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群教授治疗腰痛医案3例*

2012-01-25林仁勇陈俊琦肖慧玲曲姗姗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腰椎间盘

林仁勇,陈俊琦,肖慧玲,曲姗姗,黄 泳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欧阳群教授生于1932年,1954年毕业于第九军医学校。60年代初曾从师著名针灸专家贺惠吾老先生专攻针灸。欧阳群教授从事中医针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针灸临床和针刺手法研究方面造诣较深,在针灸治疗中风、发热、骨伤及多种内外科疑难杂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腰痛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症状表现,针灸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欧阳教授在临床上根据腰痛的各种病因进行辨证,运用各种独特的疗法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本文中遴选其验案3例,以飨读者。

1 急性腰扭伤

Mallan,女,15岁,学生。1990年11月初诊,古巴军科医院病例。主诉:腰部扭伤后剧痛6 h。病史:患者6 h前因参加学校劳动竞赛,用力过猛扭到腰部,自觉腰部有触电感,随即出现刀割样剧烈疼痛,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倒地休息10 min后疼痛仍无法缓解,遂由老师和同学紧急送入我院,X射线检查未见骨折像,故转至我科寻求针灸治疗。检查:急病面容,表情痛苦。查体:右侧L3~5肌肉紧张,触痛明显,局部无红肿,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尤甚,余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西医诊断:急性腰扭伤;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治疗:采用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治则,取大脑、肾、输尿管、腰椎、颈椎、胸椎等反射区。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在足底面涂擦一层润滑油(一般为石蜡油)后,用拇指指腹在各反射区点按,寻找阳性敏感点并做好标记,以备后续操作;②现场指导一位学员手持按摩棒,依次在双侧足底大脑反射区(位于足大趾肉球部)按摩2 min,然后在肾、输尿管及膀胱反射区按摩5 min,接着在腰椎、颈椎反射区反复按摩10 min,手法以点按、摩擦为主,力度由轻到重逐次递增,使患者能够忍受为度;③术后当即嘱患者下床做弯腰、迈步动作,患者诉疼痛基本消失,只觉腰部运动尚欠灵活。考虑为按摩力度不够,遂请患者再取仰卧位,余亲自给予第2次按摩,适当加大力度,并加一个胸椎反射区,按摩力度达到皮肤发红、眼泛泪珠为止。术毕让其卧床休息10 min,再下床弯腰行走,患者诉活动度明显改善,只觉腰部乏力。余嘱其好好休息,1个月内不宜剧烈运动。

按语:此例因劳动过程中突然用力过猛,腰部闪挫,引起局部筋脉受损,致使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壅滞故见疼痛难忍。今取足底反射区,施以点、按、摩、擦诸法,用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除局部之壅滞,通则不痛也。

2 腰椎间盘突出症

Peres,男,41岁,军人。1991年4月初诊,古巴军科医院病例。主诉:腰部疼痛4年余,加重3天。病史:患者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4年余,腰部时有疼痛,偶伴右下肢麻木,活动后加重,曾在当地医院诊治,症状未见明显减轻。3天前因劳动过程中不慎扭到腰部,突然觉得腰部有触电感,并向下沿臀部、大小腿放射至足趾端,随即出现强烈的麻痛感,当即不能屈伸,并伴呼吸困难,冷汗淋漓,咳嗽后尤甚。当地诊所曾给予患者相关药物(具体不详)肌注,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由朋友护送至我处就诊。检查:屈髋屈膝右侧卧位,急性病容,表情痛苦。查体:L4、L5棘突压痛明显,局部腰肌紧张,有触痛,右侧膝反射亢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仰卧伸直位屈颈试验阳性。

诊断: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腰痛(气滞阻络)。治疗:给予针刺配合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以舒筋活络、理气止痛为治则。①针刺取穴:大肠俞(右),操作: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后,用26号3寸毫针略向内斜刺进针,使针尖直达椎体与横突结合部(交感神经节处),行针得气后,用稍强指力持针,作顺时针方向捻转,使针感向下传导至足趾端,然后继续持针不动1~2 min(若患者感觉疼痛,必须忍耐,此乃成败关键),最后留针30 min即可;②足底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先用按摩棒在足大趾肉球部及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分别作常规按压、摩擦手法3 min;接着在胸椎、腰椎反射区及阳性反应点区分别点按5~6 min,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术毕让患者休息5 min后,嘱患者下床做弯腰、迈步动作,患者自觉症状减轻80%。第2天依前法再施,手法较前稍轻,术后患者诉疼痛基本消失,只觉腰部疲劳,右下肢有轻微麻木感。嘱休息2天后症状痊愈,返回原单位正常上班。

按语:本例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今又不慎扭伤,加剧了椎间盘的突出,使相应的脊神经受到压迫,故见右下肢强烈的放射性麻痛。余取大肠俞,因其正对L4、L5椎体与横突结合部,后者有相应的神经节段通过;采用强刺激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并配合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止痛之功效。

点评:余用此法治疗急性椎间盘突出症数例,无不效验。其中症状典型、疼痛剧烈者3例,首次治疗即见疼痛锐减,2~3次过后症状基本消失,一般7~8次即可痊愈。

3 腰椎滑脱

郭某某,女,52岁,干部。1991年初诊,北京某招待所病例。主诉:腰腿疼痛4年余,加重1年。病史:患者1987年因车祸撞伤腰部,出现腰及右下肢放射性疼痛,伴活动受限,弯腰行走困难,曾入住当地医院,行X射线检查示“L3~4椎体前后方可见碎骨片影并I度滑脱;L4椎体向右侧I度滑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出院后不间断寻求中西药、针灸推拿等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近1年来,病情逐渐加重,腰腿疼痛难忍,活动受限明显,以致必须穿上护腰带,方能站立迈步,无法继续工作,甚至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医生建议手术,患者因此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适逢余从海外讲学归来,暂居招待所,特邀余前去诊治。检查:形体消瘦,营养不良,精神欠佳。查体:腰部呈弓形强直,L2~4棘突右侧有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膝反射亢进,局部CT检查示:L3~4椎体前后方可见碎骨片影并I度滑脱;L4椎体向右侧I度滑脱。

诊断:西医诊断:腰椎滑脱;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治疗:以舒筋活络、祛瘀止痛为治则。针刺取穴:气海俞(右)、大肠俞(右)、关元俞(右)。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6号2寸毫针斜向脊柱进针,使针尖深达椎体与横突结合部(交感神经节处),行针得气后,用稍强指力持针,作顺时针方向捻转,使针感沿坐骨神经向下传导至足趾端,继续持针不动2 min,留针30 min后出针,每日治疗1次。首次针毕疼痛当即锐减,患者只觉右下肢轻微麻木,嘱其尝试活动腰部,作转体、翻身及下床迈步动作;第2次针后疼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度明显改善,共3次治疗后症状基本痊愈,追踪4年无复发,疗效巩固。

按语:本例因车祸暴力撞击腰部,致使腰椎体错位滑脱,引起局部筋脉受损,经络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取局部气海俞、大肠俞和关元俞,着意强刺激捻转,使针感向下传导,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而止痛。

点评:余用此法曾治疗2例腰椎滑脱及数例急性腰椎间盘脱出症,均取得满意疗效,能消减腰部疼痛,明显改善腰椎功能。但复查X射线或CT腰部损伤无明显变化,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腰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