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江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现状与对策

2012-01-25袁尚国杨永军贺明仙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3期
关键词:兽药检疫乡镇

袁尚国 杨永军 贺明仙

(1.云南省丽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丽江 674100;2.云南省华坪县畜牧兽医站,华坪 674800)

丽江市多年来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产地检疫开展面为全市县(区)数的100%,检疫工作开展的乡(镇)达100%。屠宰检疫工作稳步开展,现有15个定点屠宰场实现了定点屠宰同步检疫,交易市场的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达100%。这不仅促进了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全市人民的食肉安全和食品健康。现结合实际,简要分析丽江市动物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状

1.1 监督执法机构和队伍得到加强

全市共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6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5个。市级2011年末单独设立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全额拨款,编委定编人员 8 人,现有动物卫生监督员6人。5个县(区)均设立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县农业局(或畜牧兽医局)下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全额拨款,现有动物卫生监督员41人。5个县区畜牧兽医站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动物卫生检疫员50人;64个乡镇原设立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2011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有动物卫生检疫员227人。

2011年末全市有检疫员和监督员352人,均具有执法证。其中监督员75人,检疫员277人。学历结构:大学本科以上42人,大、中专308人,高中以下2人。技术职称:高级30人,中级164人,初级158人。年龄结构:50岁以上32人,31~49岁248人,30岁以下72人。全部执法人员均为编制内职工,由当地财政拨给工资和经费。

1.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强化

(1)推行产地检疫责任管理。全市64个乡镇441个村民委员会、1718个规模养殖场全部实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开展面为全市县(区)数的100%,乡(镇)数的100%,村数的100%,规模化养殖场的100%。2011年检疫活畜39.99万头(匹、只),活禽125.78万羽。

(2)实行屠宰检疫岗位管理。全市共有生猪定点屠宰场15个,派驻检疫员实施屠宰检疫,实行定岗、定人、定时进行全流程同步检疫。2011年共屠宰检疫动物86.68万头(只);其中:猪31.68万头、牛羊4.13万头(只)、禽50.87万羽,检出病害动物作无害化处理0.22万头(只),占0.25%。无条件建立定点屠宰场的乡(镇)集贸市场实行现场检疫,肉类市场的动物产品检疫率达100%。

(3)交易市场检疫。93个交易市场,检疫率100%。2011年共检疫畜类40.78万头、禽73.60万羽、动物产品6051.3 t。

(4)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为扎实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市农业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各区、县动物疫病溯源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全年各种动物佩戴二维码耳标55.8384万套。识读器录入、信息上传稳步推进,畜禽标识、识读、录入、网络化管理、养殖档案和户口册制度等工作已在全市展开。

(5)坚持不懈开展屠宰场、肉类市场和活畜交易市场的督查整治,有力打击了动物防疫违法行为,防止动物疫病流行和保障了人体健康。

(6)加强动物疫情防堵。依托省设华坪江地公路动物防疫监督临时检查站,加强动物疫病的检查防堵。其2011年检查消毒运载动物和动物产品车辆6 821辆次,检查动物87.34万头(匹、只)、动物产品456 t。

(7)加大了兽药的监管力度。为加强兽药监督管理,保证兽药质量和用药安全,规范市内兽药经营、使用行为,净化兽药市场,促进全市畜牧业发展和保障人体健康,根据省厅、省所安排部署,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查处整治行动,加大对做假劣兽药的打击力度。一是认真宣传贯彻兽药GSP,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开展假兽药和抽检不合格兽药的专项查处。三是积极开展兽药经营规范年活动。四是开展兽医器械经营质量调查。五是开展上市动物产品的禁用兽药和药残抽检监测。

2 存在问题

2.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和队伍还较薄弱,体制不顺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按行政区域隶属管理,未实行垂直管理,往往会造成兽医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工作相互推诿。编制有限、技术力量薄弱、年龄老化、业务素质水平偏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要求。执法人员没有统一着装,影响执法形象,削弱执法的尊严和权威性。

2011年乡镇机构改革,64个乡镇原设立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原来县主管部门(管人事和业务)和乡镇双重管理改为全部由乡镇管理,检疫人员岗位削减,使其原来承担的乡镇市场及屠宰场检疫工作力量削弱。

2.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经费投入不足

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动物卫生、兽药饲料、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涉牧农资打假等市场专项查处整治方面,每年都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工作,点多面广。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无专项整治资金投入,给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

2.3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够,开展工作难度大

近年来,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没有统一的执法服装,导致执法人员时常受到不法分子的严重挑衅,给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提倡文明执法,但有时却不能执法,为查处违反动物卫生行为的案件,常需借助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力量进行处理,无形中就弱化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权威性。

2.4 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和产地检疫仍显滞后

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和产地检疫工作是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基层识读设备操作困难,有待加强培训;网络连接不畅,识读器识读和录入困难,动物信息上传少;基层防疫挂标、录入等等操作困难、工作量加大;用识读器出证、注销更是存在距离;畜禽标识、产地检疫在牛羊等畜种和行政村以下的散养户开展面窄、量少,工作仍显滞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3 丽江市动物检疫工作发展对策

3.1 加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和实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垂直管理模式

要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05)15号、云政发[2006]78号文件切实加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兽医管理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动物疫病控制机构,加快兽医体制改革进程,理顺兽医体制。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乡镇畜牧兽医站没有检疫授权,检疫员都是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的。因此,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可以在乡镇级设立派出分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这样,有利于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同时也为今后实行兽医官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3.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要打造一支能适应畜牧业发展新形势,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服务的专业队伍。(1)不断充实进入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新生力量,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执法队伍的活力。(2)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一支精通业务、熟悉法律、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3)妥善解决执法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尽快争取参公管理,暂时不能参公管理的,应当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四条“……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3.3 加大投入,保障动物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建议各级政府财政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大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投入,解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所需的基本设备和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通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动物检疫人员的装备,特别是要装备快速检测设备,发展切实可行的快速检疫技术;配备好检疫监督执法中所必需的交通、取证、办案等设备设施,逐步改变办案难的问题。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能有序开展,使畜牧产业的发展和动物产品的卫生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

3.4 加大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力度

要以实施畜禽标识为突破口,克服畏难情绪,按要求实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产地检疫工作,做到无“一证一标”的动物不得上市交易、进屠宰场屠宰和出具出境检疫证明。

3.5 统一执法着装,规范执法行为

建议全国实行执法人员的统一着装,提高执法的尊严,依据法律规定制定完善相关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章制度,做到执法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文明执法。

猜你喜欢

兽药检疫乡镇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