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水景观规划初探

2012-01-26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水系绿地景观

黄 静

1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210037 2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 211169

人与生俱来的亲水天性,使“泽水而居” “临水建城”成为古代建城的基本原则。作为有限的自然资源,水是一个城市生态脉络、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风韵和灵气所在。城市水系因具有资源、环境、生态、景观、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

工业社会以来的人类活动对自然河流湖泊的干扰日趋严重,导致水系污染、江河断流、湖泊消失、河流自然特征消失、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缺失,造成水景观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断裂。这些表象问题的背后是水景观破碎、水系景观生态格局向斑块镶嵌体变化,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减少的生态问题。

1 城市水景观空间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水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景观整体性规划;二是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三是水景观雷同,城市特色缺失,水系景观建设忽略城市地域特点、缺乏个性化特征和文化底蕴;四是对规划与管理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单纯地修砌河道、清淤截污、拆除杂乱建筑、增加公共绿地,而未能结合城市特色、地域文化、城市功能分区、水系沿岸建筑形态、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整体性规划布局,将城市水系孤立于城市景观系统规划之外。

1.2 当前城市水系规划存在的不足

2008年国家水利部颁步的《城市水系规划导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城市水系规划建设中出现的多部门综合管理的问题,但是也正因为专业局限性,城市水系规划在水景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

1)城市水系规划片面理解水景观建设内涵,没有将水系纳入城市开敞空间进行统筹考量。水景观体系的构架并非独立于城市景观系统之外,水系与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共同构建的城市开敞空间承担着维系城市的景观风貌特征、协调社会与自然关系、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等重要职能。

2)城市水系规划中建设内容局限于水系廊道空间,没有充分发挥其景观构架作用。当前城市水系规划侧重于水系廊道景观空间,以恢复水系的自然格局为主,很少将水系作为城市开敞空间中的重要景观廊道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与游憩规划相结合,以体现水系在开敞空间体系内的景观骨架作用。

3)城市水系规划注重中观和微观层城市水景观机制的建立,忽视与宏观流域景观空间的衔接。

1.3 城市发展对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提出的需求

一是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二是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宜居性;三是解读水系文脉,重塑蕴含地域文化的水景观;四是解析城市水系,保障城市安全。

2 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发展趋势

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应该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实施的专业规划,旨在通过对现存自然山水的保护与建设和破坏区域的恢复重建,直接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和布局。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将与城市景观系统相融合,在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同时,形成以环境为主导的规划,改变城市水系规划停留于河道防洪整治的现状,从宏观尺度上审视水系空间结构,在中观尺度下突出城市水系与绿地系统、旅游规划、道路交通系统等多景观层面的协调作用。

2.1 从宏观上梳理流域水系结构,解决水景观的生态问题

城市水景观规划的实施基础是城市水系生态安全,实施保证是城市水量的充沛。要恢复流域自然水循环、滞留更多的水资源于陆地,必须对流域水系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规划[1]。只有从宏观的视角去研究分析流域水系结构问题,才能实现流域生态安全服务于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目标。宏观尺度的流域景观格局不是一个分散无序的系统,应依托道路、河流、空间轴线、大型绿地等建立城市规划系统的结构[2]。在全流域范围内,水系景观应以河流、道路景观廊道为基础,串缀河湖、湿地、水库形成网斑状结构体系。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流域水系景观显然是更好的结构依托。

建立宏观尺度流域水景观安全格局的关键是规划及调整流域水系结构,通过开挖导流水道、增加洼地、调蓄湖泊等办法沟通水系重整水系的结构与形态,使其空间分布更均匀合理。宏观尺度流域水景观在平面形态上基本呈现网状、树枝状等多种多样的线状结构 (河流)和串缀其间的景观斑块 (湖泊、水库、湿地)。由于地貌特征不同,水情不一,人为干扰等级不同,不同流域的水系结构与形态各不相同,必须科学地分析其结构与形态特征、形成及发育机理、现状水系结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因地制宜,顺应自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生态策略,使得规划调整工作科学有效。

2.2 在中观上建立以水系为导向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城市各景观要素实体和空间所表象的外在形式、风格、布局等构成了城市景观空间结构。梳理城市水系与城市景观格局的关系,在规划阶段全面实现对城市景观空间的良好构架,将使城市水系从单一保护向“保护性利用”转变,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被动保护”转向于主导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并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其它专项规划提供指导性意见。

3 水景空间的整合

3.1 水景观空间与城市绿地空间的整合

城市水系与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们不仅是城市依赖的自然系统,而且在更大范围内维持和承担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作用[3]。因而,将城市水景观与城市绿地空间进行整合,不仅可以突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而且能创设出更为生机盎然、更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活力空间。

3.1.1 有效地恢复和维护城市内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城市扩张的明显规律就是沿城市主要交通干线的扩展,城市水系格局无法回避因城市扩张逐渐被瓦解、河流因此断流被淹埋的结局。因而在区域环境建设中应结合水系建立起生态防护林体系,利用区域中广阔的森林、湿地、农田建立起生物栖息地保护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林带结构和宽度,实现区域外围的水绿结合。在建成区内水系建设考虑土地成本,依托城市公园绿地,遵循水系自然过程逐步恢复水系动力平衡,创造美好的城市滨水景观。此外,通过不同级别的廊道与斑块的组合,促进城乡水绿网络化结构的形成,对维护城市内外山水格局的连续性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北武安市考虑市域的生态环境,利用南洺河、北洺河生态廊道将自然保护区、文化景区等联系起来,形成了以诸多道路、河流沿线绿化、山地绿化及农田林网为基础的绿色空间结构[4]。在规划区和建成区绿地布局结构中,重点考虑城市自然形态特征,以洺河湿地公园的打造为契机,贯通城市玉带河及护城河水系,将外围防护林与湿地相结合、城区公园与水系廊道相结合,构建了完整、多层次、多类型、网络放射状的城市复合生态绿地网络系统。

3.1.2 控制重要节点,将生态服务功能导入城市结构内部,实现水绿生态网络多功能化

将带状水系、道路与绿地斑块相结合,有效地形成不同层面的网络化格局,不仅能保证绿地斑块之间的联通性,而且能提升廊道与斑块的生态效应[5]。特别是对于有限的城市建设用地,合理的水绿结合能促进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舒适度。

美国瓜德鲁佩河公园将水系与城市公园绿地结合,在尊重河流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功能游憩景观。该公园位于加尼福尼亚州圣·何塞市,是由穿越市中心长达4.8 km的瓜德鲁佩河改建的[6]。圣·何塞市政府希望通过公园建设带动河道两岸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在城市中建设一个开放、休闲的公共空间的目标。设计师把河流防洪、泄洪作为积极因素融入公园设计,通过起伏的土丘地形营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马术步道、山地自行车道等,同时也使河流景观变得极为丰富。公园交通系统分上下2层。下层为泄洪道。上层的滨河散步道连接着市政建筑。下层的“波形堤”不仅缓解了河流冲刷作用下的反作用力,而且成为公园的景观特色[7]。

德国奥斯特菲尔登市的考恩豪斯公园 (Scharnhauser Park)利用公园场地的特质将现代雨洪管理作为设计原则进行项目指导[8],设计中采用生态措施蓄滞雨洪。雨水首先进入渗滤沟及滞留绿道,依自然地势而形成溪流汇入雨水滞留区,一方面补充边坡绿地,另一方面补给地下水源。

柏林波茨坦广场 (Berlin Potsdam Square)在历史上曾是柏林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该广场的设计考虑到柏林作为欧洲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所独有的风格特征,在广场南部创造性地将兰德维尔运河(Landwehr Canal)引入,三角形的湖面沿广场西侧向北延伸,与北侧的森林公园共同形成绿地景观[9]。自然的水体与绿色植物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广场的自然景观,而且也因为雨洪生态理念在广场中运用使广场突破传统、开创了城市公共空间与雨洪管理结合的范例。设计将屋顶花园收集雨水用于绿地浇灌,同时将蓄积在地下的贮水池中的雨水用于供给景观用水。设计师甚至用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模拟出运河将吸收来自广场的雨水径流机率。水系设计中常水位与高水位保持15 cm的水位差及1 300 t的存储缓冲区以保证广场水环境每10年更换3次。

3.1.3 依生态绿地指标为指导,实现水景观体系指标量化

现行《城市水系规划导则》未能针对水系提出具体的指标量,尤其对是水景观部分。水系与绿地的整合不仅是形式结构的整合,也包括文化服务功能的契合。因而,综合考量水系与绿地的指标项,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结合两者需求的指标体系,不仅能拓宽城市绿地的文化功能,而且能丰富城市水景观的指标量。

3.2 水景观空间与交通步行空间的整合

3.2.1 城市交通系统与公园系统的整合

巴塞罗那的环路项目主旨是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其不仅涉及城市道路改建和改道,同时还完善了全城的公园和广场系统。特别是城市滨水区及城市边缘山区,依场地而进行道路规划,并纳入城市自主系统,从文化角度和空间角度融入城市肌理之中。

3.2.2 城市步行交通体系与水系的整合

应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利用公共空间与交通设施构成的网络来发挥排水系统及水处理设施的作用。悉尼的维多利亚公园 (Victoria Park)将道路系统的设计与生态湿地相结合[10-11],生态湿地一方面发挥了雨水收集的作用,对暴雨径流进行处理,同时也成为道路的绿化种植景观。公园不仅发挥雨水收集、含蓄的作用,并且使雨水在被一系列具有雕塑风格的水景系统循环再利用之前流经大片的湿地区域而得到处理。

奥姆斯特德的“蓝宝石项链”中“沼泽路(Fenway)”是为管理从波士顿后海湾 (Back Bay)的查尔期河 (Charles River)倒灌向穆迪河 (Muddy River)的潮汐并消除由此而产生的洪峰及下水道溢流而兴建的。项目针对地形和水文条件重新规划,使原本垃圾满地的沼泽变成公园和道路,给人以新的体验。这种结合不仅满足了城市交通的需求,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游憩空间。

[1]许自力.流域城乡水系景观问题及规划设想[J].中国园林,2010(2):13-18.

[2]刘滨宜,温全平,刘颂.上海绿化系统规划分析及优化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7(4):108-112.

[3]黄静.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表达:以武安城市公园绿地更新规划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10(6):167-172.

[4]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防施建设[M].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2002,55-68.

[5]王浩,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6]杨锐.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园林,2009(10):60-63.

[7][U]Charles Waldheim.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China Architecture Business Press2011(2):89-90.

[8]章健玲.沙恩豪塞公园[J].风景园林,2010(1):63 -65.

[9]章健玲.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J].风景园林,2010(1):59-62.

[10][U]Charles Waldheim.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China Architecture Business Press,BeiJing,2011.

[11]黎平,刘伟.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以琼海万泉河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2):40 -42.

猜你喜欢

水系绿地景观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景观别墅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