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6例性病患者的心理治疗
2012-01-24陈怡
陈 怡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7)
性病以性行为作为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一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近年来性病的大肆蔓延,性病患者这一类特殊人群也引起了关注。性病患者不仅有身体上的疾病,而且出于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各类因素之影响,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愈后。一旦处理不当则将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为此,深入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研究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本院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门诊性病患者206例进行了心理调查与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06例,其中男158例,女48例;年龄为19至68岁;按文化程度区分:本科10例、高中94例、初中72例、小学22例、文盲8例;按婚姻状况区分:已婚124例、未婚82 例。同时,随机抽样正常人群18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2例、女64例;年龄为17至67 岁。以上两组的性别、文化程度与婚姻状况等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206例患者中,有淋病42例、非淋病104例、梅毒10例、尖锐湿疣12例,有性乱史但无临床表现者20例、和性病患者有密切接触者18例。
1.3 调查方法
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加以测评。抑郁的评定标准为:40~47分属于轻度抑郁,48~55分属于中度抑郁,高于55分属于重度抑郁;焦虑的评定标准为:34~48分属于轻度抑郁,高于48分属于重度焦虑。
2 结 果
分别对两组测试者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均应用χ2进行检验,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结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SDS、SAS评分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疾病发病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心理分析
本研究中的206例性病患者中,经调查整理,主要有以下3种心理类型:一是存在痛苦忧虑心理或恐惧怀疑心理,其中具有痛苦忧虑心理的有84例、具有恐惧怀疑心理的有76例,分别占40.78%、36.89%,患者主要是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年轻人,普遍缺乏性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性病的发展与转归情况,大部分患者对于预后存在忧虑,觉得性病是易治却难断根, 担心得了此病将影响到其今后的健康与夫妻生活、生育能力,极度害怕亲友、熟人获知,因而整天精神抑郁,担忧他人议论。一部分患者虽然性病治疗效果良好,各项实验室检查数据均已转为正常,但其总觉得并未治愈,因而反复到四处求医问药,这不但容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而且还容易上当受骗,患者的精神自然也处在压抑的状态下。二是存在隐讳心理,这类患者有32例,占15.53%,大多是有社会地位者或者有固定职业者、有家庭者。这一群体生活于固定群体当中,其个人的声誉将影响到自身的工作前途与家庭,因而对于社会舆论与家庭压力具有极大的畏惧感,因此会在就诊时报假名、假地址,或者找一些非正规的私人小诊所就医,这样就会贻误早期治疗的大好机会。三是存在逆反心理,这类患者有14例,占6.80%,主要是父母离异者、夫妻感情不合者,或者是受他人歧视者。这一群体在患病之后不以为然,待病情严重后才去治疗,一旦治疗效果不佳,医护人员便会成为其不满的对象,语言十分粗俗[1-4]。
4 讨 论
通过对206例性病患者心理所进行的分析,能够了解到性病患者存在恐惧怀疑心理、痛苦忧虑心理、隐讳心理及逆反心理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治疗性传播疾病的过程中应当依据患者各自不同的心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现讨论如下:
3.1 因人而异使用不同的药物
一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又希望用好药的患者,可使用一些疗效较好、价格相对略高的药物,从而迎合其心理,能够在心理层面上提高治疗的效果。二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一般而治疗时间又相对较长,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患者,可用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疗效确切的药,以抚慰其心理上的忧虑。
3.2 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一是与患者拉近距离,实施面对面交谈,开展分析与疏导,从而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身心的康复。二是对患者配偶与亲属等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够切实了解病情,从而营造出和谐而健康的情境,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之自信心。
3.3 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一是要做到单人单诊以保护患者隐私,让其能够消除紧张与恐惧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二是要尊重患者知情权,对其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告知其目前流行的大部分性传遍疾病均可治愈。三是遵守医风医德。有必要时,可向患者承诺,不会将病情告知其单位、同事、亲属等,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
3.4 强化性病知识的科普宣传
应当在公共场所强化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能够对性病的危害与治疗方法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消除对于性病患者所具有的歧视性心理,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新增性病患者。
综上所述,性病对于人类健康危害十分大,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也加大了社会的负担,破坏了家庭的稳定,同时还容易引发相关的心理疾病。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具备精湛的医术以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而且还应当研究其心理上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对症治疗,从而不断提升性病的治愈率,让患者能够尽快地实现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完全康复。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何煦芳.性病患者临床心理分析与治疗效果[J].中国热带医学,2008,8(2):268-269.
[3]薄其安.性病恐惧症患者34例心理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16):49.
[4]杜文玉.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3):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