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2012-01-25周明娟
周明娟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部,吉林 长春 130021)
导致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非常复杂,临床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除部分患者需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内引流术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外,采用肝叶切除术对原发结石病灶进行彻底切除,是目前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首选和有效方法[1]。为了对采用胆道镜与肝叶切除手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胆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使临床对接受该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特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为临床对该类手术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方案,使该类患者的临床转归和预后情况更加理想,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胆管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这四年时间内,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胆管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患者中包括49例男性患者和43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53.8岁;患者中病程最短者8个月,病程最长者7年,平均病程2.4年;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采用胆道镜与肝叶切除手术联合的方法对抽样中的92例临床确诊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护 理
2.1 术前
患者在手术之前要充分休息;摄入足够的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使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显著提高;口服保肝类药物,对于一些肝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可适量静注GIK液;在手术的前1周肌注维生素K;手术的前一晚、手术当日清晨对患者的灌肠进行清洁处理;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备皮[2]。
2.2 术后
在手术结束后的两天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重点观察,每隔半个小时进行一次观察并记录,出入量的记录要保证,24h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观察次数。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要注意对“T”管进行切实有效的固定和保护,严防管出现脱落或扭曲堵塞现象,对引出物的性质、量及颜色进行观察。肝叶切除的患者在术后应给氧5d左右,该类患者的肝细胞对缺氧状态的敏感度比较强,吸氧可以使余肝的肝细胞血氧含量明显增加,对于肝断面的愈合及肝功能的恢复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肝断面引流管应保持在负压状态下进行引流,勿发生折曲、松脱现象,使负压引流的预期效果得到切实保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适当进行雾化吸入使患者的痰液变薄,对痰液及分泌物的排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3 结 果
经过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后,我们发现通过术前、术后对患者的周到护理,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时候恢复情况良好,在预计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临床治疗方案并康复出院,没有临床死亡病例报告。
4 体 会
在对该类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4]:①防止痰液坠积导致的呼吸不畅现象:手术的打击和术后的一些引流管会对患者的活动产生限制,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无力现象,再加上痰液黏稠使咳出变得困难。②防止出现引流不畅现象:引流管在受压、打折、血凝缺堵塞、坏死组织沉积、术后残余结石、碎屑等状态下均可导致出现该现象。③存在咽喉、尿道疼痛的患者不适合进行麻醉插管。
对患有胆管结石的患者在采用胆道镜与肝叶切除手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并在预期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康复出院,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保障。
[1]苏洁玲,熊代兰,温少葵.肝内胆管结石1520例外科治疗和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868-869.
[2]陈盛,王卫东,彭林.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8,19(12):1340-1341.
[3]王卫东,李家潜,林雍熙,等.外科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J].中国基层医学,2005,12(14):401-402.
[4]陈训如,田伏洲,黄大熔.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