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山禁牧后的草食家畜养殖
2012-01-25刘小乙李长军
刘小乙 李长军
(1.陕西省米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榆林 718100;2.陕西省米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榆林 718100)
在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的环境下,草食家畜由原来的放牧散养变为圈养,采食所需大量的饲草也必须经人工从草地刈割后运送到圈舍,需要花去大量劳力,特别是在山区,需要的劳动量更大,而且圈养时饲草来源比较单一,营养不全面。草食家畜的饲草来源和草食家畜发展数量形成了矛盾,成为发展草食家畜的瓶颈。笔者试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与同行探讨。
1 种植优质高产牧草
要增加草食家畜的饲养量,发展草食家畜产业,必须要有充足的饲草来源。在退耕还林(草)的政策下,在山区种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高产优质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沙大旺),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土地上种植禾本科牧草(无芒雀麦、羊草),二者也可混播。同时,这些优质牧草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流失,改善局部小气候等方面都有好处。在北方的山区,紫花苜蓿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主要表现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和发达的根系,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苜蓿中蛋白质含量高,粗蛋白含量几乎名列所有牧草的首位,按风干计算,粗蛋白含量范围为12%~25%(90%的干物质),被视为“牧草之王”,是一种廉价的蛋白质来源。对于反刍家畜来说,苜蓿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矿物质,是钙、磷、镁和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对于生产者来说,苜蓿比其他许多豆科牧草更适合加工处理,因为苜蓿茎秆直立,再生能力强,一年内可刈割2~3茬,可晒干作为青干草贮存,也可和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或青刈直接饲喂草食家畜。
2 利用秸秆,变废为宝
随着农村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秸秆作为燃料的需求在逐年减少。秸秆的产业化利用体系尚未成熟,导致大量的玉米秸秆、麦秸和水稻秸秆被焚烧,浪费了大量的饲草资源,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果将浪费的秸秆经加工处理后饲喂草食家畜,不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增加了饲草来源。秸秆在草食家畜消化道内经各种微生物和酶的消化降解,变成了绿色有机肥料。这样畜牧业和农业形成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秸秆的加工处理方法很多,如青贮、氨化、微贮、酶解、压捆、颗粒化等,采用这些措施处理后的秸秆,适口性,消化率提高,各种营养成份有所增加。我国秸秆饲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极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秸秆,为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提供了物质保障,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 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规模化养殖是专业化和现代化养殖的基础,要因地制宜,建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养殖产业群体。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任务,通过培植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草食家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产供销,种养加”一条龙的格局,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强化养殖基地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的生产养殖,是发展草食家畜养殖业的方向,也是草食家畜从小规模向大产业转化的必经之路,在原来饲养量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建立养殖专业村,逐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区域化生产的养殖基地。成立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实现草食家畜养殖业的组织化发展,提高草食家畜养殖业的竞争力,加强养殖户和经纪人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草食家畜养殖业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升值。
4 发展培育市场体制
发展草食家畜养殖,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流通、导向、促进作用,实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在发展草食家畜数量的同时,应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实现生产、发展、加工、流通有机结合,建立发展草食家畜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草食家畜的发展同市场接轨。另外,在扩大养殖规模和新建产品市场的同时,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生产,加工和流通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自身加工把养殖户和市场联结起来。各级畜牧部门要牵头或参与建设草食家畜产品交易市场,及时发布各种相关信息,使草食家畜养殖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使养殖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5 品种的改良
由于在圈养条件下饲草资源相对受到限制,我们饲养的草食家畜要从量向质的方向过渡,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要饲喂耐粗饲、料肉比高、繁殖性能强、疾病少、肉质优良的品种。对于优良的地方品种,根据不同的生产性能,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别进行改良加以利用和推广。对于本地没有良种草食家畜的地区,可引进优良的外来品种,或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性别控制等先进技术改良和提高本地性能较差的群体。
6 强化畜牧兽医服务体系
养殖业的发展需要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参与。在规模化养殖草食家畜过程中,需要我们畜牧技术人员对一些新的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和兽医技术人员对家畜疾病进行防治。所以,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强化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以过硬的技术为养殖户服务,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要切实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从政策、资金、土地、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扶持。从体制上要有创新,借签和推广先进地方好的经验,组织养殖户参观考察一些上规模,收到良好经济效益的养殖户或养殖基地。对上规模的养殖大户,畜产品经营、加工企业等给予政策上的重点扶持。各地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草食家畜养殖业发展规划,探索自身发展模式,并出台灵活的扶持奖励政策,促进食草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总之,在封山禁牧形势下发展草食家畜养殖业,需要将制约该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有机结合,才能把该项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