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2012-01-25郝中香陈一恋栾志舫周建瑜
代 军 郝中香 陈一恋 栾志舫 周建瑜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 625014)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代 军 郝中香 陈一恋 栾志舫 周建瑜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 625014)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业的中心环节之一,由于其年龄小、体质弱,抗病能力差等弱点突出,故仔猪的死亡绝大多数是发生在30日龄内,以7日龄内尤为明显。其死亡率几乎达50%以上。众所周知,仔猪高成活率是猪场取得高存栏量及高利润的关键,然而一些小型猪场和散养养殖户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哺乳仔猪大量死亡。因此,加强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在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
仔猪 饲养管理 哺乳 要点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十分旺盛,对饲料的营养不全极为敏感。另外,消化器官机能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胃内缺乏盐酸,酶活力弱,体温调节中枢机能不全,再加上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面临挑战和更高要求,但如果能了解哺乳仔猪生理特点,掌握一套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增强免疫力,把好初乳关
仔猪出生后无先天免疫力,再加上“缺酸少酶”,必须给仔猪尽早吃初乳,并且吃足初乳,以增强其免疫力。初乳中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都高于常乳,初乳中不仅具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加仔猪的抗病能力,而且初乳温度较高有利于激活消化酶和杀灭细菌。特别要重视体弱仔猪出生后尽快吃上初乳。母猪前部乳头比后部乳头泌乳量大,要采取扶弱抑强方式给仔猪吃初乳,即吃初乳时将弱小仔猪固定在泌乳量高的前部乳头,强壮仔猪安放在后部乳头,以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
2 把好保温、防压关
刚出生仔猪体温调节中枢不全,缺乏体温调节能力,常有“小猪怕冷,大猪怕热”的说法。在产床的一侧应为仔猪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保温箱,为加强哺乳仔猪保温,以防仔猪受冻或死亡;另外,初生仔猪体质较弱,形动迟缓,容易被母猪压死,产房中应保持安静,避免惊吓母猪,猪舍内要建防压条、定位栏、防压架等。饲养员要精心看护,发现仔猪被压应迅速解救。
3 抓好补铁、补水关
水是生命之源,是排出废物和消化、吸收以及运送养分的溶剂,故哺乳仔猪在2~3日龄要补喂清洁的饮水,避免仔猪因口渴而喝污水甚至尿液引发仔猪腹泻。补铁能预防仔猪贫血的发生,并能有效减少仔猪腹泻的机率,刚出生的哺乳仔猪体内铁元素含量少,因此,为防止缺铁而引起小细胞性贫血,应在出生3 d内补铁,特别是在无任何含铁设施的木质地板猪场尤其要重视,通过臀部肌内注射右旋糖酣铁钴注射液,此外,农村放一些红土壤给仔猪自由拱食也可取得一定量铁元素的补充。
4 快速增重,把好补料关
产后21 d后母猪泌乳量已经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求,要给仔猪补充全价饲料以促进其生长,但是早期5~7日龄左右必须做好仔猪的诱食工作,为后面的补料做好铺垫,将补料给仔猪带来的应激降到最小,诱食的饲料最好选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的膨化颗粒饲料来诱导仔猪开食。特别注意仔猪出生7日龄内不具有消化植物蛋白能力,过早诱食会导致仔猪腹泻。
5 预防腹泻
哺乳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病因疾病,感染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均可导致仔猪腹泻,只有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腹泻发生。要保持猪栏内的清洁卫生,加强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故不能让仔猪吃过浓的乳汁及发霉变质饲料、喝不清洁饮水,甚至是栏内积尿,吃初乳前要清洁乳头,注意保温不能让仔猪着凉、更不能让仔猪吮吸患病母猪乳汁,尤其是母猪患乳房炎的乳汁。
6 把好断奶关
早断奶不仅可以增加母猪年产仔数而且还能减少疾病的垂直传播,断奶饲喂全价料有利于仔猪快速增重提高经济效益,目前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已在一些西方国家得到应用,但中国许多养殖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技术和条件,应根据自身水平和条件合理选择,确保最大限度降低仔猪的断奶应激。另外,产后母猪子宫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一般仔猪出生后3~4周断奶较为合适,如果低于3周或者更短时间断奶会造成母猪分娩率显著降低,导致母猪下一胎产仔数减少,降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