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1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2-01-26陈勇
陈 勇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农场医院,666100)
随着医学的发展,气囊导尿管在临床越来越多地被广泛使用,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易盘绕在膀胱内,同时使用气体或液体固定导尿管,免除了普通导尿管需用胶布固定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逆行感染机会少,深受医护人员及病人的欢迎。但若使用不当,可致尿道损伤。我科曾发生1例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因插入深度不够导致尿道损伤的病例,现将有关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男,45岁,2011年10月27日因酒醉4h后意识不清,频繁恶心、呕吐,以“酒精中毒综合征”收入院。入院后给予醒酒、补液利尿等治疗并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后,遵医嘱导尿并留置导尿管。按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常规导尿操作,插入过程中无明显阻力,插入需要的深度无尿液流出,考虑操作前患者呕吐次数多,暂时无尿,向气囊内注入10~15ml生理盐水,尿管留置顺利。约2h后尿袋中无尿液,出现尿道口流血不止,导尿管不通,拔出尿管。经泌尿外科医生会诊后,分析原因为尿管插入过浅,气囊位于尿道球部,注水后体积增大导致尿道损伤。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失败。拔出尿管有新鲜大量血液流出,立即用敷料压迫止血、药物止血、抗感染、减轻水肿等措施后出血逐渐停止(必要时行膀胱造瘘手术)。1h后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膀胱充盈,给予膀胱热敷按摩数次后,患者自解小便(鲜红色),尿道疼痛逐渐消失。次日尿色清亮,3日后尿常规正常。5日后再次复查尿常规正常,患者无不适。7日后患者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尿道狭窄并发症。
原因分析
1.导尿管选择不当:在施行导尿术之前没有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因何原因要施行导尿术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致使选择的尿管过粗,无法顺利通过尿道的三个狭窄处(尿道外口、尿道膜部、尿道内口),强行插入易致尿道损伤。
2.操作不当[1]:在插尿管前没有充分的润滑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气囊未完全进入膀胱,充液的气囊将尿道膜部扩张导致出血[2];给无尿的患者行留置导尿术,插入尿管到一定的深度未见尿液流出,未充分检查后即给气囊内注水,此时也易引起后尿道的撕裂伤。插入的导尿管反复移动,会增加尿道壁和膀胱壁损伤的机会,导致机械性炎症反应的发生[3]。另外,发现尿道出血后不应立即拔出尿管,当再次插管时尿道损伤的发生率更高。
插管时护理对策
1.操作者正确掌握留置气囊导尿的操作方法,了解尿道的解剖特点,有无尿道畸形、前列腺肥大等。操作前仔细检查气囊导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型号导尿管。
2.插管前检查导尿包中的润滑剂是否充足,随时备好消毒石蜡油,插管时充分润滑管道。对有前列腺肥大或精神特别紧张的患者,可用注射器抽取消毒石蜡油2~5ml注入尿道。必要时从导尿管内注入消毒石蜡油10~20ml。全面润滑导尿管可以保证顺利插入,从而减少尿道损伤。
3.操作过程中动作轻稳,关心患者的感受。如遇到较大阻力时,要鼓励、安慰患者,使其放松紧张情绪,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操作。
4.掌握好插管的深度,原则为宁长勿短。插管时按照正确操作流程,将导尿管轻柔导入膀胱,见尿液流出尿管分叉处到达尿道外口时,试行注液5ml后牵拉导尿管,感觉有阻力时表明注液成功,适当再追加10~15ml液体,保证导尿管气囊位于膀胱颈部。如果插管仍然困难,切忌反复试插,以免加重尿道损伤,应请专科医生协助插管。
5.出现尿道出血后应立即调整尿管深度,抽出气囊中液体或气体,将导管再稍向前推进,确定气囊位于膀胱内,再充气或注液,继续留置尿管。
小结
本例患者发生尿道出血后即注射止血剂,膀胱充盈时给予膀胱热敷按摩等治疗,使出血停止、尿道通畅,保证了临床治疗,达到了医护协同的最终目的。同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抓好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
在留置导管期间护士应多巡视、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或减少护理纠纷。
[1]黄香妹.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护理与康复,2004,3:91-93.
[2]李均.气囊导尿插入深度不够可造成男性患者后尿道损伤.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24.
[3]黄球香.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相关问题的分析及预防.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