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巡视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2-01-25黄卫金顾巧萍吴丽平
黄卫金 顾巧萍 吴丽平
(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集团路桥医院,浙江 台州 318050)
巡视卡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常有患者及家属对输注液体瓶数提出疑问,护士也因粗心拔针后发现还有药再重新穿刺现象。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有一定的风险性,如输错液、多输液、少输液,极易引起纠纷,造成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又不能责任到人。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护理人员行为,我院于2009年开始使用静脉输液卡及特殊液物巡视卡。具体介绍如下。
1 方 法
1.1 静脉输液卡的设置
注有日期、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序号、药名、频次、速度、反应、时间、签名。
1.2 记录要求
①记录静脉输液开始时间、速度,按要求巡视记录。②更换续瓶时,记录更换时间,有无药物反应,执行者签全名。③特殊液物按对人体伤害程度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并记录。
1.3 工作要求
①每天由前夜班护士打印出次日巡视卡,按床号顺序排列、分置。夜班新增输液医嘱及新进患者所增输液及时添进。②次日责任护士输液时核对并挂在床尾。③巡视时重点观察输液部位、余液量、输液速度、输液反应、输液故障等,每次巡视完毕后,立即根据余液量做好加药、续瓶工作;对输液即将结束的患者应加强巡视,消除患者应担心液体输完得不到及时处理而产生不安心理,使患者安心休息。④新开医嘱如有输液变动要及时在巡视卡上记录并告知患者。⑤输最后一瓶药时检查有无漏签,及时查问是漏签还是漏输,以便及时补救,输液结束后回收巡视卡。⑥输液巡视卡需每日装订,由夜班护士整理后装订,保存6个月。
1.4 人员安排
责任护士负责自己分管的病房包括注射、巡视、记录、宣教工作。
2 体 会
2.1 加强管理,规范护理行为
输液巡视时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及液体有无外渗,及时处理输液中发生的问题,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规范及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很好落实。
2.2 责任到人,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减少差错
及时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过去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既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又责任落实到人,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很快找到原因、时间、责任人,加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输注、更换时在巡视卡上签字,也起到再次核对的作用,减少差错的发生。
2.3 加强宣教,促进护患沟通
巡视时,护理人员到床边签字,不仅严格落实了巡视观察制度,同时还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询问有无不适及讲解用药相关知识,让患者明明明白白用药,安安心心治疗,既对患者加强了健康宣教,又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真正将护士的时间还予患者。
2.4 提供了法律依据,避免医疗纠纷
“举证倒置”的实行,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须自证无错,即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医院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静脉输液巡视卡的使用,为护理工作提供了证据。执行操作后在巡视卡上签字,为护理人员提供操作证据,并接受患者监督;同时,使患者了解治疗的全过程,使其透明消费,可以有效地保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巡视卡保存6个月,提供了原始的、完整的、客观的文件书写资料,为护理人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证据。
3 讨 论
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举证责任倒置,无疑使我们医护人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只局限于干好具体的技术操作,而忽略了相关文字的记载。应充分认识到应用输液巡视卡及规范记录输液巡视卡的重要性。坚信输液巡视卡不仅能督促我们为患者主动服务,必要时它也是保障我们权力的一个有力武器。事实证明由于输液巡视卡的临床应用,不仅方便了我们操作中的三查七对,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也使住院患者了解了自身的用药情况,满足患者知情权,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效遏止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实中有些护理人员还不够重视,存在少签、漏签现象,护理部和护士长应该不定期检查、督促。静脉输液巡视卡是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好方法。
[1]杨从芬.举证责任倒置下的护理行为[J].护理研究,2003,17(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