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的建设与创新
2012-01-25李孟楼
贺 虹 李孟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的建设与创新
贺 虹 李孟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教材建设是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昆虫学科组在继承原有教材精华基础上,采用“吸纳国内外最新科教成果-重构教材体系-更新和重组教材内容与知识体系”的方式,对“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进行建设,编写完成了4部全国统编教材,其中3部填补了国内教材的空白,在教材建设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提出了“编写队伍权威化、理念现代化、知识新颖化、结构合理化、内容系统化、知识衔接流畅化、插图电子化”的教材建设新经验。
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主要载体。自1990年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本科专业“森林昆虫学”课程群由8门课程整合为4门,这对相应教材的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材的系统性和新颖性方面,当时只有1部教材编写于20世纪90年代,其他教材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已落后于新时期教学形势的要求,难以适应现代课程教学的需要[1-2]。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昆虫学科组(以下简称学科组)针对教材建设的滞后及不足等状况,从2002年开始,历时10年完成了“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体系的更新与建设,重新编写完成4部全国统编教材,且在教材建设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建设中获得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商榷。
一、“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为了使新编写的教材既能系统地体现基础知识,又尽可能地融入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并保持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精炼、科学,学科组在教材编写方面贯彻了以下思路和方法。
首先,明确教材定位,集纳与整合教学科研最新成果,使新编教材具有学科前瞻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组织全国农林院校同学科专家成立权威编写队伍、全面分析我国“森林昆虫学”课程群的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明确定位拟编写的教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教材的知识覆盖面、整体框架、章节内容安排及所占比重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形成以下3条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并在该思想指导下制定了符合学科特点和时代特色的课程群教材编写大纲。①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注重教材的基础性、经典性、整体性和稳定性,尽量避免相同内容在不同教材中的相互重复出现,并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技术方法及新成果,确保新编教材在知识内容方面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先进性。②在教材的整体框架设置方面,深入分析各章节之间在知识体系方面的逻辑联系,合理安排各章节知识内容的比重,使新编教材达到框架体系合理、知识内容完整、理论与实践并重、科学性与可读性兼具的要求,并重点加强研究性、探索性、实践性、讨论性等知识内容的设置探索,提高新编教材的开放性、探索性和知识课外拓展性的功能。③新建教材应充分考虑“三个面对”,即对于学生,教材应富有逻辑性、可读性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师,教材应确保知识体系完整、脉络与重点突出,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分配课时;对于学术界,教材的知识内容要确保科学性,并经得起学术检验和评价。
其次,在明晰教材定位和确定课程群教材编写大纲基础上,学科组成员要进一步对以往相关教材的优缺点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以便为新教材的编写积累素材和借鉴。20世纪后半叶,除了许多林业院校自编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森林昆虫学》教材外,全国统编教材仅有张执中1979年主编的《森林昆虫学》教材,而全国森林昆虫学本科课程群共开设有“昆虫学”“森林昆虫学”“资源昆虫学”和“森林植物检疫学”4门骨干课程。这些课程普遍缺乏适用的专门教材,严重掣肘了森林保护学科本科生教学的发展,并对本科生教学质量和水平产生了严重影响。有鉴于此,学科组采取了下述3项措施,并结合森林保护和林学专业的“森林昆虫学”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了“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建设。①以2005年立项的“森林昆虫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借鉴1953年以来各时期森林昆虫学科相关教材的特点,补充学科发展的新成果,重新构建“昆虫学”与“森林昆虫学”的知识体系,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森林昆虫学通论》(纸质和光盘)教材的编写[3];②针对一些课程缺乏全国统编教材的现状,学科组组织同行专家主编出版了农林类“十一五”规划教材《资源昆虫学》和《森林动植物检疫学》;③以科研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为目的,学科组为本科生开设了“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并以此为契机,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农林类《科学研究方法》“十一五”规划教材。
最后,在“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学科组以总结和归纳森林昆虫学科新理论、新知识为先导,对相关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核心知识内容进行了以下优化和重组,以适应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①在《森林昆虫学通论》教材知识结构体系中,增加了具有现代理念的森林害虫控制与森林健康,中国森林害虫地理分布,地下、枝梢、食叶、种实、蛀干、木材害虫的地理区划等新章节;剔除了落后的森林害虫防治方法和化学防治中已经禁用的农药品种等课程内容;增加了内容全新的森林害虫生态与有害生物控制原理与技术等章节[3-4]。②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在《森林动植物检疫学》教材知识结构中增加了国外主要林木害虫、主要国家的检疫制度与体系、我国林木病虫害检疫管理等内容[5]。③在《资源昆虫学》教材中全面收录了近10年来的相关科教成果,对烦琐的生活史、形态描述进行了精简,重点介绍了各类资源昆虫的饲养与加工利用技术[6]。④结合“森林昆虫学”课程群中不同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及课程群的整体连贯性,对4本教材中的相关基础内容进行了科学编排和合理衔接,克服了以往相关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基础内容相互重复的弊病。
二、“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建设的特色
为了使新编写的教材成为教学思想与相关教学内容的良好载体,学科组在重新编著“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实践过程中,集成了国内20余所高等院校同行专家的集体智慧与经验,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重新构建了教材结构,更新了知识体系,并使教材建设与课程资源、教改研究、教学实践研究等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新编写的课程群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一)教材体系系统化
学科组围绕“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编写提纲,采取“吸纳国内外最新科教成果→重构教材体系→更新和重组教材内容与知识体系”的编写流程,以“森林昆虫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通过国家“十一五”规划《森林昆虫学通论》(纸质和光盘)教材的建设,实现了“名师、名课、名教材”的一体化,并最终结合《森林动植物检疫学》《资源昆虫学》《科学研究方法》(农林类)等其他3门课程教材的建设,实现了课程群教材体系的系统化。
(二)教材结构合理化
为了使上述4部教材知识体系的衔接关系更加合理,学科组根据不同教材知识内容间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对4部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精简了其他教材中与《森林昆虫学通论》相重复的基础知识,使课程群教材在具备体系系统化的同时,兼具传统与现代、具体与系统、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增强了各教材在全国同类课程教学中的适应性。
(三)教材内容新颖化
学科组在《森林昆虫学通论》《森林动植物检疫学》和《资源昆虫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借鉴了国、内外各种《森林昆虫学》教材及其他相关教材的优点和经验,并充分总结归纳了近20年来森林昆虫学、资源昆虫、动植物检疫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方法和研究成果,然后根据编写大纲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科学编排和系统更新,使得新出版的《森林昆虫学通论》《森林动植物检疫学》《资源昆虫学》教材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此外,新编著的《科学研究方法》(农林类)教材系统归纳和整合了农、林、理、工、文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基本理论与方法,各章节的编排结构与知识体系更具有灵活性、独创性和启迪性[7]。
(四)教材编写理念现代化
教材是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的重要依托,其质量是教学水平的基本保障之一。在“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学科组在完成相关课程教材资源的换代和更新的同时,广泛吸取了我国近年来高等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总结出了“编写队伍权威化、理念现代化、教材知识新颖化、结构合理化、内容系统化、知识衔接流畅化、插图电子化”等教材建设新经验。
三、“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建设的成效
学科组经过10年的努力,完成了4门课程教材体系的更新与建设,其中3部教材填补了国内统编教材的空白。
2010年出版的第2版《森林昆虫学通论》教材是在2002年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经营方针和森林害虫治理策略的调整,以及林学本科专业、森林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转变修订完成的。其教材内容融汇了昆虫学基础知识、森林害虫防治原理、森林健康、森林害虫地理分布、各类害虫的地理区划等内容,全面体现了当代森林昆虫学的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3-4]。目前该教材被全国19所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本科生教学所采用,已出版2次,印刷4次,并于2011年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和全国农林类优秀教材提名奖。
新编的《资源昆虫学》教材是在原有教材大纲及拟定的编写形式基础上,对其知识体系进行了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融合了近10年来昆虫资源研究和利用方面的新成就,将昆虫资源划分为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食用和饲用昆虫、鉴赏昆虫、传粉昆虫、天敌昆虫、环境监测型及生物技术研究用资源昆虫等8大类,并将每类资源昆虫的饲养、加工与利用技术、有效成分提取的理论和应用技术融合为一体,并增加了害虫资源化管理的方式与途径、养蜂学、养蚕学、天敌昆虫等章节的内容[5]。该教材已印刷2次,目前被全国21所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本科生教学所采用,并于2007年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2等奖,2008年获得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第2届优秀教材优秀奖。
新编的《森林动植物检疫学》教材系统总结和归纳了森林动植物检疫的历史、组织与管理特征、风险分析方法、检疫监管与检疫法规、检疫检验与抽样和检疫处理与技术,同时还新增了国外重要林木病虫害与检疫、森林动物疫病的防疫与检疫等章节的内容[6]。该教材整体结构完整,专业理论与应用技术组配恰当,反映了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其出版填补了全国缺乏《森林动植物检疫学》统编教材的空白,现已被15所高等农林院校林学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科生教学所采用,并获得一致好评。
新编的《科学研究方法》教材高度概括和总结了农、林、理、工和文科类领域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最新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历史、科学研究中的科学与哲学思想、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科研论文写作,科技文献信息利用等方面的内容[7]。该教材已被全国13所高等农林院校选用作为“科学研究方法”和“科研基本方法”2门本科生课程教材。
[1] 李孟楼,王敦,孙全友,等.《森林昆虫学》教材的结构分析及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1):63-66.
[2] 孙全友,李孟楼,王敦.浅谈我国森林昆虫学学科及其教材的发展[J].西北高等农林教育,2005(2):28-30.
[3] 李孟楼.森林昆虫学通论(纸质+光盘)[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384.
[4] 李孟楼.森林昆虫学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337.
[5] 李孟楼.资源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414.
[6] 李孟楼.森林动植物检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268.
[7] 李孟楼.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272.
(责任编辑 孙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