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2012-01-25梁丽绵杨从超
梁丽绵 杨从超
(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1 临床资料
我院开展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600多例,其中术后出血11例,3例须介入治疗止血。5例感染,7例尿外渗尿瘘。由于我们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全面评估,仔细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观察与护理总结策如下。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①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诊断,重点评估B超、心电图,尿路造影、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和肺功能检查,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血糖是否控制在适应手术范围内,泌尿系感染是否控来确认患者能否适应手术。②嘱患者进行卧位练习。③患者普遍对手术存在恐惧,紧张,焦虑和对PCNL和EMS不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的恢复等心理特点,我们给患者耐心讲解治疗肾结石的各种方法,重点介绍PCNL和EMS的优越性,本科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本科治疗成果。多与患者沟通,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和健康指导,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出血是PCNL最常见的并发症,与穿刺部位和感染有关。观察与护理:a.术后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的情况,穿刺通道的部位及术中出血的情变化况,嘱患者去枕平卧6h,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如有血压下降,呼吸增速或变浅,脉搏加快,血氧饱和度降低,有大量出血的可能。b.肾造瘘管变化及留置尿管护理妥善固定尿管,防止尿管受压,扭曲脱落,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1~2次,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如果尿液的颜色加深,量增多,有大量出血的可能,应夹闭肾管瘗并立即报告医师予以输血及进一步的止血,放置的“双J管患者减少弯腰活动,防止支架管移位导致血尿,拔除肾造瘘管后造瘘口若渗液较多,嘱患者健侧卧位,术后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c.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等表现及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部体。如有腹膜刺激征,考虑有出血的可能。d.术后嘱人绝对卧床2~3d,当肾造瘘管引流液及尿液转清可下床活动。②感染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术前尿路感染未彻底控制或因腔内操作引起逆行感染及术后引流不充分、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及手术耐受性差,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导致感染,观察与护理:a.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结果,观察肾造瘘口周围组织有无红肿,对高热患者做好降温护理。b.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扭曲脱落,引流袋固定于床缘下,保持引流通畅,止引流液逆流。c.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作记录。d.保持肾造瘘口敷料清洁干燥,发现敷料潮湿立即更换。d.应用敏感的抗生素。e.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3000mL,起到稀释尿液自行冲洗作用。f.保持留置尿管及肾造瘘管的通畅,导尿管堵塞时予以膀胱冲洗,管堵洗塞时予低压冲洗。③尿外渗与尿瘘的观察及护理:术前泌尿系感染未控制,术中损伤血管和手术时间过长,术后感染和管道引引流不畅等导致的尿外渗。观察与护理:a.感染性结石术前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有泌尿性感染的患者,手术操作要轻柔准确,以减少出血、损伤及尿外渗。b.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液颜色和性状,察肾造瘘口周围组织及腹部是否肿胀,体温是否升高,鼓励患者多饮水,起到稀释尿液自行冲作用,也有利于感染的控制。c.做好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伤口周围组织是否红肿,发现敷料潮湿立即更换[1-3]。
2.3 出院指导
①嘱患者注意休息,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营养,多饮水,每天3000mL以上,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mL,降低尿中溶质浓度,预防尿路感染及减少结石生成。②留置双“J”管的患者应向其解释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注意事项。嘱1个月后来院拔除双“J”管。③嘱患者定期复查。
[1]杨连升,赵金全,张学忠,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3):55.
[2]冯静华,陈苑,范宁,等.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3(1):58-60.
[3]钟喨,赖海标,黄智峰,等.中药联合 α- 受体阻滞剂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