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18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2012-01-25胡耀明付银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左室左心室原发性

胡耀明 付银银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 高安330800)

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1~2]。炎症与高血压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高血压患者中有25%~40%合并左室肥厚,包括心肌细胞本身的肥大和心肌间质的纤维化。左室肥厚是引起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子[3],左室肥厚使心血管病的猝死率、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白介素-18(IL-18)是一种前致炎细胞因子,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明显升高,有研究表明IL-18是重要的致肥厚因子。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8水平测定,观察其与高血压分级及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旨在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炎症发病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高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7.3±11.5)岁。入选标准:(1)依据2005年WHO/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2)未经治疗或未经正规治疗(仅依据自觉症状而间断用药)的患者,停服降压药至少2周以上;(3)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糖尿病、急慢性感染、自体免疫性疾病、肝肾疾病、肿瘤。其中1级高血压25例,2级高血压20例,3级高血压1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6.3±10.2)岁。对照组与各级高血压患者组间年龄、性别构成、血糖、血脂水平、体重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IL-18测定 于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其中3 mL注入干净试管中待凝固,尽快分离血清,置-40℃低温冰箱保存,用于IL-18检测,采用ELISA方法测定。IL-18(ELISA)试剂盒:购于上海森雄科技有限公司,灵敏度<12.5 ng/mL;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另2 mL送检血脂、血糖等检查。

1.3 心脏超声检测 所有受试者在采血当日应用GE Vivid Five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由对受试者临床资料不知情的专业医师操作,对受试者进行二维、M型及多普勒血流超声检测,操作探头频率为2.5 MHz,于呼气状态下,选择连续3个心动周期,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取平均值。根据Devereux推荐的Denn-cube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LVM,g),LVM=1.04[(IVST+LVDd+LVPWT)3- LVDd3]-13.6。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BSA,m2),BSA=0.00618×身高 (cm)+0.0128×体重 (kg)-0.1529。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g/m2)=LVM/BSA。我国左心室肥厚参考标准: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4]。根据LVMI将EH受试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相关分析行Pearson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级高血压组间IL-18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高血压不同分级组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不同分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各级分组及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 (S)ng/mL

表1 高血压各级分组及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 (S)ng/mL

组别 n IL-18水平高血压1级 25 73.33±24.52高血压2级 20 101.67±35.42高血压3级 15 145.23±50.34对照组 30 56.81±16.21

2.2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无左心室肥厚组与对照组的IL-18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有、无左心室肥厚组及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 (S)ng/mL

表2 有、无左心室肥厚组及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 (S)n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无左心室肥厚组比较,●P<0.05。

组别 n IL-18水平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 21 125.29±51.27●*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 39 87.54±32.72*对照组 30 56.81±16.21

2.3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IL-18水平与LVMI的相关性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血清IL-18与LVMI (121.8±10.9)g/m2在统计学上成显著正相关,γ= 0.52,P<0.05。

3 讨论

IL-18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产生的重要免疫炎症介质。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一样,都有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及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活化的炎症细胞及血管壁固有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与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IL-18是目前已知的最强IFN-γ诱生因子,IFN-γ既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MHC-Ⅱ类抗原的细胞因子,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加重血管内皮的损害,使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失调,从而间接促进了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增高;另一方面又可促使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L-1等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使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引起高血压[5]。本研究结果表明,各级高血压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水平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升高 (P<0.05),与王淑斐[6]等研究一致。最近Rabkin SW[7]研究表明IL-18参与了高血压病理过程。由此可见IL-18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关系十分密切。心室重构的过程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的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主要改变为动脉血压升高致心脏压力负荷过重,左心室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左心室肥厚临床表现为心肌重量、心室容量的增加和心室形态的改变;LVMI是评价左室肥厚的定量指标。目前心肌肥厚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最近有研究表明IL-18对心室重构可能有重要作用[8]。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与无左心室肥厚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IL-18水平与LVMI显著相关 (γ=0.52,P<0.05)。以上表明IL-18可能参与了致心肌肥厚过程,其可能作用机制:(1)能诱导分泌IFN-γ、TNF-α等炎症介质,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引起高血压,致压力负荷增加,致左室肥厚。(2)诱导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使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活性增加,局部NO产生增多,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促使心肌重构。(3)通过PI3K-Akt-GATA4-ANF等多种信号通路导致心肌肥厚。(4)直接致心肌肥厚。目前国内外有关IL-18与心肌肥厚基础及临床研究很少,两者间的具体关系仍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IL-18可能是一个致心肌肥厚因子,并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故IL-18水平可能是判断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左室肥厚的良好指标,以后可加大样本数量对其致高血压及左室肥厚机制进一步研究,以便为干预高血压及左室肥厚提供一个新靶点。

[1]Boos CJ,Lip GY.Is hypertension an inflammatory process[J].Curr Pharm Des,2007,12(13):1 623-1 635

[2]Trine B Opstad,Alf A Pettersen,Harald Arnesen,et al.Circulating levels of IL-18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IL-18+183 A/G polymorphism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ype 2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an Observational Study[J].Cardiovasc Diabetol,2011,10:110

[3]Canau A,Devereux RB,Roman MJ,et al.Patterns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ophy and geometric remodeling in essential hypertention[J].J Am Coll Cardial,1992,19(7):1 550-1 558

[4]张明娟,吕卓人.心肌肥厚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7):437-438

[5]Blankenberg S,Luc G,Ducimetiere P,et al.Interleukin18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European men:the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 IME)[J]. Circulation,2003,108(20):2 453-2 459

[6]王淑斐,许金成,梁庆祥.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和γ-干扰素水平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6,8(3):413-414

[7]Rabkin SW.The role of interleukin 18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induced vascular disease[J].Nat Clin Pract Cardiovasc Med,2009,6(3):192-199

[8]Colston JT,Boylston WH,Feldman MD,et al.Interleukin-18 knockout mice display maladaptive cardiac hypertrophy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overload[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7,354(2):552-558

猜你喜欢

左室左心室原发性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