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养猪场基础母猪饲养管理

2012-01-25甄兆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6期
关键词:断乳本场输精

甄兆会

(天津市武清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天津 301700)

规模养猪场基础母猪饲养管理

甄兆会

(天津市武清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天津 3017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猪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猪业逐步向集约化、规范化发展。规模猪场的生产能力高低、效益好坏主要受基础母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基础母猪群的饲养管理首重在以下几方面。

1 基础母猪群选育

在养猪实践中,抓好基础母猪健康管理,才能保证全场生产稳定,使母猪保持较高的生产力。猪场管理者要有计划的更新母猪群,一个商品猪场母猪的年更新率约为30%左右,而一个种猪场年更新为35%~40%,有充足后备母猪,才能维持和提高母猪群的生产能力。

补充后备猪通常采用外场引进和本场选育2种途径,大部分商品猪场和少数种猪场后备母猪从外场入种较多,但在引进优质基因的同时,也可能引进某些疾病,给猪场全群健康带来威胁,所以引进时不但要种猪的性能及体形外貌,更了解基健康状况。补充后备猪最好本场选留,要本场选留后备不要组建自己纯种繁育群,所以在引入二元猪同时,最好引进一定数量原种猪,为以后补充后备提供基础。

一些新建场引种时,要详细考察,在兼顾健康与性能的原则上,确定引种场家,引种过程中根据猪群规模引入宽血缘的原种猪,组成核心纯种繁育群。一些老的养猪场引种组建核心群时,先要通过净化淘汰方案,通过血检了解本场猪群各种疾病的抗体水平,以彻底了解猪群健康水平。确定引入比本场母猪更健康的优质种猪,并且做好选种、隔离,注射必需疫苗后再并入基础群,核心群更新要严格把握健康标准,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

在把握健康原则的条件下,一定选择高产的种作为母本,生长快,体型好,性欲强的公猪作为父本。确定要从信誉好的大型种猪公司引种,时刻把母猪的健康和高产放在第1位。

2 免疫驱虫

2.1 免疫

卫生条件差的猪场,要做好大肠杆菌病、红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肺疫、丹毒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的疫苗注射。

种猪场做好免疫监测,在猪群注苗后10~14 d,抽样采出分离血清送检,检查抗体增长情况,并检疫某些传染病。

2.2 驱虫

蛔虫、鞭虫、疥螨等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它对猪体内营养消耗大,使母猪免疫应答迟钝、抵抗力下降。结合生产实践建议:母猪配种前1个月驱虫1次,间隔1周重复1次。公猪每年春秋各驱虫1次。

3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尽可能增加母猪产仔数。怀孕期初期起就要细心控制母猪的体况和背膘。在哺乳期应保持最大的采食量以减少体重的损失。因此,增加母猪排卵数,减少胚胎死亡数,使母猪分娩出尽可能多的健康仔猪。保证母猪分泌足够乳汁,提高仔猪断乳重。

3.1 母猪体况

根据背膘厚度判断母猪机体状况好坏,体况差者要增加淘汰率。

3.2 胎龄结构

主要是胎次分布情况,要保证龄次分布最佳,许多猪场的母猪平均胎次6~7胎,老龄母猪多,产仔数下降,应及时更新猪群。

3.3 母猪饲喂量

指在适宜的环境温度18℃左右分阶段可饲养量。断乳到配种阶段:一胎2.5~3 kg;2胎以上4~4.5 kg,相当于哺乳后期的喂量;配种到怀孕21 d阶段减少喂量;为2~2.2 kg。

4 配种

4.1 发情检查

使断乳母猪早发情,将诱情公猪安排在母猪栏附近或每天赶公猪来刺激母猪发情,对于刚断奶母猪或后备母猪实行驱赶公猪和踩背查情,2次/d,及时发现发情。

4.2 适时配种和输精

适时配种依赖于1天2次发情检查,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就可输精或配种,输精后母猪原地停留10 min,并且在2次输精后转入另一棚舍集中保胎,避免在配种后7~30 d内驱赶或混群。

5 妊娠期饲养

(1)每天饲喂1顿和每天饲喂2~3顿对于生产性能是无关紧要的,相对来说,饲喂1顿更便于管理和节约人力物力,不管1顿、1顿饲喂,量必须保证。

(2)任何一切饲喂方案都是不科学的,总的原则是配种的应给予中等的营养水平,2 kg/d,怀孕21 d后应根据每头猪的膘情,猪头选料。

(3)怀孕后的最初1个月和临产前20 d应避免疫苗接种。

6 分娩母猪管理

(1)增加分娩母猪的采食量,因为泌乳期母猪容易造成食欲不佳,或采食量不足,会造成母猪不能满足营养要求,母猪会动用机体储备来满足自身生长和必乳需要,会使母猪体重过度减轻,从而导致仔猪断乳较低。母猪断乳到发情时间间隔较长,其后的窝产率较低,所以,改善哺乳期后期的喂养,可以缩短断乳期到发情的间隔时间,还可增加日后的窝产仔数。

(2)泌乳母猪对能量、蛋白质、赖氨酸的需要量,取决于其体重,必乳量和乳汁成份,与所处环境和管理有关,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为其体重的1%的饲料就可以满足其维持需要量;或1.5 kg饲料,然后,按每哺乳1头仔猪加喂0.5 kg饲料。哺乳母猪的饲喂方案如下,分娩日1.5 kg;第1 d2.5 kg;第2~7 d每天逐渐逐渐增加,到泌乳第8 d达到最大量。

(3)母仔温度。产房同时养着对热敏感的母猪(适温15℃~24℃)和对冷敏感的出生仔猪(30℃~34℃)。出生仔猪机体脂肪含量<2%;几乎没有皮下脂肪,必须为新产仔猪供暖以防止颤抖,维持期正常体温,新生仔猪被毛稀疏,调节体温能力差,在冷的环境下,仔猪需消耗自身能量来维持体温,至使其抵抗力减弱,因此,出生仔猪应给予充分保温,一般设保温箱。仔猪出生后1~2 d适宜温度为32℃~34℃;3~7 d:25℃~28℃;8~1 4 d:24℃~25℃;14~25:22℃~24℃。在为仔猪提供温暖干燥小环境时,应防止产房过热,产房过热将会使母猪采食量降低而影响必乳,25℃是维持哺乳母猪饲养成绩的上限温度。

猜你喜欢

断乳本场输精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得分王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积分榜
小猪的断乳管理
不同输精器对母猪输精效果对比试验
不同输精器对母猪输精效果的对比试验
对大蜂螨传播途径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