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肉牛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2012-01-25海来阿沙
海来阿沙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草原工作站,越西 616650)
浅谈肉牛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海来阿沙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草原工作站,越西 61665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牛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模饲养肉牛的同时,要做好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参考。
1 牛舍建设
要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等确定规模。牛舍建设要就地取材,经济实用,更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者要建设质量好、经久耐用的牛舍。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方向为好。牛舍要设有一定数量、一定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房顶要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舍内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肉牛生长。
2 肉牛选择
2.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经济效益高的肉牛,非肉牛品种的营养物质需求要高于肉牛品种10%~20%。纯种肉牛不如杂种肉牛生长速度快,三元杂种牛生长速度优于二元杂种牛,公牛生长速度快于母牛。
2.2 年龄选择
试验表明,1岁牛增长速度最快;2岁牛增长速度为1岁牛的75%;3岁牛增长速度为2岁牛的50%。为达到屠宰重量的要求,虽然购买小牛花钱少,但饲养管理时间相对要长,总消耗饲料量多,牛舍设备占用时间长,资金周转也慢。鉴于上述原因,除生产高档的鲜嫩“小白牛肉”应选择小牛外,一般以选用2~3岁牛为佳。如果选择老龄淘汰牛育肥,应选择体大、健康、无病牛。短期育肥时,千万不要选择病牛。另外,到外地购置肉牛时,夏季运输应注意密度不能过大,途中给足饮水,搞好防暑降温。由于地域差异(气候、饲料等),从外地购的牛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新环境,一般需经过25~45 d才能恢复原来体重。所以,买牛时地区差价不大时,不应舍近求远,以免得不偿失。购买肉牛养殖时,首先,牛应具备嘴大、鼻孔大、眼有神、体型较长、腿粗、尾巴有力的牛。这样的牛吃得好、健康无病。其次,结合毛皮和臀部特征,要求皮肤轻、有弹性,臀的毛皮多而软,一抓一大把,具备这些特征的牛长肉多、育肥快、经济效益高。
3 牛群饲养管理
3.1 饲料配方
首先,提供足够的粗料,满足瘤胃微生物活动;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不同生理阶段,配制经济、适宜的日粮。日粮配合应全价营养、种类多样、适口性强、易消化,精、粗、青饲料合理搭配。犊牛要使其及早哺足初乳,确保健康;哺乳犊牛可及早放牧,补喂植物性饲料,促进瘤胃机能发育,并加强犊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牛日粮以粗料为主,并根据生产目的和粗料品质,合理配比精料;育肥牛则以高精料日粮为主进行肥育;繁殖母牛妊娠后期要补饲以保证胎儿后期的生长发育。
3.2 严格执行防疫、检疫及其他兽医卫生制度
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蔓延;经常观察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及时防病、治病;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适时免疫接种;对断奶犊牛和育肥前的架子牛要及时驱虫保健,及时杀死体表寄生虫;要坚持定期对牛体刷拭,保持牛体清洁。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定期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做好必要记录工作,做到牛卡相符一致,档案保存完整。
3.3 加强饮水,定期运动
要求水质无污染,冬季适当饮用温水,保证饮水充足。适当运动有利于牛只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增强牛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防止牛体质衰退和肢蹄病的发生。
4 疾病防治
4.1 传染病类
4.1.1 口蹄疫 一年四季都可流行。症状:体温升高达40℃~42℃,口腔粘膜红肿溃烂,有水泡破溃。治疗:发病后用抗病毒药注射5 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消除口腔炎症用青霉素+链霉素(1 600万+500万+板兰根300 m1),注射到口腔炎症消失为止。
4.1.2 传染性胸膜肺炎 主要流行于肉牛舍饲期间,环境差、运输途中。症状:急性、呈腹式呼吸,有典型的胸膜肺炎症状、高热、流浆液或脓性鼻液,由于呼吸困难,易发出“吭”声,触诊肋间有疼痛表现。慢性:食欲时好时坏,常发干咳,胸前、腹下颈部有浮肿。治疗: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治疗。用复方盐酸林可霉素(硫酸霉素+正泰霉素)治疗。
4.2 呼吸道疾病
4.2.1 感冒 症状:鼻流清涕或脓汁,体温升高不明显,属上呼吸道症状。治疗:用氟苯尼考注射液主治用柴胡注射液辅治。
4.2.2 肺炎 主要以气候骤变性肺炎和异物性肺炎为主,通风不良促发。治疗:加强防寒保暖,加强运动,防止过劳。饲喂时,及时挑出异物。用药同上。
4.3 四肢病
4.3.1 蹄叉腐烂 由于舍内环境条件差或感染引起。粪便不能及时清除,后肢负重大。治疗:如遇化脓,排脓后向脓腔内注入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连用2~3 d。
4.3.2 肢体扭伤 由于牛只之间争地盘造成。治疗:维生素B120 ml,安痛定20 ml,并热敷。
4.4 中暑
中暑多发生于“三伏”季节,由于受太阳光直射或空气不畅,造成体内热能过高。
病因:闷热,空气流通不好。
治疗:及时发现,用西瓜2~3个灌服或用冷井水滴两肋间1次,避免用冷水洗全身。用排风扇,使空气流通。严重者先注射安钠加20 ml,再对症治疗。
4.5 其他
4.5.1 牛病毒性腹泻 主要流行4~24月龄牛,以冬季和春季交汇期间多发。症状:急性、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鼻镜口腔粘膜溃烂;舌上皮坏死,呼气恶臭,断而发生亚重腹泻,呈水样,便中见有纤维素性伪膜和血。慢性: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和口腔粘膜发生溃疡为特征,有的皮肤皲裂,出现局限性脱毛和表皮角化。治疗:有条件时注射疫苗预防,发病时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品治疗。如果长期带毒应淘汰。
4.5.2 瘤胃积食 由于精料饲喂过多,饮水不足,造成胃液分泌不足,食物怠滞于胃内,造成胃部坚硬如石。治疗:急性时,做瘤胃切开状。慢性时,停饲2~3 d,用健胃药灌服2~3次,并用健胃针肌内注射。
4.5.3 瘤胃臌气 由于吃食易发酵的饲草或饲料,并粗纤维含量过大。造成肠内发生便秘阻碍气体的排出,胃内产气过多不能排出,致使胃内臌气。治疗:用透管针穿刺放气,排除肠道阻塞物和气体。
[1] 孙瑛. 肉牛饲养管理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08,(10):8
[2] 张国梁,胡成华.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J]. 吉林畜牧兽医,199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