得很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科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60~90岁;因意识障碍置管者15例,因吞咽困难置管者35例。患者均于入院后3~4 d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1.2 鼻饲方法 选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操作方法同插胃管,长度视个体差异,一般为发际到脐部,再加10 cm。在插管时,螺旋型鼻肠管被引导钢丝拉直,送入胃内相应长度后,撤去引导钢丝,由于材料具有特殊的螺旋形记忆性能(已获Folcare Beng Mark专利),远端恢复螺旋状,留置胃内8 h后,鼻肠管在胃肠蠕动下,自行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另外,由于鼻肠管头部和引导钢丝外都包有特殊润滑材料(Hydromer专利),使用前头部蘸水后就能起润滑作用,使整个操作便利。部分患者利用内镜,将导管直接送至幽门下十二指肠内。并在导管穿出鼻孔处做好标记。
1.3 护理方法
1.3.1 妥善固定导管 ①留置导管后应妥善固定,可采用扁形的细棉条在离鼻孔1~2 cm的鼻肠管上打结,固定于双耳后。②严格床头交接班,仔细检查导管穿出鼻孔处的标记,并记录。③避免鼻肠管受压、折叠、牵拉、扭曲,输注完毕后经温开水冲洗后关上锁扣,用纱布包好固定在患者肩部的衣服上,便于患者翻身等活动,并告知患者翻身时避免挤压鼻肠管。输注连接管要保证足够长度,让患者有足够活动空间。
1.3.2 保持鼻肠管的清洁和通畅 ①每天一次用清水棉球清洁鼻肠管外端。②每次饲入食物、药物前后均用30 ml注射器给予20 ml温开水以脉冲式注入后,再向管腔内注入20 ml并夹管,将冲洗液保留于鼻肠管腔内。③连续滴注营养液吸收效果比间隙性输注好,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少,营养支持效果快[1]。开始滴注营养液时应缓慢,使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输注营养液期间每4小时用20 ml温开水冲管1次,待肠道环境适应加快输注速度后,可适当延长冲管时间,每8小时用20 ml温开水脉冲式冲洗导管。营养液的输注连接管应24 h更换1次。④预防蛋白质凝固,徐琳等[2]认为,进行肠内营养时,鼻饲液的温度以37~40℃为宜。由于瑞素含大量纤维素,在使用之前应摇匀,在输注过程中每4小时摇1次,防止纤维素集结成团,导致管道堵塞。⑤避免用50 ml注射器抽吸管道,以免因吸入肠黏膜而导致管道堵塞。
1.3.3 基础护理 置管期间患者常有口干,每天口腔护理2次,并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对咽部不适明显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以缓解症状。鼻腔清洁每天2次,鼻腔干燥时用液状石蜡棉签擦拭,每天2次。鼻饲时患者宜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营养液的排空,减少反流和防止误吸[3]。并记录24 h出入量。
1.3.4 心理护理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对每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前,应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防止因不适导致患者自行拔管。鼓励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2 结果
50例留置鼻肠管患者住院18~56 d,过程中出现腹胀3例,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症状都较轻,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无导管滑脱、呕吐、误吸的并发症发生。
3 体会
鼻饲对于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补充营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鼻饲管道及正确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与普通的鼻胃管相比,它留置的时间更长,管道的舒适度更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鼻肠管插入位置更深,到达十二指肠,有效预防误吸及胃潴留。营养液输注采用匀速恒温,持续输注,能有效保证其更好地吸收。
[1]何晓兰,李晓玲,杨运娥.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全科护理,2011,9(3):578-579.
[2]孙明珠,李卫东.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0):925-926.
[3] 曹爱民.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