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白血病的防治
2012-01-25张冬玲
张冬玲
(河南省获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获嘉 453800)
禽白血病是鸡的主要疫病之一,鸡群发病后,抗病力降低,皮肤出现多处血疱或出血斑,一般出现流血不止而死亡。该病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 病原体
禽白血病的病原体是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管瘤、肝癌等,是一种反转录病毒科肿瘤病毒,不感染人。亚科的C型RNA肿瘤病毒,目前按照所分离的鸡白血病病毒囊膜的特性将其分为A、B、C、D和E5个亚型。根据细胞感染范围和囊膜抗原,可将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进一步区分为A~G7个亚群。各亚群病毒的囊膜抗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中和试验作为区分亚群的手段之一。我国崔治中教授首次在我国肉种鸡中分离并鉴定了有别于上述5个亚群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此病毒系一外源性白血病病毒与一内源性E亚群病毒的囊膜基因重组的重组体,在鸡群中,多发生外源性病毒A、B亚群的感染,表现为较强的致病性和致瘤性,而C、D亚群较罕见。J亚群病毒在英国广泛存在,中国的肉鸡群中也有J亚群的感染,但是属于输入性病原。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鸡白血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鸡,另也有报道,日本鹌鹑、野鸡、火鸡、鸭、鹅、鸽、鹦鹉等曾发生过该病。
2.2 传播方式
禽白血病感染的传播方式有4种: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遗传性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水平传播即病毒从一只鸡传给另一只鸡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是外源性白血病病毒引起的,该传播导致在雏鸡阶段禽白血病感染率很高。先天性感染的雏鸡,其本身并不出现症状,雏鸡常有免疫耐受现象。但其血液和组织中经常含有大量病毒,它不产生抗肿瘤病毒的免疫抗体,随分泌、排泄物排出,成为水平传播的重要来源;而后天感染鸡只后,鸡只体内可长期存在抗体,甚至持续终生,带毒排毒现象较轻。抗体可经卵传递给子代,4~7周内消失。一旦养鸡环境被污染,加上消毒不彻底,会造成不同批次鸡群的连续感染。禽白血病阳性鸡在其皮肤表面也有可能发现病毒。
垂直传播主要是指母鸡通过排泄病毒到种蛋中,传给下一代。18月龄母鸡的蛋排毒率最高。垂直传递病毒可能是使本病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公鸡的感染虽然不影响子代的先天性感染,但这种病毒的携带者通过与其他鸡接触和与母鸡交配来感染它们。
遗传性传播只适应于禽反转录病毒,是垂直传播的另一种形式。大多数内源性病毒不表达完整的病毒粒子,只有以DNA的形式按孟德尔遗传规律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医源性传播即接种被白血病感染的疫苗、雌雄翻肛鉴别、人工授精、注射疫苗药品、饲养于被污染的鸡舍中等途径。
2.3 发病日龄、品种、季节
此病大多在秋冬、春季发生,常见于4~18月龄,本病一般散发,年龄愈小,对白细胞增生病病毒的易感性也愈高。4月龄以下发病少见,母鸡发病率显著高于公鸡。来航鸡、湖北红鸡的感受性较低,而其他品种的蛋鸡易感性要高,这种抵抗性也表现在其鸡胚和细胞培养物抗病毒感染的能力。能降低鸡体抵抗力的应激因素,例如患寄生虫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K等,都能促进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
3 临床症状
病鸡通常不表现特征的症状,仅出现一般的全身症状,皮肤苍白,倦怠,食欲不振,母鸡产蛋减少或停止,后期可能出现腹泻。在鸡爪、翅等无毛的地方有血管瘤,破后出血,血流不止。剖检症状,胸腺萎缩、法氏囊透明状,皮肤无毛处有血管瘤,剪开有血管。一般初发时是鲜红色,随着时间推移,成深红色,开始高出皮肤,部分表面长出的结节状,破后出血,血流不止,直至死亡。肝、脾偶见肿大,肾呈桃红色或暗红色肿大或内脏萎缩。
4 诊断与净化
对于白血病的防控,我国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只能靠对种鸡群的净化。对曾祖代种鸡或原祖代鸡群,做彻底净化;祖代及以下鸡场,要求引进尽可能净化的苗鸡。随着对禽白血病的认识,国内的研究者先后建立了不同的检查方法,如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羽髓中鸡白血病毒,DOT-ELISA和DAS-ELISA等检测抗体或抗原。这些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对鸡白血病的诊断变得比较容易。有研究表明,ELISA法比AGP法敏感,利用ELISA法检测种鸡群中禽白血病时不易漏检阳性鸡。但生产中要建立无禽白血病感染的鸡群还有很大困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ELISA法快速、敏感,适用于商业鸡群对禽白血病的净化。按规定程序,用ELISA试剂盒定期多次检测血清和泄殖腔棉拭子,淘汰所有抗体或抗原阳性鸡或其后代呈现阳性的鸡。
5 预防
本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在禽白血病的防治上没有疫苗可用,只有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措施,及时淘汰患病的鸡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