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口蹄疫免疫反应及防治措施

2012-01-25董玉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白油脱敏口蹄疫

董玉炳

(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畜牧兽医站,繁昌 24120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常呈大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因而在我国被列为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把疫苗接种作为防控的关键措施。但是,在预防注苗过程中,生猪出现过敏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还会造成死亡,在养殖户中引起一定的负面影响,给防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同时给养殖户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为了更多了解生猪注射口蹄疫疫苗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有效降低因过敏反应引起死亡,本人就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中出现的反应进行总结,供同行共同探讨。

1 典型症状

2011年10月(秋季集中免疫),强胜肉猪养殖场,生猪存栏247头,上午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大约2 h左右,相继有25头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体温升高,不食,全身肌肉震颤、猪体白毛处明显可见皮肤充血发红,呼吸急促,口中流涎,磨牙,结膜潮红,目光迟钝,呆立不动,运动时步态不稳。其中3头最严重的仔猪鼻、腹部、四肢内侧、眼睑呈紫茄色,突然休克,腿软卧地,做游泳状划动,口鼻流涎或白沫,四肢抽搐尖叫,大约1 h左右死亡。

2 过敏反应抢救措施

发现情况后,立即进行脱敏抢救。先给出现过敏反应的猪,每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对体温升高到40.5℃左右的猪,用青霉素+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进行肌注治疗;并对其中反应十分严重的7头猪,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 mg/头,30 min后用同剂量再注射1次;其中4头症状未见缓解,又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加维生素C 1 g,又有1头症状缓解,40 min后,仍有3头猪抢救无效死亡。

3 原因分析

据统计,口蹄疫疫苗注射过敏反应比例在0.1%左右,每年在集中强制免疫过程中,都会有过敏及死亡病例出现,本次出现过敏反应的25头猪,有22头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症状得到解除或缓解。其中3头最严重的生猪因抢救无效死亡。

3.1 免疫猪体质弱

生猪自身体质比较瘦弱,体重约12 kg左右,且刚断奶不久,断奶的仔猪由于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抗逆性差,对疫苗应激反应强烈,加之猪场存栏猪较多,忙于注苗,忽略了过敏反应观察,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3.2 首次注射口蹄疫疫苗

生猪在第1次注射口蹄疫疫苗时反应较大,如果再次注射,则反应相对减小,其症状也较轻微。

3.3 注苗猪患病

生猪处在疾病的潜伏期或患有疾病,则注射口蹄疫疫苗后更易出现过敏反应,抢救的难度也增大。

3.4 注苗操作不当

在注射疫苗时,注射进针过浅或过深,把疫苗注射到了脂肪层、皮下或不当部位等。

3.5 疫苗佐剂

疫苗佐剂是诱发生猪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之一。免疫佐剂的矿物油主要是白油和石蜡油,它的作用主要是利于疫苗的缓慢吸收。作为机体异物,白油和石蜡油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水肿、损伤和肿胀,这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是导致仔猪过敏的又一因素。

4 预防措施

4.1 猪场卫生

在进入猪场(户)前,要搞好卫生和消毒防护工作,既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又要绝对免除防疫人员可能带来的外来生物的干扰。

4.2 猪只检查

接种前,健康检查(包括询问畜主)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观察有病猪、瘦弱猪、怀孕后期的母猪不宜进行免疫注射,一定要等到情况适宜后再进行补免。

4.3 疫苗注射时间

口蹄疫疫苗注射应选在早晨猪空腹时进行。

4.4 疫苗注射操作

注射疫苗时要用科学方法保定,科学引导猪的注意力(如喂料,投入青饲料,挠痒等),尽量做到轻柔,切不可粗暴,以免生猪受到惊吓造成体伤或机体应激增强。

4.5 疫苗处理

疫苗注射前要摇匀,并注意疫苗的温度,防止过冷或过热的刺激加重反应。

4.6 消毒

注射时要做好局部消毒,更要注意使用大小合适的针头,疫苗必须注射到肌肉内,以免漏液,也能减少免疫反应。

4.7 抢救要点

接种前要备好脱敏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青霉素、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5%的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等。注射后要注意观察,出现过敏反应要及时脱敏抢救。

猜你喜欢

白油脱敏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高档白油生产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行业竞争激烈,高档白油市场备受关注
过敏体质与脱敏治疗
2019年国内白油下游消费结构
让青春脱敏
口蹄疫
Nd:YAG激光作用下牙本质脱敏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