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棚蛋鸭养殖技术
2012-01-25葛恒勇
葛恒勇
(江苏省泗洪县临淮畜牧兽医站,泗洪 223935)
浅谈大棚蛋鸭养殖技术
葛恒勇
(江苏省泗洪县临淮畜牧兽医站,泗洪 223935)
大棚养鸭是利用廉价的建筑材料(如毛竹等)搭制厂房,开展适度规模养鸭,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养鸭途径。大棚养鸭不仅适于养蛋鸭,而且也适于养肉鸭,经济效益较好,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个亮点。目前,江苏省大棚养鸭发展迅速,温室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全部实现自动化管理。不用为夏季的降温或冬季的加温烦脑,利用大棚温室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降温有湿帘风机系统并统一控制,冬季加温有加温风机使用,且覆盖材料采用寿命6年以上的薄膜,技术成熟可行。
1 选址与建造
鸭舍宜选择在地势高燥,地面平坦坚实,阳光充足,靠近水源(水深1.5 m),向阳坡,远离村屯。鸭棚结构为人字形顶,顶高4.5 m左右,四周檐高大约1.8 m,靠水一侧开具二扇1.5 m宽的门,要有运动场。建筑材料可用钢筋,塑料,毛竹搭架,上盖草帘或者布帘。运动场四周设100 cm棚栏,运动场内合理设置若干个食槽和水槽。棚舍面积按饲养7只/m2左右,一般每棚以饲养1 000只左右为宜。
2 蛋鸭品种选择
要选择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顺、体形较小、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少、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好、抗病性强的品利。主要品种:绍兴鸭、金定鸭、咔叽·康贝尔鸭。
3 饲养管理
3.1 苗鸭
3.1.1 饮水 在小鸭出壳24 h后进行,水温以20℃~25℃为宜,水中可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氟哌酸等药物,以增强雏鸭体质及预防鸭细菌性肠炎。
3.1.2 开食 开食可用经水漂洗过的碎米饲喂6成饱,后逐渐添加小鸭料,喂饲6~8次/d,喂至1月龄。
3.1.3 保温 第1周保持舍内环境温度在26℃~30℃,以后每周下降3℃,直到3周后保持温度在20℃左右。
3.1.4 分群 大小强弱分群,每群30羽为1笼。
3.1.5 放水 1周内放水频率2次/d,0.5 h/次,水温不低于15℃,以后逐渐延长。
3.1.6 加强管理 勤扫鸭舍,勤换垫草,淘汰病雏、弱雏,保持通风干爽,注意消毒、饮水卫生及防鼠害。
3.2 育成鸭
一般在1月龄后饲喂中鸭饲料,饲料配制按谷物饲料(以玉米或稻谷为主)占50%~60%,饼类饲料(以豆粕、菜子饼为主)占10%~20%,蛋白质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主)占10%~15%。此外,还要添加食盐0.2%~0.4%,多种维生素0.2%等。可让鸭自由采食,放水2次/d,搞好鸭舍卫生,至70日龄。
3.3 产蛋鸭
3.3.1 把好饲喂关 一般在80 d左右开产,有条件的地方可饲喂蛋鸭全价料,也可自行配料,但在产蛋率达到70%左右时,日粮中的粗蛋白应保持在18%左右,一般日喂4次(早上7:00,中午12:00,下午17:00,晚上22:00)或自由采食。每隔半月供1次砂砾,约10 g/只·次。产蛋率能达到90%以上。
3.3.2 把好放水关 可在每天上午9:30~10:30,下午3:30~4:30各放水1次,0.5~1 h/次,夏天可延长,冬天可稍短。
3.3.3 把好光照关 夜里补充光照,开始光照每昼夜应不少于14 h,以后逐渐增加到16 h为止。同时,根据自然光照长短,应用夏季弱光(15~25W的电灯泡照光),秋季常光(25~40 W),冬春季节增光(40~60 W),在变动光照时要逐步进行,使鸭有一个适应过程。
3.3.4 加强管理 每天早上按时捡蛋,每晚添加少量垫草。夏季鸭舍注意通风,防暑降温,及时清粪,冬季鸭舍注意保温,清粪间隔时间可稍长。
3.3.5 把好淘汰关 高产蛋鸭生产性能一般每只每年可产蛋280~300个,开产后一般利用1年后淘汰。
4 鸭病防治
4.1 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鸭和鹅高死亡率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这种病对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在春季和秋季多发,低洼多水的污染地区最易流行,成鸭发病及死亡较多,雏鸭则较少。症状为发高烧,两脚发软,粪便呈绿色,流泪,头颈部肿大。预防鸭瘟以免疫接种为主。
4.2 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这种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发病较多。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防疫消毒制度,使鸭群处在一个卫生的环境中,是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关键。同时可配合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4.3 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这种病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舍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发病季节多在春季。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防疫,平时用新霉素、强力霉素、头孢塞呋等药物混饲,做好预防工作。对25~30日龄鸭,注射大肠杆菌疫苗。
4.4 霍乱
霍乱是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排绿稀粪。浆膜和粘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的坏死灶。霍乱无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多发。平时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饲料内增加磺胺类药物如畜禽宁和抗生素如氟苯尼考、土霉素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5 慢性呼吸道病
鸭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鸭霉形体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出现眶下窦炎,又名鸭窦炎。这种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候骤变的季节更易发生。养殖户应保持鸭舍内清洁卫生,使鸭群处在一个相对恒定温暖的环境中。在发病季节,给鸭群饮水中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蒽诺沙星等,可以预防。
4.6 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病无明显季节性,春冬季节较多发。它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管理不良,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饲料内增加甲砜霉素、氧氟沙星等,可以预防它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