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圆环病毒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2-01-25何添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病死猪圆环病猪

何添强

(福建省上杭县湖洋乡畜牧兽医水产站,上杭 364207)

2011年8月上杭县某养猪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消瘦、贫血为主要症状,并伴有高烧不退,稽留热,便秘,部份仔猪先拉稀而后便秘,随后哺乳仔猪也开始发病,引起哺乳仔猪和保育猪陆续死亡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上杭县某养猪场,其中繁殖母猪存栏有150余头,种公猪存栏7头,商品猪存栏1 000余头。该养猪场仔猪20日龄作猪瘟的首次免疫,45日龄同时免疫口蹄疫和猪瘟,没有做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2011年8月份开始,该场先是断奶后不久、体重为10~20 kg的仔猪零星发病死亡,随后哺乳仔猪也发病死亡,该猪场兽医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和退热药治疗几天,病情有所好转且食欲增加,但停药后又出现食欲下降,病情出现反复,不见好转,并且小猪陆续死亡。笔者接诊时,已死亡仔猪50余头。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被毛松乱,食欲减退或不吃,但喜欢饮水,高烧不退、稽留41 ℃~42 ℃左右,渐进性消瘦,生长迟缓;有的病猪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后期苍白,眼结膜也显得苍白,贫血和黄疸;有的病猪耳尖、腹部皮肤有暗红色斑块,有的斑块已连成一片;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先腹泻后便秘。

3 剖检变化

剖检3头病死猪和2头濒死病猪,病死猪的剖检病理变化较大,可见主要病变为血液稀薄,凝血不良,颜色变淡,腹水增多,皮肤可视黏膜和腹部脂肪黄染,肺脏肿胀淤血、间质增宽、有散在的大而隆起橡皮状的硬块,其上散在有大小不等的褐色实变区;肝脏轻微肿大、呈土黄色;肾脏肿胀、灰白色、有针尖样出血点;脾脏轻度肿胀,部分组织出现梗死;胃的食管部黏膜水肿和不见出血性溃疡,肠道尤其是回肠和结肠段肠壁变薄,肠管内液体充盈,小肠有明显炎症灶,结肠有明显的淋巴滤泡增生;膀胱有少许出血点;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纵隔、肺门和肠系膜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明显。

4 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取5份病死猪的心、肝、肺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经37℃培养48 h,结果均未见细菌生长。

4.2 血清学检查

采集10头份病猪的血清,采用上海信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猪圆环病毒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用酶标仪进行测定,结果有9份血清呈猪圆环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0%。

4.3 显微镜检查

虫体动态观察:采病猪耳静脉血1滴于载玻片上,加1滴生理盐水稀释,用牙签搅匀,加盖玻片,加温至38.5℃左右,用显微镜400~600倍观察,暗视野下可见红细胞表面有刺球状突起,呈星形、锯齿状或菠萝状,见红细胞移动,说明有附红细胞体存在。虫体和红细胞变形观察:采耳静脉血推成簿片,瑞氏染色后用带光源的1 000倍油镜镜检,可见多数红细胞边缘不齐,红细胞内和红细胞边缘有大小较为一致的直径大约1.0 μm 的圆形的附红细胞小体,球形较多,胞膜较厚,中心呈淡黄色,折光性强。

5 防治

根据以上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可确诊该猪场暴发的疾病为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因此,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5.1 隔离与消毒

对已发病猪实行隔离,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对病死猪及粪便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营养水平,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对全场猪舍和环境进行1次彻底的清洗后,用0.1%新洁尔灭和0.3%过氧乙酸交替使用,消毒1次/d。

5.2 治疗

用基因工程干扰素与猪转移因子、黄芪多糖与强效阿莫西林注射,1次/d,连用3d,用“附红康”注射液,体重5~7mg/kg,1次/d,连用3 d。同时,饲料中加黄芪多糖1 kg/t、清瘟败毒散2.5 kg/t、4.4%壮观霉素1 kg/t、阿莫西林200 g/t、洛克沙星100 g/t和土霉素1 kg/t,连用7 d。

5.3 治疗

经过3 d连续的治疗,病情在7 d内得到了有效控制,除13头症状较为严重病猪死亡外,其余病猪全部治愈。

6 小结与体会

(1)猪圆环病毒感染可导致机体出现免疫抑制,可以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发病或感染猪至少有短暂的免疫抑制现象而使感染猪不能激发对其他病原体的有效的免疫应答,从而并发或继发其他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另外,对于猪圆环病毒阳性的猪场,应加强对已接种其他疫苗的抗体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2)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猪圆环病毒感染方法,一旦患上该病会给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上应用适当抗生素和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有助于解决并发感染的问题。同时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减少环境应激因子、控制并发感染、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猪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措施、购猪时保证猪只来自清洁的猪场是预防和控制本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

(3)目前,猪场中多数疫病均为混合感染,这给临床诊断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猪场在依靠经验采取措施进行疫情控制的同时,最好进行实验室诊断以免贻误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

猜你喜欢

病死猪圆环病猪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