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2-01-25程小萍
程小萍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高职护理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程小萍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要素包括“自问”、“自引”、“自控”、“自评”四方面。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既有学生个体的内部因素,也有家庭、文化和学校的外部因素。
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的教育不再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教育要重视人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的培养,要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恰恰顺应了这种要求。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是现今社会极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它符合人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可以最大程度上来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
1 自主学习的要素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分析和思考,认为自主学习的要素应该包括以下四个。
1.1 “自问”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自我激发的,学习者应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不是在外界的压力和要求下被动的从事学习活动。这一要素反映的是学习者“为什么学”。
1.2 “自引”学习者自己设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及策略,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活动,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这一要素反映的是学习者“学什么、如何学”。
1.3 “自控”学习者能对学习时间进行管理,对学习环境进行选择,并且能监视、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一要素反映的是学习者“何时、何地学”。
1.4 “自评”指学习者能够对学习内容理解、组织和综合,而不仅仅只是对学习内容的重复简单的记忆。学习者对于学习结果具有自我意识,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学习者应该重视意义的建构,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能够将学习结果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且注重学习中的创造性。这是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这里概括的四个要素,与齐莫曼提出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自问”对应的是学习动机;“自引”对应的是学习方法;“自控”对应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的物质、社会环境;而“自评”对应的则是学习结果。因此,这四个要素是判断学习是否为自主学习的基本要素。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现实的情况中,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相对的。绝对自主和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学生的学习大多数是介于两者之间。而对自主学习进行要素分析的目的,在于探讨自主学习的实质究竟包括哪几个方面,从而可以根据学习的自主性的不同方面,来实施教育影响和教育干预措施。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上对自主学习的这些理解为出发点的。
2 高职护理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学生个体的内部因素,也有家庭、文化和学校的外部因素。
2.1 内部影响因素
与一般形式的学习一样,自主学习受个体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设置、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意志水平等因素都对自主学习产生影响。而影响高职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2.1.1 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
自主学习的动机是“自问”的,也就是说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是自我激发的。而对这种动机具有催发作用的因素很多,如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习的价值意识、合适的目标定向等。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动机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习兴趣越高,学生学习的愿望就越强。自我效能感反应了学生对自己从事某项或某些学习任务的能力判断。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为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较高,更愿意通过独立学习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证实自己的学习能力[1]。学习价值是指个体认为学习的结果对自己有一定价值或重要意义。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功赋予较小的价值,就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采用自主性要求较高的学习策略。目标定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以掌握知识、发展技能为目的的掌握性目标定向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更大;而以获取他人赞许为目的的表现性目标定向对自主学习推动作用要小一些。
2.1.2 学习的内在认知性因素
自主学习的另一个要素是“自引”。也就是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自己选择或自动化运用的。学生对于认知策略的把握,是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1]。认知策略有一般性的,如做笔记、背诵、列提纲、做小结,画示意图等;也有具体的适合于特定学科的认知策略。自主学习既需要一般性的认知策略,也需要具体的认知策略。自主学习不仅受个体拥有的认知策略的数量影响,还受到认知策略的习得水平的影响。具有认知策略的知识对于运用认知策略是必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认知策略能有应用和迁移。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优化学生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逐步形成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策略的水平,也才能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1.3 学习的元认知水平
自主学习需要“自控”。自主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具有自我意识之后才出现的。自我意识应该是自主学习最基本的条件。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自我意识大致等于元认知。元认知是指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信念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监视和控制。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来完成对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如时间管理、策略选择等。自主学习中,对于学习的计划、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自我评价以及学习的意志控制过程,这些都离不开元认知的参与,而且效果也受到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
2.2 外部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既需要内在的必要条件,也需要外部条件支持。而且,作为一种能力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2]。因此,除了内部影响因素外,自主学习还具有外部影响因素。自主学习的外部影响因素是指学生个体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作为高职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高校内度过的,学习活动也主要是在高校环境内进行的。学校中的诸多因素:教学模式、教材的内容组织、教育技术、课堂管理方式、同辈群体等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在高等学校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学校在制度层面的措施和机制等,都将对高职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2.2.1 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观念
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在观念层面的文化重构,影响到其对待高职生学习和成长的态度及教育的方法。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能不能充分体现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生在教育过程中所拥有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决定了课堂能不能真正成为高职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养成现代人格的场所。
2.2.2 教学模式
一般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学”是围绕着教师的“教”迸行的,它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没有学习的自主权,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积极性得不到发挥[3]。而无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家都认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更多的程序性知识即策略性知识,学会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处理、加工、利用信息,掌握记忆和思维的技能,才能成为自觉的自我调控者和自主学习的人。
2.2.3 教学条件和设备
高职护理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学条件和设备的支持。高校能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充分的图书资料、便利的学习设备等,都决定了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够顺利的迸行。比如,教材的内容是否具有时代性,反应了最新的科技发展或研究成果,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产生影响。
此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校风学风等,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内部因素,以及高校的教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外部因素,都对高职生的自主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心理学研究指出,尽管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对自主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不是孤立的,一种因素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往往以另外一种为中介,而且它们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双向的。因此,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施加教育影响和干预措施的时候,既应该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又要注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3]。
[1]彭运石,燕良轼.心理学原理与教育[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钟敏.大学生思维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1.
R471
A
1007-8517(2012)11-0050-02
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