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与病患沟通的技巧及体会
2012-01-25代丽萍
代丽萍
(云南省禄丰县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禄丰 651200)
护士是患者与医师之间的桥梁,多沟通有利于详细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多倾听患者内心真正的需要,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护患之间沟通应该掌握一些技巧,具体表现在:
1 如何与病患沟通
医护人员要与患者沟通不能局限于学习沟通的一般技巧,还有必要加强多学科的知识和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护士的品德会能对护理工作和对患者的根本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着护士的行为和工作质量。护士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谈话、其它如非语言性技巧及收集信息反馈等等。
1.1 倾听的技巧
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要使自己成为耐心的倾听者。患者提出疑问时,护士应耐心而细致地给予解释,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要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诉说,并要对其所说的话做出适当的回应,一方面,护士应给予合适的表情,动作和态度,并与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相配合。另一方面,护士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应灵活机动以满足沟通患者的需要。沟通时要保持双方的目光在同一水平线上,眼神的交流一定要自然,切忌目光游离飘浮不定,甚至边走边谈。
1.2 谈话的技巧
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词语和语速,注意语调和声调,并保证语言的清晰和简洁,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为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当患者诉说时要全神贯注的倾听,并适时适度的表现出对他们的理解与关怀。注意语言的礼貌性,使用尊重患者人格的语言,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尊重,也才能满足患者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需要,这是进行护患心理沟通的首要环节。在收集患者资料时要礼貌地称呼对方,然后展开交谈的话题。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基层医院患者大部分来自农村,医疗知识较缺乏,与患者交谈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切忌用医学术语,要尊重地方方言,不要讥笑患者,如果护士能说对方的方言,尽量用方言与其交谈,让患者倍感亲切,沟通起来也更方便。若患者正在因病情而悲观绝望时首先向患者表示理解,尽可能转移其注意力,对情绪不稳定哭泣的患者,待他发泄完后再倾听哭泣的原因,使患者得到慰籍,彼此互相信任后再耐心开导。
1.3 非语言沟通技巧
护士应举止稳重、仪表端庄,这要求护士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体现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仪表端庄,就是要求护士应当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整洁端庄的体格外貌,护士洁白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不仅起着预防、隔离作用,还代表着护士的尊严和责任。这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素。
其次护士的品德修养、情感、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轻微动作等在谈话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对患者的关爱,也才能消除患者的猜疑及戒备,从而积极配合医护进行治疗和护理。
2 下面介绍几种较复杂的沟通。
2.1 如何对待重症患者
重症患者心理较复杂,自觉得将不久于人世,心理较为悲观绝望。沟通时,切记不可高谈阔论,语言少些,语调轻些,多用肢体语言,眼神专注,尊重他、理解他、征求是否需要帮助。在他认同了你的言行后,逐步淡化重症对他的心理负担,让他意识到生离死别既是人生悲剧,又是人之常情,用平淡的心情去面对疾病及死亡。有时也可以让他同其他患者比较,感受到自己比其他患者幸运的地方,使情绪从负性向正性转化,不要整日陷入一种悲观绝望之中。
2.2 如何对待急症患者
急症患者的亲友和家属心理焦虑、恐惧,容易产生一些失去理智的行为,对医护人员有时会进行恶意的指责。这时医护人员在抢救的同时,要注重和家属的沟通,给他们机会说出他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多安慰患者及亲友,待他们的情绪得到控制以后,将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告诉患者家属,介绍只要他们积极配合,这种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得到他们的充分属理解和配合,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如何对待要自杀的患者
自杀者对家庭及社会危害、影响很大,首先要淡化自杀意识,在与自杀患者沟通时,找出关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管用。
2.4 如何对待刚失去亲人的人
面对有这种遭遇的患者,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尽量不要干扰他们的心情,适当的时候给他们肢体上的安慰和无声的鼓励就行。
3 总 结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沟通是一门艺术,它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关系,要想掌握这门艺术,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才能达到与患者沟通顺利。沟通中我们要做到五主动(主动关心帮助,体贴患者,主动耐心安慰患者,主动热情接诊患者,主动巡视病房,主动相送出院患者)、六一句(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 解释一句,晨间护理时多问候一句,手术前多安慰一句,出院时多关照一句)、十个一点(仪表美一点,微笑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语言甜一点,照顾全一点,服务诚一点,要求严一点,观察细一点,操作稳一点,效益高一点)。在护理工作中只要我们正确运用护患沟通的技巧,就能达到与患者有效交流的目的,也才能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