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2012-01-24方文静张帆
方文静 张帆
(1.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浙江杭州310020)
一、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的理论基础
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是指政府如何把有限的社会资源分配给各个部门和地区,以实现资源利用结构的效用最大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从理论依据上可以解释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所谓帕累托最优即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资源的任何一种重新分配,不可能在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的条件下,增加某些人的福利。从资源流动的规律角度看,在一个经济环境中,资源会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地区和部门流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地区和部门,在这种规律的作用下最终使不同地区和部门的资本产出率趋于均等化,从而实现全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对于政府公共投资而言,要想使产出达到帕累托最优,就必须使各地区和部门所投入要素的边际转换率趋于相等,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的政府公共投资才能实现结构效率。从市场的角度看,由于市场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市场调节下的投资结构也是有缺陷的,而这一缺陷可通过政府调整公共投资结构来弥补和完善,特别是在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固定时,为使有限社会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使全社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更需要政府通过调节公共投资结构来实现。从这个层面上讲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从宏观上调控经济,弥补市场失灵的一种手段。但在现实中政府不可能只一味地追求帕累托最优,而是应具有公益性,即需要考虑公共需求的结构、社会公平、未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只有充分反映社会公共需求的政府公共投资,其产出才是有效的产出。总之,政府公共投资结构就是指政府公共投资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的状态及其各个部分的数量配比的总称。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反映的是政府公共投资的结果,即政府作为投资总体投资的各个类别之间实现最优的数量比例关系。本文主要分析政府公共投资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的评价
1.基于财政支出研究结构效率的方法
许多学者对于结构效率的研究多建立在分析财政支出结果的基础上,其方法是将财政支出划分为不同部分,再运用计量工具考察各个财政支出部分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用每个部分所发挥的效用大小来考察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是否达到最优。建立在财政支出基础上的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评价模型为:
其中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C1、C2、…Cn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的不同部分,β、α1、α2…αn为待估参数,μ1表示财政支出外其他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对上式取对数后,求得各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分别为:
αn表示财政支出的某一部分增加1%时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百分数,从而可以得到财政支出每一部分对GDP的影响程度,确定财政支出的结构。
2.基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结构效率的方法
资本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含义:从宏观层面,社会资源的资本配置效率是通过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安排来实现的;从微观层面,资本使用效率指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通过生产单位内部生产管理和提高生产技术实现。资本的配置效率不仅直接影响总产出水平,也是经济市场化的重要指标。资本配置效率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资本配置效率对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的研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资本回报率均等化的原则出发,所谓资本回报率均等化是指资本会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从资本利用率低的部门流向资本利用率高的部门,最后使各部门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相等,因此可以用各部门的资本边际产出率的差别程度来判断政府公共投资的资本配置效率,这种方法的准确程度取决于生产函数的选择。另一种是直接研究资本配置效率,即用资本对于行业盈利能力的敏感性作为衡量社会资本配置效率的主要指标,因为一般来讲资本配置效率提高意味着政府会在高回报率的部门继续追加投资,而在低回报率的部门减少或撤出投资。
三、浙江省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的实证研究
为研究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效率,将政府公共投资分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进而分析各个部分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最优政府公共投资结构。
1.模型建立
由于存在投资边际效率递减效应,政府投资各个部分与经济增长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即不是投资越多,经济增长越快,任何一个部分的过度投资都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在政府投资的各个部分间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最大程度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本文采用非线性模型来衡量各个部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如下:
Y为每年经济增长率;G1、G2、G3、G4、G5分别为政府投资的5个部分占当年GDP的比重;模型若要得到各个部分的最优比重,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以G1为例):a<0、b>0,2aG1+b=0。那么得出的G1的最优规模为-b/2a;若得出的结果与上述条件不符,那么可能存在两种结果:政府在该部分的投资比例还不够大,即还没有达到最大规模,该部分的政府公共投资还可以继续增加;或者政府在该部分的投资已经过大,效率已经非常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可以适当减少对该部分的投资,转而将这部分资金投向其他效率高的部分,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经济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2.数据选取
选取1993—2009年的上述五个部门的投资统计数据。虽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这些数据可能还包含一些来自非政府投资的部分,但是这些行业基本都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预算内和预算外的开支,还有一些来自国有经济或者集体经济的资金,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是政府公共投资的一部分。将所得到数据除以当年的GDP就可以得到这些部分投资占GDP的比重。
3.模型结果
由于所选取的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先对数据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时间序列平稳性验证
G4 -4.5679 -3.0988平稳G5 -2.9068 -2.7137平稳
通过平稳性验证发现,所选取的时间序列都是平稳的,可以用OLS进行回归,运用上述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政府公共投资的结构效率模型OLS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看,虽然一些系数不显著,但整个方程的F检验可以拒绝非显著性,说明整个模型还是存在显著关系。R-squared系数为0.98,说明回归效果良好。得到的方程结果如下:
从回归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GDP比重存在一个最小规模,即该部门占GDP的比重大于0.04858才会对GDP的增长有正的拉动作用。从历史数据看,1995—1999年该比例都低于0.04858,而这个期间GDP增长率从32.2%跌到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物流行业是息息相关的,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贸易为中心展开的,而物流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浙江省而言,在该行业内投资过小将会影响省内的物资运输,从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因此,政府应增加在该领域的投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GDP比重的最优比例为0.03657,说明该部门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效果最明显。电力、燃气行业和重工业紧密相连,在浙江省的经济结构中重工业比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该行业的投资也应相应较少。过大的投资规模不能被省内的产业所消化,会形成浪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GDP的比重的最优规模为0.0444。由于浙江省重工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因此在环境问题上,政府公共投资的压力相对较轻。从历年数据来看,浙江省政府在环境方面做得很好。从2001年起,公共投资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比重接近0.0444的最优规模水平,从而为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GDP的比重存在一个最小规模,该部门占GDP的比重要大于0.00399才能对GDP增长有正的拉动作用。由于这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该部门的投资不能太小,只有民生得到保障,才会有经济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从2005年起,浙江省公共投资中在这一块的比例都低于本文计算出来的最小规模。因此政府应适当加大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投资力度,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GDP的比重还不存在最优规模,目前该部门的投资一直对经济增长有正的效应,该部门的投资效率还没有达到效率递减的区间。
[1]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2).
[2]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6(7).
[3]殷强.中国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张宇.转型期政府投资的多效应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