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并发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报告
2012-01-25王瑞红武爱香
王瑞红 武爱香
(河南省安阳县畜牧局,安阳 455000)
目前,在各猪场普遍存在猪附红细胞体,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发病。一旦饲养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引起猪只免疫力下降,就会引起该病的暴发;猪瘟在各猪场也都较为普遍,一般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而不易被发现。但如果二者发生混合感染,将会造成较大的损失。2011年8月份,安阳县某猪场就发生一起附红细胞体与猪瘟混合感染的情况,初期由于诊断错误,造成不小损失,后经我们综合诊治,取得了满意疗效。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饲养有3批猪,其中有2批猪先后于8月上旬发病。第1批30 kg的猪(中猪)70头是2011年1月前从江苏引进,第2批15 kg的猪(仔猪)60头于半月前从附近的内黄县引进,2批猪引进后分别在1周后注射了猪瘟疫苗。不同的是第1批猪是从乡兽医站领取的免费疫苗注射了3头份,后者是在当地一兽药店买的高价苗注射1头份。第2批猪在免疫1周后陆续出现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渐渐消瘦、叫声嘶哑,最后死亡。个别猪耳朵、眼胞高度水肿、发紫,肛门也发紫;同时第1批猪也出现体温升高、拉稀。经替米卡星、青霉素、磺胺类、泰乐菌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打一针就吃一点,不打针就又不吃。1周内2批猪发病率达100%,死亡10头。场里另外一批80 kg的肥猪无异常。
2 临床症状
2批猪均食欲下降、体温40~41℃、消瘦、被毛粗糙、身体两侧多量铁锈样斑点。仔猪叫声嘶哑、皮肤苍白、眼结膜发白,后期耳朵、肛门、腹下和四肢有紫斑和针尖大出血点。个别猪耳朵、眼睛高度水肿,有的后肢瘫痪。尿液呈红色,粪便基本正常。中猪皮肤尤其是乳头发红,拉稀。2批猪始终有食欲。
3 病理变化
对最先发病的1存活仔猪和1病死猪解剖发现:猪的血液稀薄,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喉头、会厌、心内外膜、肾脏、膀胱及空肠、大肠浆膜等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脏颜色稍黄、表面有多量约1 cm的白色圆斑,脾不肿大、边缘有绿豆大紫黑色梗死灶,肾表面红黄相间、有少量出血点,肾盂有多量针尖大出血点,盲肠结肠粘膜有多量黑绿色、纽扣状溃疡灶,肺脏尖叶、心叶、隔叶出现肉变。
4 实验室检查
4.1 显微镜检查
从发病猪耳尖采血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镜检,发现红细胞多呈星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多量游动的各种形态的虫体,确定为附红细胞体感染。
4.2 荧光抗体试验
无菌取发病猪的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做冰冻切片,应用猪瘟荧光抗体诊断液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有特异的黄绿色荧光,诊断为猪瘟。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认定是猪附红细胞体与猪瘟的混合感染。
6 治疗
(1)猪瘟疫苗。3倍量1次紧急免疫注射,严重的隔日再用1次;(2)土霉素粉。按0.2%比例拌料,全群连用1周,然后再用半量维持1周;个别严重的注射土霉素针剂,1 ml/kg体重。(3)彻底消毒。1次/d,连消1周。除淘汰5头严重的病猪外,1周后全群恢复正常。
7 体会
(1)第2批仔猪从外地引进过来后,不进行单独的隔离饲养而直接与第1批猪同舍饲养,导致后者被感染发病。80 kg的育肥猪因远离此猪舍而幸免。
(2)第2批猪在免疫时正逢天气特别炎热,紧接着连下3 d暴雨,猪舍内高温高湿,导致猪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猪发病。遇到这种情况要在饲料中加入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或多种维生素,或在严格消毒、隔离的情况下适当推迟免疫时间。
(3)猪免疫注射时非一猪一针头,造成全群猪通过注射针头而感染,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户主嫌麻烦、侥幸心理让他复制了别人的教训。
(4)猪在免疫后,从不进行抗体监测,不了解免疫效果,这使得第1批猪也感染上了猪瘟。防控猪疫病(尤其是一类疫病)的发生,在免疫后监测抗体水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5)第1次所买疫苗为临近失效期疫苗。第2次因听信“国家免费疫苗质量都没保证”的谣言,而到一无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小兽药店去买高价疫苗。殊不知一是无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供电不正常的小兽药店其疫苗质量更无保证,免疫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其实,免费疫苗都是通过国家招标的、正规大厂家生产的,其疫苗代表着国家形象,因而其质量完全有保证。养殖场用疫苗必须到供电正常、信誉好、有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去购买。而对于临近失效期疫苗因保存、运输条件等缘故,如不能确定其效价,绝对不要用。
(6)临床表现上看,在猪发病初期很难看到猪瘟的症状,但通过解剖可以发现有猪瘟的病变。其实,在发病后期,临床上已显示出猪瘟的症状(皮肤的出血点、紫斑),但户主以“猪瘟常出现算盘子粪便或便秘与腹泻相交替”而排除了猪瘟的可能性,从而延误了病情,最终造成严重损失。
(7)一般说来,养猪场都存在有附红细胞体病病原体,一旦有应激因素激发就可能发病。因此,在猪群出现应激时,首先要考虑到本病的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该户主在发现猪群发病后用了很多抗菌素,唯独没用土霉素,这也是一大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