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勒县五措施齐力推进葡萄产业发展

2012-01-24苗春丽,柏斌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2期
关键词:葡萄面积农户

本刊讯(苗春丽,特约通讯员柏 斌) 为快速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云南省弥勒县采取了5项措施。一是实施优惠政策,推动产业观光带建设。凡在规划区内严格按县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规程种植规划品种,面积在0.33 hm2以上 (含0.33hm2)的农户,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每667 m2补助1 000元,种植水晶葡萄每667 m2补助500元,种植玫瑰蜜葡萄不予补助;公司和实体参与在规划区内新植面积达13.33 hm2以上的每667 m2一次性补助 1 500元;对依法组织成片流转土地面积6.67 hm2以上并新植规划品种的村小组奖励工作经费1万元。新建的葡萄生产示范园区面积在13.33 hm2以上且基础设施配套,经验收合格后,视面积大小和投资额度一次性补助5万~10万元。对开展葡萄种植标准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单位,给予立项扶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或省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认定的实施单位,奖励3万~5万元;凡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组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且推广面积达13.33 hm2以上,奖励组织单位5万元;品种具有特殊推广价值的,经审定后给予重奖。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拓展葡萄销售市场,对到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大中城市果品市场设立窗口,拥有营业执照,且主要销售弥勒县葡萄,经营期满1年后,经有关部门认定,给予一次性补助5 000~1万元;种植农户、营销大户等组建葡萄生产合作社,对依法设立,管理严格,运作规范,带动能力较强,效益显著的葡萄生产合作社,按县政府有关政策奖励;获得省级和国家级以上农博会优质名牌农产品的实施单位各奖励1万元和5万元,获得省级和国家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各奖励5万元和10万元。二是强化宣传培训,提升种植水平。为引导果农按照《弥勒县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种植和管理,全面提升葡萄种植水平,该县2010年就葡萄冬剪、抹芽、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管理技术专题培训5次,培训人数达2 28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 300余份;同时组织葡萄种植户代表到建水县和大理州宾川县等葡萄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和学习先进成熟种植管理技术和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广大葡萄种植户普遍掌握了育苗、移栽、疏花、疏果、整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避雨设施栽培、石灰氮涂芽破眠、葡萄环剥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并形成了科学高效、全面系统、成熟完善的葡萄种植技术体系。三是积极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促进葡萄产业提质增效。以每667 m2补助500元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广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目前,全县累计推广葡萄避雨栽培、葡萄防冰雹网建设和朵美兹涂芽破眠技术分别为74.27 hm2、33.33hm2余和 1 333.33 hm2, 葡萄环剥技术80 hm2;先后引入赤霞珠、京秀、红提、早黑蜜、无核白鸡心、云中舞、法国野等11个优质葡萄品种。四是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不断促进葡萄产业发展壮大,走葡萄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之路。认真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农户实行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葡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引进浙江、昆明、玉溪等地企业和个人到虹溪、弥阳、朋普等乡镇发展优质大棚葡萄95.33 hm2。五是实施品牌促销。利用弥勒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葡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葡萄品牌战略,通过积极申报产品、产地认证,创造葡萄产业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弥勒葡萄凭借成熟时间早、果香味浓、酸甜适中、质量上乘的极大优势,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在抢占市场上赢得先机,远销贵州、湖南、湖北、四川、海南、广东及东南亚一带,年均销售3万t。

猜你喜欢

葡萄面积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巧用面积求坐标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