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产后无乳综合症的防治

2012-01-25邓国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无乳催产素综合症

邓国强

(贵州省惠水县农村工作局,惠水 550600)

母猪无乳综合症,又称泌乳失败、产褥热、毒血症性无乳症和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是产后母猪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常见于初产,过肥及老龄母猪。临床上较常见的是青年母猪无乳、营养不良导致的无乳症、大肠杆菌类乳腺炎导致的无乳症、非感染性无乳症、脱水引起的无乳症。在养猪生产中,笔者实践总结出该病病因及防治方法,现介绍给同行参考。

1 病因

主要是由于初产母猪乳腺发育不全,促进泌乳的激素和神经机能失调,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以及一些疾病因素等导致母猪产后厌食,精神萎靡,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乳房无乳或泌乳不足。

由于妊娠后期母猪内分泌紊乱,胎儿中途死亡,引起全身性反应。母猪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或者营养不平衡,母猪太肥。后备母猪配种过早,乳腺未充分发育,母猪缺乏运动,分娩时间过长,分娩时胎儿过大,助产时损伤产道。产后未及时检查胎衣是否完整全部排出,致使胎盘碎片滞留子宫,造成子宫感染,全身性症状,体温升高。某些传染性疾病如慢性猪瘟,繁殖呼吸综合症,细小病毒等。环境应激,噪声严重。母猪在妊娠后期采食发霉变质饲料,由于霉菌素II型分子结构类似于雌激素,造成母体内识别系统紊乱,雌激素缺乏造成乳腺系统发育不全。母猪本来存在隐性或亚性临床乳房炎,产后转为急性发作。

2 临床症状

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3 预防

3.1 加强饲养管理

怀孕期喂给母猪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和适量青绿多汁饲料,避免后备母猪早配,妊娠母猪养的过肥。产前精料不要喂的过多,防止便秘。做好分娩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母猪必须经严格清洗消毒后才能转入分娩舍。在临产前2 d只喂给正常料量的60%~80%,以防止产后不食,影响泌乳或发生乳房炎。分娩当天停喂饲料,只供饮水,可减少无乳综合症的发生.分娩后母猪饲喂量应逐渐增加,1个星期后达到正常量。

3.2 加强哺乳期营养

哺乳期母猪日粮应选用质量高、适口性好的哺乳母猪料。要求蛋白质水平在16%~18%,可消化能12.97 MJ/kg以上,赖氨酸0.95%,母猪怀孕70 d以后,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生物活性肽直至仔猪断奶,有促进母猪泌乳及提高断奶仔猪窝重的作用。

3.3 减少应激因素

加强母猪运动,保持分娩舍安静,保证室温相对稳定,临产前1星期将母猪转入产房,驱赶母猪时动作要温和.。

3.4 药物预防

由于寄生虫的蠕虫感染,可引起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因此,必须在母猪分娩前2个星期使用广谱驱虫药剂进行1次驱虫,可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按说明使用)。产后肌肉注射催产素30~50 U,促进子宫收缩,排除胎衣碎片和炎症分泌物。使用前列腺素制剂引导分娩,可降低此病症的发生。在饲料中添加0.15%~0.20%硫酸钠,或分娩前3~5 d饲喂磺氨二甲嘧啶,甲氧苄氨嘧啶而后磺氨噻唑或金霉素,泰妙菌素等药物来预防乳房炎。

4 治疗

产前1个月和生产当日,给母猪肌肉注射1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含亚硒酸钠1别mg/ml,维生素E)10 ml;发生无乳症,尽快在肌肉或皮下注射催产素30 U,隔3~4 h重复注射,泌乳量大约3~4 d就自然恢复。由于给激动的母猪使用催产素效果差,可配合催产素,抗菌素注射盐酸氯丙嗪150 mg/头·次。除镇静作用外,氯丙嗪还具有促进催乳素释放以及生乳的作用。促进泌乳同时配合常量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消除炎症。

根据患病母猪的临床表现,母猪产后无乳或明显减乳、采食量降低、便秘、体温升高、乳房肿大、阴道排出黄褐色分泌物、仔猪饥饿、消瘦等特征,可做出诊断。

猜你喜欢

无乳催产素综合症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关注夹腿综合症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猫与狗谁更爱你
育龄妇女分离无乳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催产素有助消除恐惧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母猪无乳综合症的诊治体会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