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6例慢性附件炎治疗的分析
2012-01-25苗晓凯
苗晓凯
(南阳市卧龙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河南 南阳 473001)
慢性附件炎是常见妇科疾病,尤其是在一些性生活紊乱及性病泛滥的国家中是最常见的疾病;附件炎属祖国医学“带下病”和“症瘕”范畴,在我国由于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慢性附件炎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1]。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腰疼、月经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给她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2]。因此,对慢性附件炎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现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4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4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平均年龄(31.60±6.09)岁,平均疗程(4.73±1.88)年,农村患者30例,城市患者16例,高中以下文化28例,高中以上文化18例。
1.2 诊断检查
4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经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以及B超检查均确诊为慢性附件炎。
1.3 治疗方法
4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确诊后,使用氨基苄青霉素(6.0g,静滴,每日两次)+ 灭滴灵(250mg,静滴,每日两次),6~10d。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妇产科诊疗手册疗效标准。①痊愈: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②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附件压痛不明显,B超提示附件炎性包块明显缩小;③有效:腹痛减轻,妇科检查附件压痛有所改善,B超提示附件炎性包块缩小;④无效:症状、体征B超检查均无改善,治疗后积分无变化。
2 结 果
4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经过医务工作者的精心治疗,痊愈40例,痊愈率89.6%,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 讨 论
3.1 慢性附件炎是常见妇科疾病,在我国由于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慢性附件炎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使盆腔充血,结缔组织纤维化,盆腔器官相互黏连,将严重影响女性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她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因此,对慢性附件炎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3]。
3.2 对慢性附件炎的治疗,在用药上不会立竿见影,症状会逐渐缓解[4]。只采用药物治疗还不够,它需要长时间的支持疗法,就是增加营养和改善肌体免疫力。增加肌体免疫力最主要的方法,一是参加体育锻炼,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使身心愉悦。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理疗,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能力,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3.3 饮食上的调理对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5]。在饮食上的调理要注意以下几点:慢性附件炎患者要忌食辛辣食物,免得刺激生殖系统,引起盆腔充血等,不利于疾病的愈合;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食温热性食物如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注重劳逸结合,除了饮食上要加以调理外,患者还要注意加强锻炼,劳逸结合才能有效改善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6]。
3.4 积极预防慢性附件炎。不要随便用洗液清洗阴道,频率更不能过高;积极彻底地治疗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等疾病;加强体质锻炼,增加人体抵抗力;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积极有效的治疗急性附件炎,以免其发展为慢性附件炎。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3]杨长森.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杨元德.疑难病针炙治验[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董悦,周瑞琳.现代妇产科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