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畜牧业发展思路
2012-01-25吉先加
吉先加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麦秀镇兽医站,泽库 811400)
黄南州畜牧业发展思路
吉先加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麦秀镇兽医站,泽库 811400)
近年来,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经济发展等政策的出台,给黄南州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根据黄南州畜牧业发展实际,可以从有机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观光旅游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4个方面进行发展规划。本文重点介绍州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
1 发展有机畜牧业
按照《黄南州加快有机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黄南州所辖各县积极开展工作:河南县在做好有机畜牧业认证的基础上,做好有机畜牧业产品认证工作。泽库县2010年做好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同仁、尖扎县2012年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规划期从2010~2020年分3个阶段实施。
第1阶段为启动建设阶段(2010~2012年)。为全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机制、政策、环境、人才等方面保障。主要任务:加强和改进行政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完善产业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有机畜牧业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建立有机畜牧业核心生产区;减少牲畜存栏,实现草畜平衡;畜牧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建成有机产品加工企业;构建人才队伍,培训技术骨干;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优化有机畜牧业生产环境;初步形成有机畜牧业质量监控体系框架。河南县2010年完成,泽库县、同仁县、尖扎县2012年完成。
第2阶段为推进提高阶段(2012~2015年)。全面落实各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群及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经济效益,加强有机产品认证。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条件;建设具有相当规模、条件良好的标准化基地;打造以欧拉羊、藏系羊、黑牦牛为主的有机畜产品知名品牌;着力培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发展一批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有机产品加工企业同国内外市场接轨;全州建成有机畜牧业生产核心区,缓冲隔离区向周边地区延伸,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有机产品开发向周边地区进行较大规模的辐射;通过国家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州建设考核。河南县及泽库县东部地区2012年前完成,泽库县西部地区、同仁县、尖扎县2015年前完成。
第3阶段为全面达标和提升与完善阶段(2016~2020年)。有机畜牧业基地全面达到国家认证标准(《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全州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生态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化,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体系得到建立。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建成资源高置换化、产业高效益化、流通高节能化、环保高质量化、社会高和谐化,具有西部特色和高原特色的有机畜牧业示范基地。河南县、泽库县东部地区2018年前完成,泽库县西部地区、同仁县、尖扎县2020年前完成。
生产区域划分:河南县生产区域划分以《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为标准进行划分。
有机畜牧业生产饲草饲料区。包括河南县优干宁镇和托叶玛乡2个乡镇,泽库县宁秀乡、和日乡、王家乡、巴滩牧场、麦秀镇,同仁县瓜什则、扎毛、曲库乎乡。
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稳定牲畜数量,保护和改良天然草场,提高产草量,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有机畜牧业生产饲草料基地。宁秀乡、和日乡、王家乡、巴滩牧场及瓜什则乡主要以种植禾本科有机牧草为主,麦秀镇、扎毛乡、曲库乎乡以种植豆科有机牧草为主,发展有机饲草饲料加工业。建立饲草饲料加工厂,以加工青干草为主,为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提供饲草饲料保障。同时,种植高营养豆科牧草的地区,逐渐可延伸到同仁、尖扎二县浅脑山地区。
牲畜舍饲生产区。该区包括河南县宁木特、托叶玛、赛尔龙、柯生、多松等乡,泽库县多禾茂、西卜沙、宁秀、和日、王家、泽曲等乡镇。同仁县多哇、瓜什则乡。
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以有机畜牧业生产提供饲草饲料保障,改变黄南州牧区牲畜只在秋季集中出栏的局面,达到四季均衡出栏。且以出售当年羔羊和犊牛为主,形成规模,逐步推行舍饲,1~2年内使牲畜舍饲天数达到60 d,3~5年内逐渐增加到150 d,以满足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特色种群划分:欧拉羊繁育区。欧拉型藏羊是藏系绵羊中以产肉为主,肉皮毛兼用的一个特殊类型,其特点是体大肢高,背腰宽平,后躯较丰满,早期发育快,产肉性能优于其他类型藏羊。河南县赛尔龙、柯生、多松3个乡,泽库县多禾茂、西卜沙2个乡,同仁县多哇、瓜什则2个乡为欧拉羊繁育专业区。
发展方向:利用草原优势,以提高牲畜质量为主,加强对欧拉羊的本品种改良。
在河南县赛尔龙、柯生、多松3个乡建设欧拉羊本品种选育、繁育基地;泽库县多禾茂、西卜沙乡,同仁县多哇、瓜什则乡为欧拉羊繁育辐射区。
黑牦牛繁育区:黑牦牛属青藏高原型,是我国青藏高原型牦牛中一个分步面较广、数量较大、质量较好的地方良种。
河南县优干宁镇、宁木特、赛尔龙、柯生、托叶玛乡,泽库县泽曲镇,同仁县多哇乡为黑牦牛繁育专业区。
发展方向:以牧为主,发展牦牛产业。利用灌木草场比例高的特点,加强牦牛本品种选育,提高肉、乳产量,同时提高繁殖母畜比例,增加繁活率,加速畜群周转速度,增加经济收入。
藏系羊繁育区:藏系羊是以产肉为主,肉皮毛兼用的一个特殊类型,产肉性能优良,是肉羊生产的宝贵品种资源。泽库县西部三乡、麦秀镇,尖扎县尖扎滩乡为藏系羊繁育核心区。
发展方向:利用草原优势,以提高牲畜质量为主,加强对藏系羊的本品种改良。
河曲马繁育区:河曲马是我国3大名马之一,河南县是河曲马的中心产区。河曲马鞔用性能较好,中长途骑乘最佳,持久力极强。河南县赛尔龙乡尖克村、柯生乡次汉苏村、多松乡夏日达哇村为河曲马繁育核心区。
主要任务是建立河曲马保种区,生产优秀赛马,为旅游、赛马会等提供优秀马匹。
2 发展生态畜牧业
根据青海省提出的生态立省战略,2011年,省农牧厅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畜牧业试点的意见》,力图通过试点,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生态好转,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的目标。目前,黄南州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以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念组织畜牧业生产,对于促进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发展生态畜牧业要有具体内容,如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及科学化管理。为实现目标,要有齐备的基础设施投入、先进的科技支撑、高效的组织形式、完善服务体系。要规模生产、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管理。
(1)将泽库、河南2县及同仁、尖扎2县的4个牧业乡全部纳入“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范围。泽库、河南2县及同仁县的多哇、瓜什则、兰采和尖扎县的尖扎滩4个牧业乡都处于黄河上游流域,海拔、气候等均与果洛州相同,因此,在政策上应纳入“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范围,加大牲畜出栏,压缩存栏数,减轻草场压力,发展犊牛经济和羔羊经济,当年出栏,减轻草场压力,发展幼畜经济。使全州牧区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效遏制草场牲畜严重超载、草地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使草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的方向发展。
(2)对同仁、尖扎2县山旱藏区农牧民异地搬迁。同仁、尖扎2县山旱地区平均海拔2 600 m以上,干旱缺水、山大沟深、热量不足、无霜期短,年降水量在300 mm左右,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水平低,经济结构单一,粮食产量在150 kg左右,农牧民人均收入低,州内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该地区,自然条件非常严酷,生态环境造到严重破坏,农牧民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需将该地区的1.7万户7.6万农牧民集中搬迁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川水乡镇或县城附近,从事发展农产品加工,设施农牧业。同时将7.6万农牧民列入最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减免从事农牧业生产的水费、电费。
(3)将全州70%的牧民搬迁至县、乡附近定居。创办牧民社区,进行社区化服务管理。参加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所有搬迁人员转为城市居民户口,剩余的30%的牧户在原有的草场上按生态畜牧业的管理方式进行家庭牧场式经营。
研究落实生态移民后续生产生活发展问题,将退牧还草补偿费作为生产发展和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基金。在牧民集中定居的地方创办小型饲料加工厂,创办羊毛、牦牛绒、民间石雕组成的小工艺品加工厂,还可创办藏毯、唐卡、木雕、泥塑工艺品加工和从事第3产业,还将部分资金作为龙头企业入股资金,进行投资,扩大移民的就业范围,发展畜牧业生产合作化经济。泽库、河南2县和同仁、尖扎的牧业区创办和引进肉制品和奶制品加工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和奶制品加工企业各4个,分别设在4县县城。
(4)对全州退化草地进行草地生态综合治理。对中度退化草地,进行补播、封育等方式进行治理;对重度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黑土滩),用种草、封育等方式进行治理;全面治理沙化草地。对鼠虫害综合防治,包括地面鼠、地下鼠、虫害、草原毒杂草综合治理。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要简便小额信贷手续。切实解决群众在牛羊育肥、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生产、劳务输出等方面贷款难的问题;二要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办厂、扩大经营、产品营销等方面存在的资金困难。同时要积极扶持民间特色手工艺品开发加工项目。三要提高种粮直接补贴。由现在的每亩10元提高到50元,免除农民用于生产的水电费。四要加强生态移民的社会保障。根据国家提倡的“三江源”保护机制和补偿机制,对生态移民的农牧民转为城镇居民,实行医疗、养老等保险的同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提高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补助标准,并将补助年限延长至30年。
通过以上具体措施,黄南州基本形成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草地生态畜牧业,使全州草地生态恶化的势头基本得到遏止,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