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生化检测指标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2012-01-26洪雅萍
洪雅萍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透室住院医师,广东惠州 516001
对糖尿病肾病多项生化指标在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对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为临床提供对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进行早期鉴别的准确方法,患者的病症能够在短时期内都得到了准确诊断,我们组织并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在前段时间内到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病例和同期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者病例各30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多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实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9年7月~2011年7月2年时间内,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病例和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病例各30例。A组患者中包括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8例;其中年龄最小患者3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8岁,患者平均年龄49.8岁;糖尿病病程最短患者2年,病程最长患者9年,平均病程1.9年;B组患者中包括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36岁,年龄最小患者69岁,平均年龄51.4岁。研究对象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两组共60例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A、B两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包括UALB/UC(免疫透射比浊法)、RBP(免疫透射比浊法)、α1-MG (免疫散射比浊法)、CRP(免疫透射比浊法)、CysC(免疫透射比浊法)在内的多项血尿检测指标采用我院目前现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蛋白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具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仔细研究后发现,A组研究对象的 α1-MG、UALB/UC、CysC、RBP、CRP的水平显著高于B组研究对象,并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
3 讨论
患者血清中的CysC浓度与UAER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明显,是一种能够对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反映的特异性指标。是一种显碱性的非糖基化的低分子量相对较低的蛋白质,在通过肾小球时基本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并能够被近曲小管上存在的一些上皮细胞进行充分重吸收和降解处理,该指标的人体血中的实际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而决定,含量稳定,不会受到患者的实际年龄、性别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1]。以前临床研究认为,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糖状态下患者肾脏的正常糖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进行严格的控制,仅可对部分患有DN患者的病情进行延缓,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仍会继续发展[2]。另有研究相关结果提示,水平相对较高的CRP不仅是导致患者的肾衰竭症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可以对患有ESRD患者的预后进行相对比较准确的预测。绝大部分游离状态的α1-MG在肾小管发生重吸收和降解反应,其测定值不会受尿液pH值所产生的影响,因而对患者尿液中α1-MG水平进行测定,可以对肾功能损伤的实际程度进行判断[3]。尿RBP水平是一项敏感性非常强的对肾近曲小管的损伤程度进行早期诊断的指标。RBP是一种有肝脏负责分泌的分子量相对较低的蛋白,在肾近曲小管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其在尿液中的含量会显著增加[4]。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生化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生化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α1-MG(mg/L)UALB/UC(mg/gCr)RBP(mg/L)CysC(mg/L)CRP(mg/L)A组B组P值35.08±3.79 5.24±2.26<0.05 64.4±0.68 4.27±0.44<0.05 84.2±18.6 41.6±16.4<0.05 1.72±0.64 0.76±0.32<0.05 9.75±4.04 1.28±0.88<0.05
总而言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多项血尿生化指标会显著性增加,这对于临床对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准确及时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1]司徒玉,黄萍萍.肾功能不同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2(12):137-138.
[2]王蕾,庄亦辉,高峰.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06,19(12):289-290.
[3]杜国有,顾向明,黄阶胜,等.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11(9):156-157.
[4]周悦昌,陈丽萍,王玉华.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5(5):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