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46例新辅助化疗5年存活率
2012-01-25郑亚军谢忠士双辽市妇幼保健院吉林双辽36400
郑亚军 谢忠士 (双辽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双辽 36400)
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46例新辅助化疗5年存活率
郑亚军 谢忠士1(双辽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双辽 136400)
Ⅲ期乳腺癌;恶性肿瘤;乳腺扩大根治术;化疗;放疗
Ⅲ期乳腺癌,临床上称晚期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预后差〔1〕。以往治疗晚期乳腺癌,只能进行维持治疗。为了打破晚期乳腺癌不能治疗的错误说法,我院于2003年3月至2009年10月对Ⅲ期乳腺癌进行筛选,主要针对Ⅲ期乳腺癌转移不重、不侵犯重要脏器、即使腋下淋巴结转移也不超过6枚的患者,对其进行3个周期化疗,然后进行乳腺扩大根治术,术后配合新辅助化疗,即再进行放疗和化疗,收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Ⅲ期可手术乳腺癌配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84〔平均(60.2±20.9)〕岁。其中12例病程长达半年以内来院看病,34例均在半年以上来院看病,均被诊断Ⅲ期乳腺癌。
1.1.2 症状及体征 46例患者,均以乳腺包块来院就诊,其中15例包块疼痛,消瘦,周身乏力,检查乳腺包块光滑度欠佳、较硬、活动度不良,有的与皮下相连;有18例呈橘皮样改变,腋下可触及6枚以下肿大的淋巴结,触痛,彩超报告拟诊乳腺癌,活检病理报告均为乳腺细胞浸润。
1.2 方法
1.2.1 术前筛选 治疗前做血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胸X-Ray,钼钯片,腹部B超及骨扫描。KPS评分90分以上,心、肝、肾功能无严重损害。
1.2.2 治疗方法 应用CTF方案:环磷酰胺(CTX)600 mg/m2,第1天5-氟去氧尿苷(FUDR)800 mg/m2,化疗3个周期后行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术后4个周期CTF方案化疗,再做放疗。然后根据免疫化疗情况作内分泌治疗。手术中常规清扫腋窝,第一组淋巴结及胸小肌后及胸间肌的二组淋巴组织,各组淋巴结分别做病理检查。
1.2.3 化疗及评价方法 疗效按WHO制定的统一标准分为:安全缓解(CR)、部分缓解(DR)、无变化(NR),CR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和临床完全缓解(CCR),总有效率(RR)=CR+PR。评价办法: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进行体检,乳腺B超,钼钯测量肿瘤大小;每周复查一次,观察肿块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手术后根据病理评价疗效。
1.2.4 随机评价 全部患者随评5年以上,随访率为100%,分别记录5年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
2 结果
本组46例患者中,有9例分别在1~3年死亡,有37例生存5年以上。5年存活率达82.6%。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疾病,肿瘤的病理生物学特征及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力是影响肿瘤愈后的两个方面,但常伴发临床微小转移灶,它是乳腺癌复发的根源,因此应该进行全身治疗,杀灭或减少微小转移灶,提高乳腺癌的远期生存率,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原发肿瘤降低分期,因为手术切除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与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长期疗效密切相关〔2〕。
Ⅲ期可手术乳腺癌,以前被宣判死刑,无法根治,只能等待死亡,现可通过配合新辅助疗法,经临床实践证明,此病同样能延长患者生命,有很高的存活率〔3〕。适应证及禁忌证:凡是经过筛选好的Ⅲ期可手术乳腺癌都是采用本技术治疗的适应证,只要Ⅲ期可手术乳腺癌对主要脏器无侵犯,基本上无禁忌证存在。分析治疗原理,主要是在乳腺扩大根治术上,再加以新辅助治疗,提高免疫力,杀灭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临床上凡是Ⅲ期可手术乳腺癌都是本手术的治疗最佳时机,此技术不但能手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还可稳定家庭和社会,防止过早死亡。在没开展此技术之前遇到的Ⅲ期乳腺癌患者,最多不超过二年便死亡,此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Ⅲ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本组结果研究显示:Ⅲ期可手术乳腺癌配合新辅助化疗,是目前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上,提高生存率上最佳、最理想的办法,实践证明,检出时间越早,越早分期和及时进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转移的概率也就越小,提高生存时间也就越长,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1 丁则民.晚期乳腺癌围手术期区域化疗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3):201-2.
2 冯 俊,吴云飞,徐惠绵,等.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ET 2周与3周方案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7):562-4.
3 赵 凯,任洪梅.31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8):89-90.
R737
A
1005-9202(2012)12-2643-01;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103
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谢忠士(1976-),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普通外科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郑亚军(1973-),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2012-01-07收稿 2012-03-10修回〕
(编辑 袁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