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2012-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9期
关键词:体态医护人员心理

仝 静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山东,烟台 264006)

人是具有高级思维的生物,会产生喜、怒、忧、伤、悲、恐、惊七情变化,而七情变化是心理情绪的反应,是通过体态和语言共同表现出来的。体态语言(简称体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的身体各部分总是不停的活动,也就是说在不停地诉说。体格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行为则是心理的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渊博的学识。努力学习与医学相关的知识、拓展医学视野。在此谈谈体态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1 体语及心理反应

体语是研究目光、眼神、动作、步态、面部表情、姿势、手势、身躯等人体各部分的姿态支动作及其传达的信息。医护人员在办公室接待新入院的患者时,面带微笑、目光亲切、热情大方,起身让座或手示让座,接过患者手中的表格,并热情的带患者入病室,动作轻敏的整理床铺,可使患者感到亲切;晨间护理时,站在床边给患者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拉平被褥、清除碎屑,可使患者感到病房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给患者调解输液滴速时,身靠床沿、抬起戴表的手腕、凝神抿嘴、目光专注地观察,可使患者感到护士对工作认真细致,寄予信赖。医生接诊时应低言细语、动作轻柔、爱护体贴患者。出院时,患者嘴角向后拉长、眉毛拉平、眼睛变细。从患者愉快的体语中可以体会到患者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度。

2 护理心理学已成为一门开拓性科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身心整体的护理,其中护理心理学已成为一门开拓性科学,而其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语言行为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建立有利于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进而有利于治疗。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的时间最长,机会最多也最为密切,对患者的影响也最大。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医护人员的不良语言、态度、行为都会增加患者的恐惧、不安、烦恼、行为、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影响疾病的痊愈。为此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如何使患者早日脱离病魔,恢复健康,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及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能够熟练地使用心理学的知识手段处理各类患者。

首先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应具有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中要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把减轻病员的痛苦当做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坚守岗位,尽心尽责,杜绝差错,关心患者,用自己的言行激发患者热爱生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仪态应文雅、端庄,护理人员的一举一动、表情的善与恶,举止的文雅与粗鲁、衣着的合体与拖沓等是非常重要的视觉信息。故应以自然平静为宜,着装要干净整洁、端庄大方,仪表庄重文雅,切不可浓装艳抹,在交谈中配合适当酌手势和表情,融洽谈话气氛,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顾虑,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早日康复。

3 体语与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是通过她的体态和语言共同表现出来的。而通过患者体语又能窥知其心理。如当有些唇.腭裂患者,表情淡漠、闷闷不乐、见人躲躲闪闪,低头不语时。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其接近,消除自卑心理,使其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并拿出平时积累的唇腭裂患者手术前后的对比照片指给她们看,此时能收到用语言所起不到的效果。当患者坐卧不宁、烦躁不安、悲痛欲绝时,医护人员应主动握住患者的双手用亲切的眼神、融化其冰冷的心,使其感到有治愈的希望。当患者有违反病房管理制度,随地倒水、吐痰、扔物时,护士应面带笑容并用轻柔的动作将脏物打扫干净,此时的动作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扩当术后暂不能说话而意识清楚的患者面部痛苦貌,手示术区时,医护人员应站在床边、弯腰、伏首、点头、表示同情理解患者的痛苦,并鼓励其战胜病魔。总之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情绪改变,运用自如的使用体语来沟通医患情感,使体语与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治疗发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效应、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医护人员应熟识并用好体语

语言是人们传播信息进行交际的工具。在护理工作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而人们常用体语|代替语言进行信息沟通,体语较有声话言更可靠,人体的动作是大脑活动的外在显露。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感情的全部表达= 7%言词+ 38%声音+55%体语;可见体语在人们交往、思想表达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行、仪表等又能引起患者的复杂。

反应,如医护人员良好的体语刺激,可使患者产生情绪变化,经神经调节减轻心理负担,达到健康状态;相反,医护人员不良的体语刺激,可使患者猜疑,气愤而加重心理负担,影响诊治。同样,医护人员对患者体语的正确识别并加以正确运用,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有助于疾病的诊治和恢复。因此,体态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俗话

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此话道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工作不应只关注患者身体某一器官,某一系统的疾病,而应是人体的整体,不应只停留在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躯体护理为主的功能性护理上;而应更进一步了解病员的心理状态,实施从身心两方面进行整体护理的过程。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通过言谈话语,给患者以启发开导、劝说、鼓励等良好护理行为,消除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焦虑等心理障碍,为患者创造—个主动接受检查,配合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缩短战胜疾病的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所以,医护人员应熟识并善于运用体语来融洽医患、护患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体态医护人员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以父之名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心理感受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