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仔犬饲养管理技术
2012-01-25严玉国
严玉国
(甘肃省天祝县炭山岭镇畜牧兽医站,天祝 733211)
肉用仔犬饲养管理技术
严玉国
(甘肃省天祝县炭山岭镇畜牧兽医站,天祝 733211)
狗肉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强的滋补功效。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调整,狗肉已成为餐桌上的珍稀肉品和时尚佳肴。肉用犬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特种经济动物。在肉用犬的规模化养殖中,仔犬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肉用犬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本文结合肉用犬养殖实践,介绍肉用仔犬饲养管理,以供同行参考。
1 饲养技术
1.1 尽早吃到、吃足初乳
仔犬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各种组织器官未发育充分,皮肤的保护机能和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不健全。因此,仔犬适应能力较弱,尤其对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抵御能力较差。为保证初生仔犬健康存活和正常生长,必须照顾好仔犬。
一般情况下,要在仔犬出生后30~60 min内使仔犬吃上初乳,以自然哺乳为佳。初乳是指母犬产后7 d内所分泌的乳汁。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但可以满足仔犬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还能使仔犬从中获得足够的免疫抗体。必须保证仔犬早吃、多吃、勤吃初乳,特别是身体较弱的仔犬,更要尽心护理,必要时可以对体弱仔犬采取人工协助,以确保获得更充足的初乳。
1.2 固定乳头
仔犬吃奶要固定乳头,否则会强夺弱食,导致发育不均,死亡率增高。为提高仔犬的成活率,必需固定乳头,帮助体弱仔犬找到乳量较多的乳头吸吮。一般将仔犬由弱到强从后二对乳头向前固定。这样可提高瘦弱仔犬的增重,确保仔犬发育均匀。
1.3 科学补饲
科学补饲是保证仔犬生长的关键。随着仔犬的快速生长,其对营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母犬的产奶量逐渐下降,如不及时补奶补饲,则易造成营养不良,体质瘦弱,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为了使仔犬达到正常所需营养量,必须进行补饲,而且一定要注意补饲方法。
1.3.1 补铁 一般初生仔犬15~20日龄后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病,导致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发育迟缓,生长不良,这对以后发育有不良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铁引起,因此为预防贫血病发生,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仔犬3~7日龄内,进行补铁,每只仔犬肌内注射1 mg葡聚糖铁。
1.3.2 补奶和补饲 哺乳期应补给鲜牛奶或羊奶为主,鲜奶经煮沸消毒后用奶瓶喂给,温度以30℃左右为宜。其日补饲量:15日龄以内仔犬,补喂50 ml/只;15~20日龄仔犬补喂100 ml/只;20日龄后每日补喂增至200 ml/只。分2~3次/d,日龄较小着,可分4~5次喂服。当仔犬睁眼后,也可将奶倒在小盘里,让其舔食锻炼其采食能力。在仔犬20日龄左右可在奶中加入少量米汤、肉汤。30日龄后,可加入碎熟肉,补饲15~20 g/次,每天早晚2次补给。35日龄后,仔犬的消化能逐渐增强,可将牛奶、鸡蛋、碎肉、稀粥等拌成流质食物,同时补喂适量钙粉,骨粉等,每日饲喂4~5次。到45日龄,母犬基本停乳,同时拒绝仔犬吸吮,这时必须断奶。
2 管理技术
2.1 科学接产
在接产过程中,断脐最好用消毒剪刀将脐带距仔犬腹部5~6 cm处剪断,并用5%~10%碘酊消毒,不需包扎,以利于脐带干燥愈合。一般在24 h即干燥,1周左右脱落。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脐带的变化,防止仔犬互相舔吮,防止感染发炎,若有异常要及时处置。仔犬出生后立即用消毒纱布进行擦拭,尽早消除仔犬口腔及呼吸道内的粘液,羊水等,保证呼吸顺畅,防止新生仔犬窒息,如发生窒息式,应进行人工呼吸或倒提后腿,轻拍后背。
2.2 保温防冻
仔犬出生1周内,因环境变化较大,同时仔犬被毛稀少,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低,应根据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保温措施。一般新生仔犬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7~10日龄为27℃~29℃,14~27日龄为24℃~27℃,以后渐趋常温。
2.3 防踩防压
仔犬出生1周内,由于活动能力不强,容易被母犬压死或踩伤。也有的仔犬接触不到母犬,而受冻挨饿致死。护理人员应加强看护,发现被压仔犬要及时取出。
2.4 适时断尾
断尾可以减少体能和营养的消耗,有利肥育时增膘长肉。仔犬出生后3 d内应断尾,随即贴敷止血消炎粉,进行止血。
2.5 精心护理
要经常观察仔犬的食欲是否良好,粪便是否正常,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并根据仔犬哺乳时的活动表现与体重变化,确定哺乳补饲时间。同时保持狗舍环境安静,防止突然惊吓,影响母犬泌乳和仔犬正常生长发育。
2.6 清洁卫生
仔犬圈舍要做到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圈舍温度适宜。要保证足够的阳光,应晒太阳,2次/d,30 min/次为宜,以防止仔犬受潮和感冒。要及时清扫圈舍内的粪便,勤换垫草,饲槽及其他器具要经常消毒。经常擦拭仔犬身体,保持体表清洁。仔犬生后5日龄左右及时修剪趾甲,以免仔犬产生不舒感,防止吃奶时抓伤母犬乳房及其他仔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