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研究及防护
2012-01-26张晶莹
张晶莹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304奥氏体不锈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Cr-Ni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机械特性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家庭用品、建材、食品工业等。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中必须含有18%以上的Cr和8%以上的Ni含量,所以也叫做18-8不锈钢。
1 304不锈钢腐蚀机理分析
1.1 晶间腐蚀的基本概念
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晶间腐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而引起的。晶间腐蚀,破坏了晶粒之间的结合,大大降低金属的机械强度。而且腐蚀发生后,金属和合金的表面仍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看不出已被破坏的痕迹,但晶粒间结合力显著减弱,力学性能恶化,不能经受敲击,金属强度完全丧失,导致设备突发性破坏,因此是一种很危险的腐蚀。
1.2 晶间腐蚀的形成
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合金成分是Cr和Ni。
Cr与Ni在不锈钢中作用:Cr是不锈钢的主加元素,每种不锈钢Cr的含量都必须大于13%。
Cr之所以成为决定不锈钢性能的主要元素,根本的原因是向钢中加入13%以上的铬元素以后,钢表面自动形成一种非常薄的、无色、透明且非常光滑的一层富铬的氧化物膜(即钝化膜),这层膜的形成,大大缓解了钢的氧化,从而提高了钢的耐腐蚀性能。
Ni与Cr配合,在不锈钢中发挥重要作用。Ni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改变了钢的晶体结构。在不锈钢中增加Ni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和加强Cr的钝化机理,其抗晶间腐蚀能力得到提高。
引起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在于:不锈钢中的C在奥氏体里的固溶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加热至500~700℃时,钢中的C在奥氏体里的平均固溶度不超过0.01%。奥氏体不锈钢经固溶处理快速冷却后,奥氏体中的碳处于过饱和状态,在晶界中析出新相,造成晶界附近Cr成分贫乏化,当这种钢在425~815℃回火过程中(又称“敏化温度区”)受热时,奥氏体中过饱和的碳,会迅速地向晶界扩散,在晶界上,碳消耗了晶界周围的Cr,与Cr形成Cr23C6碳化物,并在晶界沉淀析出。由于Cr的扩散速度太慢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结果在晶界周围形成严重的贫Cr区,并且造成最邻近的区域Cr贫化,使得这些区域对腐蚀敏感。当贫Cr区的含Cr量低于13%时,钢的基体就会丧失抗腐蚀能力而产生晶间腐蚀。由此可见,晶间腐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晶粒边界形成贫Cr区造成的。
2 304不锈钢腐蚀的影响因素
2.1 化学成分的影响
(1)C元素的影响。C的含量是影响304不锈钢晶间腐蚀最主要的因素。304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能力,会随着C的含量降低而提高。C质量分数最好控制在低于0.08%,这时晶界中能够析出C的数量较少。在晶界形成Cr23C6碳化物机会就会随之减少,结果不易在晶界处形成“贫铬区”。如果C的质量分数超过0.08%,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就会大大增加。现在国内外的设备中,重要的零部件大多采用超低碳的奥氏体不锈钢,取得了很好的抗晶间腐蚀效果。
(2)Cr元素的影响。在奥氏体不锈钢中,Cr含量的增加,在低敏化温度区会加速晶间腐蚀;在高敏化温度区,则会延长产生晶间腐蚀的时间。一般认为在低于550℃是受Cr的扩散控制,高于此温度时,受碳化物的生成速度控制。因此,在温度低时,低C不锈钢也易于敏化,一般来说,奥氏体不锈钢中Cr的含量应超过13%,如果更低,则会严重降低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3)Ni元素的影响。在不锈钢中加入Ni,使钢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当钢中含有0.1%的C和18%的Cr时,所需的最低Ni含量约为8%,这便是18-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成分。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Ni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使钢本身没有形成微电池的能力,这也是避免不锈钢被腐蚀的主要原因。但是Ni含量的增加,会降低C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从而使碳化物(Cr23C6)析出倾向增强,所以Ni含量的增加,会增大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4)Ti、Nb元素的影响。如在不锈钢中的加入Ti、Nb等与C的结合能力比Cr更强的元素,能够与C结合合成稳定的碳化物,可以避免在奥氏体中形成贫铬区。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形成稳定的TiC,其作用可降低基体的含C量,稳定Cr含量,还可细化晶粒,最主要的作用是使钢中的C优先与Ti形成稳定TiC合金碳化物,而无法形成Cr的碳化物,避免出现晶界贫铬,增强晶间抗蚀能力。从上可知,通过添加这些元素,可以减少晶间腐蚀的产生。
2.2 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1)固溶处理。为了保证304不锈钢具有最好的耐蚀性,必须使其具有单相奥氏体组织,因此对304不锈钢进行固溶化处理。固溶处理,就是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 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C固溶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使C达到过饱和状态(C已经稳定了,没有能力和机会与Cr形成高铬碳化物),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腐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这样就不会在晶界处形成“贫铬区”,也就会降低发生晶间腐蚀的几率。
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在敏化温度区停留时间越短,发生晶间腐蚀的机会越小。经过固溶处理后,钢中碳化物全部溶于奥氏体组织,然后采取水淬快冷,不让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有析出或发生相变。这样,在室温状态下,可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消除晶间腐蚀倾向。固溶化处理技术条件是:加热到850~900℃,保温 6 h,随炉冷却。
(2)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通常为固溶处理的后续处理工艺。一般针对含Ti、Nb的钢种。将这种钢再加热到850℃~900℃保温一定时间,在该温度下Cr23C6几乎全部溶解,而TiC、NbC只是部分溶解。而后缓冷,在冷却过程中,钢中的C充分地与Ti、Nb等结合,而析出TiC、NbC,而不析出Cr23C6。从而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如果不进行稳定化处理,在敏化温度区间(450~850℃),Cr23C6依然会优先沉淀出来。这就是稳定化处理的必要性。对304不锈钢其稳定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将工件加热到850~900℃,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快速冷却。
3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防止措施
3.1 选用低碳和超低碳不锈钢
避免形成Cr的碳化物,使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到最小值。试验表明,C的质量分数要降低到0.03%以下(所谓超低碳不锈钢),便可避免晶间腐蚀,才能在最危险的敏化温度下加热1 000 h,而不产生晶间腐蚀。降低不锈钢中的C含量,这是防止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最重要的措施。
3.2 添加Ti、Nb等合金元素
不锈钢中加入钛或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晶间腐蚀。钛和铌都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它们是作为形成稳定的碳化物,从而防止晶间腐蚀而加入不锈钢中的。
一般认为,晶间腐蚀是C从饱和的奥氏体中以Cr23C6形态析出,造成晶界处奥氏体贫Cr所致。防止晶界贫Cr,是防止晶间腐蚀的有效方法。将各种元素按与C的亲和力大小排列,顺序为:Ti、V、Nb、W、Mo、Cr、Mn。
Ti和Nb与C的亲和力都比Cr大,把它们加入钢中后,C优先与它们结合生成TiC和NbC,这样就避免了析出Cr23C6而造成晶界贫铬,从而有效防止晶间腐蚀。
3.3 固溶淬火处理
固溶淬火处理,就是把钢加热至950~115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使碳化物和各种合金元素充分均匀地溶解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淬火冷却,碳及其他合金元素来来不及析出或少量析出,从而起到防止晶间腐蚀的作用。
4 结束语
C的含量,是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最主要因素,不锈钢中C的含量小于0.03%,晶间腐蚀敏感性大大降低,其敏感性随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采用超低C的不锈钢时,减少钢中杂质的含量和固溶处理,是控制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主要的、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固溶后的稳定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
适当提高固溶温度至1 100℃,再经850~900℃保温的稳定化处理,能发挥稳定化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的有效作用。固溶温度低于950℃,稳定化效果不显著。
[1]岳 睿,潘祖军,李 艳,等.不锈钢的腐蚀分析[J].金属世界,2006,(3):28-29.
[2]许适群.不锈钢的耐蚀性能[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5,22(5):41-44.
[3]屈兴胜,林 成,刘志林.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27(1):49-50.
[4]秦丽雁,张寿禄,宋诗哲.典型不锈钢晶间腐蚀敏化温度的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6,26(1):1-5.
[5]王荣滨.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J].上海钢研,2003,(2):19.
[6]阮於珍,张振灿,褚凤敏,等.316型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J].物理测试,2000,(6):4.
[7]李俊梅.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及保护[J].磷肥与复肥,1999,(3):73-75.
[8]张德康.不锈钢局部腐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