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术后护理及预防研究

2012-01-24李桂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4期
关键词:异物气管小儿

李桂香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十病区,江苏 句容 212400)

1 引 言

小儿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常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以支气管异物最常见。该病例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由于该病多发生于7个月~5岁的儿童,该年龄段的小儿爱哭闹,咳嗽反射不健全,又无自制力,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引起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加强对手术护理工作的重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已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护理模式,其中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6]。对于小儿呼吸道异物手术的护理,现有文献较为重视对患儿各类体征指标的观察护理,相交而言,本文更加突出对患儿术后的心理护理。

2 病例及并发症

对于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急救与护理,除了术前及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外,对于术后也应当密切关注患儿∶异物取出后,麻醉尚未清醒,此时患儿由于喉部受刺激会不自主的吞咽空气,大量空气的吞入使腹部饱满胀气、腹压增高,从而推动膈肌向上压迫呼吸道,加上气管壁受异物和气管镜的双重刺激而充血、水肿、气管腔变窄。此时应注意患儿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变化及口唇颜色,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类。

2.1 喉头水肿

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喉喘鸣、呼吸急促、剧烈哭吵时口唇发绀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时间过长,患儿施行该手术不应超过30min;使用的器械大小不合适,术中摩擦、刺激声门;麻醉深度不够,患儿挣扎扭动等。

2.2 肺部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感染及心肺功能损害的系列症状。其影响因素包括∶长时间异物嵌顿而未及时确诊;低龄或体弱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异物残留。如患儿术后仍有继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烦躁、憋气等现象,或听诊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并闻及哮鸣音和拍击音等症状,应考虑异物残留的可能。

3 术后护理

护士必须熟悉手术的每一步骤,通过术中的观察,明了手术过程是否顺利,患儿手术后异物取出是否完整等情况。对于全麻患儿,在清醒之前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由专人护理至清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的患儿则严密观察有无吸入性呼吸困难,有无喉水肿现象等。患儿入室后取平卧位,稍垫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空心掌拍背,以利痰液排出。送回病房前要准备好急救用品及设备。

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有效的护理是第一步。这需要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能对病儿进行预见性的护理,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完善术前准备工作,熟悉手术过程,操作轻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嘱咐患儿或交待家长让患儿少说话,卧床休息,不可用力咳嗽咳痰,以防引起肺部出血。术后患儿需要禁食2~4h,以免麻醉后呛咳反应减弱使食物误入气管。所有患儿应留院观察,给予抗生素、激素治疗。①术后护士应遵医嘱给予患儿足量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患儿术后若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等症状时,应考虑喉头水肿造成的喉梗阻,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若仍不缓解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②对于肺部感染的患儿,护士应按医嘱给予足量抗生素及祛痰药,体弱患者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咳嗽咳痰、肺部呼吸音、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除对患儿进行细致的观察护理外,还要十分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研究表明,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动态,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沟通方式,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积极有效地对患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与患儿交谈时,采用诚恳的语言,语气温和,避免用恐吓、威胁等语言,运用治疗性游戏与患儿沟通,如绘画、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以减轻患儿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同时,我们的护理对象不仅是患儿,同时还包括患儿亲属,因为患儿亲属的各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儿。对此,根据患儿亲属不同的心理特点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解除其对疾病担心而引起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护士应热情服务、细心照顾、耐心解释,取得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家属对手术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对于第1次异物未取出者,应给予精神安慰,鼓励患儿及家属调整情绪,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预 防

小儿呼吸道异物不同于其它病症,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提高人们对此病危险性的认识,是完全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的。从年龄构成来看,呼吸道异物1~3岁儿童占70%,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减少,表明幼儿期是发生呼吸道异物的危险年龄段。此期幼儿与外界环境接触逐渐增多,模仿力不断增强,当遇到陌生物品时,会首先放在口中体验,一旦监护人疏忽,异物极易吸入气管。同时,小儿生理发育不完善,咳嗽反射功能不健全,也容易将食物呛入气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是预防小儿呼吸道异物发生的根本环节,具体措施可包括以下几点∶①普及预防知识。呼吸道异物必须以预防为主,通过黑板报、讲座、分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形式,在社区、幼儿园、学校、儿科门诊大力宣传科学的儿童保健和正确的喂养知识,提高人们对儿童呼吸道异物危害的认知。②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教育家长一般不要给小儿玩小物件及小玩具,小儿不宜喂瓜子、花生、豆类等或带壳、带骨之类的硬食品。家长同时应改变烹调方式,将食物碾碎,做成如花生酱、玉米糊、豆泥、肉末等再给小儿进食。③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小儿进食时不可逗笑、讲话、打骂、恐吓,做到吃东西时不玩耍、不嬉戏。家长在孩子进餐时要避免干扰,尽量做到安静,并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小儿。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龄前儿童好模仿,家长应该以身示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使幼儿明白要规律进食,细嚼慢咽,保持安静。如遇小儿口内含物,不可用手强行挖取,应设法诱其自行吐出。对学龄儿童要耐心教导,使其加强自我控制能力,改正其口内含物的不良卫生习惯。⑤加强对该病症的重视。一旦发现小儿出现呼吸道异物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进行手术取除,减少丧失最佳取异物的时间。禁止给喝水或用物体乱抠强行挖取,以免引起哭闹吸入气管。

[1] 汪建梅.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护理和预防[J].天津护理,2004,12(4):197.

[2] 敦静,耿淑琴.小儿围术期心理护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6):85-86.

[3] 齐小青,张道孟.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18):105-106.

[4] 蓝广萍.小儿呼吸道特殊异物取出术20例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

[5] 李娇俊,樊慧红.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9):699.

[6] 卢艳华.小儿呼吸道异物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55.

猜你喜欢

异物气管小儿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