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出现严重骨痛及肌肉疼痛1例
2012-01-25马亚辉高习华刘清池
马亚辉 高习华 谢 勇 刘清池
(石家庄平安医院血液科,河北 石家庄050021)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23岁,主因面色苍白、乏力、皮肤瘀点、瘀斑10天首次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常规:WBC 1.5×109/L,HGB 66g/L,PLT21×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各期均见,原粒占10.4%,多见嗜酸性粒细胞占12.4%,红系幼红细胞少见,成熟红细胞轻度大小不一,全片共数巨核细胞4只,颗粒型,血小板少见。骨髓活检:易见原早期细胞,巨核系增生不活跃。AMLI/ETO融合基因阳性。诊断:AMLI/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予CAG方案化疗。化疗第一天,静点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腰背部疼痛、气短、烦躁不安,急测血压150/70mmHg,查体不能配合,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吗啡3mg分别入壶,效果不佳,周身疼痛加剧,双下肢酸痛,腹肌及臀部肌肉紧张,患者不能安静卧位。急查血常规:WBC 8.96×109/L,HGB 63g/L,PLT 26×109/L,电解质正常,心肌酶:LDH 518.4U/L,α-HBD 402.8U/L,CK 205U/L,CK-MB 9.8U/L,再予萘普生2片口服,山莨菪碱(654-2)5mg入壶,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脉注射,2小时后患者胸痛及腰背部疼痛渐缓解,腹肌及臀部肌肉仍较紧张,乏力明显,可安静卧床。体温渐升至37.9度,后逐渐有汗出,体温渐降。12小时后腹肌及臀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消失,乏力明显。24小时后乏力及肌肉紧张症状才缓解。
2 讨 论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产品。近年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配合化疗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化疗联合G-CSF主要机制为:G-CSF能使处于静止期的白血病细胞动员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提高对化疗的敏感性;缩短化疗后的粒缺期;G-CSF能有效增强小剂量阿糖胞苷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凋亡及分化作用[1]。其中CAG方案因其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较易耐受,多用于低增生性、MDS转化或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及高危MDS的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常见的不良反应为:①肌肉骨骼系统:骨痛、腰痛、胸痛及肌肉酸痛;②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转氨酶升高等;③其他:发热、乏力、头痛,失眠,极少数会出现白细胞瘀滞而诱发休克、间质性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等[2,3]。其中出现骨痛、肌肉疼痛的患者,多出现于大剂量静脉用药或用药后白细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的患者,一般均为轻度至中度,不需做特殊处理,或应用非麻醉类镇痛剂适当处理均可缓解。本例患者出现不可耐受的骨痛及肌肉疼痛,同时伴腹肌及臀部肌肉紧张,致患者烦躁不安,实属罕见。
通过本例患者的抢救,我们的体会是对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药指征应严格掌握;尽可能不静脉用药;需静脉用药时滴速不宜过快,每次至少1小时以上;首次用药最好在住院时,用药时及用药后密切观察,门诊用药要留观、随访,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王继芳.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79-80.
[2]刘晓玲,郭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致精神失常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6):1423-1424.
[3]邸雅南,彭得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急性肾衰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