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52例临床分析
2012-01-25曹利敏
曹利敏 张 真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定州 073000)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常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导致感染,学龄前儿童容易被传染,导致手、足及口腔等皮肤上的疱疹和斑丘疹。感染EV71病毒可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脑脊髓炎、脑膜炎、脑炎等危重症状,病情急,发展快[1]。为了提高重症患儿的治愈率,探索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总结救治经验,为临床提供依据,于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来自我院的重症HFMD患者52例的治疗过程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为定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男28例(53.8%),女24例(46.2%);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6岁3个月;发病年龄平均1岁8个月;发病年龄3岁(含)以下41例(78.8%);来自农村44例(84.6%),城镇8例(15.4%)。按照2010年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方法,52例患者都符合标准[2]。
1.2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病理检查、胸片CT和头颅MRI等。
1.3 治疗方法
根据2010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入院后监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值、血糖的高低、神志状况、瞳孔大小,记录24h内所有观察指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原则:针对性退热、保持镇静、使水电解质和酸碱度达到正常。对于重型患者的治疗,应控制液体注入量,可及时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给予免疫球蛋白注射,适当使用激素辅助治疗。对于危重型患者,在治疗重型病例的基础上,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合理使用机械性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
所有患儿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约为(39.1±2.1)℃,体温平均为38.5℃,其中持续发热的时间<48 h的有2例(3.8%),48~72 h的4例(7.7%),>72 h的46例(88.5%)。皮疹:52例(100%)患儿均有皮疹。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具有精神萎靡、睡意较高、昏睡或昏迷、易烦躁、眼球运动出现障碍、四肢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和抽搐。腱反射增强或降低,脑膜刺激征(+)。心率明显加快41例(78.8%),血压升高42例(80.8%),呼吸频率加快31例(59.6%)。
2.2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10×109/L的有37例(71.2%),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显示,有肺部感染的征象的有21例(40.4%),肺水肿的有11例(21.2%);MRI检查显示,13例(25%)的患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以脱髓鞘病变、脑脊髓炎症及脑细胞变性为主的脑脊髓病变。病原学检查:有42例EV71-RNA(+)患者,占80.8%,CoAl6-RNA阳性4例(7.7%),其他类型肠道病毒6例(11.5%)。
2.3 治疗结果
所有手足口重症患儿经过(14±7)d,平均12d的住院治疗,治愈后全部出院,所有患者预后良好。
3 讨 论
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多发,常由多种肠道病毒的感染而产生临床症状,其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感染后大部分患儿的临床症状较轻,常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和口腔等皮肤上的疱疹或皮疹的症状。一少部分可表现为呼吸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导致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脑炎和脑脊髓炎等危重症状。当患儿进入循环衰竭或肺水肿的程度时,病死率可达83%。有20余种肠道病毒可导致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EV71和CoA16病毒的感染居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CoA16病毒及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但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常导致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炎等危重症状,病死率更高。所有患儿中EV71-RNA(+)者42例(80.8%),CoAl6-RNA阳性4例(7.7%),说明EV71肠道病毒更容易导致病情严重。所有患儿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皮疹和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及体征,这与感染EV71肠道病毒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相似。病情发展较快会在一定时间内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脑肺出血和干脑炎。所以一旦发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就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这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容易感染5岁以下婴幼儿,此次调查中有41例患儿均在3岁以下,占78.8%,其中44例患儿来自农村,占84.6%。在国内其他研究中发现EV71病毒感染可导致年龄<3岁的手足口病患儿发展成为危重症状,这与本次研究相符[3],农村患儿常因就诊不及时和治疗不规范导致病情严重。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只有及早发现危重病例,积极地进行相应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才能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改善治疗后的恢复效果。
[1]郭明达,迟明静,蒋绍斌,等.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J].中国儿科实用杂志,2009,24(6):423-4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3]王曲梅,蒋志国,赵峥嵘,等.探讨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和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杂志,2010,48(7):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