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
2012-01-24任既晨
杨 光 任既晨 席 妍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吉林 长春130012)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案是利用手 术,肿瘤减灭术术后进行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晚期卵巢癌由于已经出现广泛的种植转移、局部侵蚀,导致其与周围组织粘连密切,单纯依靠手术难以切除干净,故加用术前新辅助化疗,为控制病情发作和手术提供有效帮助[1-11]。本文通过观察新辅助治疗对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印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现将我院2008 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治疗情况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Ⅲ、Ⅳ期6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病例特征如下:年龄均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51岁;临床出现症状的时间1~22个月,平均9个月;治疗前CA125为5.76~2098.24IU/L,平均为421.25IU/L;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包块,位置固定;B超或CT、MRI发现盆腹腔一处或多处处转移灶;33例伴有大量腹水。
1.2 新辅助化疗方案
60例患者术前行1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以紫杉醇和铂类为主的化疗:卡铂或顺铂主要用于大量胸、腹水和暂时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化疗前腔内置管引流胸、腹水,引流干净后立即将胸、腹腔化疗药注入,每周3次,剂量为顺铂50~70mg/m2,或每周3次腔内注射卡铂,同时联合紫杉醇,在使用紫杉醇前一日,即开始口服地塞米松每次,7.5mg/12h/1次用23d。紫杉醇135~175mg,用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滴,持续60min,同时在紫杉醇静滴期间给予心电监护,并予止吐治疗。化疗方案每21d 重复1次,连续1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疗效评价及毒副反应评价。
1.3 疗效评价
1.3.1 60例患者均完成全部治疗。根据手术效果及腹部 CT 超声检查等综合结果评价疗效。
1.3.2 评定标准
目标病灶的评价有效为所有目标病灶消失,显效为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无效为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显效标准,加重为出现新病灶或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 20%。
1.3.3 毒副作用评定标准
不良反应根据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定标准(NCI CTC AE 3.0)进行评价。
2 结 果
6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胸、腹水控制有效率为94.6%,患者一般情况改善。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和Ⅲ级胃肠反应者各1例。可证明新辅助化疗毒副反应小,较非化疗治疗无显著差异。
3 讨 论
卵巢癌是目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妇科肿瘤之一,癌细胞生存环境良好,故其早期癌变症状不明显,发展往往比较隐匿,甚至有时月经变化也常常被患者忽视。70%~80%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一经检出即已属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易扩散且生长迅速。但在早期患者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往往待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超出盆腔以外,或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甚至在腹部可扪及时发现,或出现明显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待到就医时往往已属晚期。晚期卵巢癌的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为卵巢癌预后带来光明。
新辅助化疗主要通过手术前化疗,使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面积减少,缩小局部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程度,达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死亡率的目的。新辅助化疗不但使肿瘤在手术中易于切除,更使许多不可切除的变为可切除,显著地提高了对肿瘤局部治疗的效果。并且,通过全身化疗,使已存在的周身亚临床转移灶得以控制,从而使患者的生存率也有改善;肿块大的,经新辅助化疗后可使肿瘤明显缩小,并且降低临床分期,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卵巢癌易于发生血行播散。在初诊的患者中,经常有半数以上已存在有周身的微小转移。从理论上讲,对尚无临床征象及症状的微转移(亚临床转移),尽即早开始积极治疗,遏制其发展,这显然对提高远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恶性肿瘤内部,可以产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肿瘤的发展。新近研究显示:恶性肿瘤切除后,因其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生成减少,从而可促使其他转移灶的形成。新辅助化疗可有效防止因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减少,而加速肿瘤的增多、发展和转移。
目前认为,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可减少缩小腹腔内病变范围、肿瘤负荷量,减少并发症,缩短总住院时间和ICU时间。多数回顾性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治疗不影响生存期。
通过分析可知,晚期卵巢癌术前新辅助化疗13个疗程可较好地控制胸、腹水,有效改善全身情况,提高患者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并可消除肝、肺等远处转移灶,降低肿瘤分期,增加手术可行性,同时可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或松动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粘连,有效降低手术地危害性,短期内杀灭腹腔肿瘤转移灶,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细胞减灭术成功率的目的。患者完全可以耐受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本研究证明,新辅助化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 任素蓉,李惠,张羽,等.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J].华西医学, 2006,21(20) :28.
[2] 马宇毅.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8,10(17) :26.
[3] 胡珂,狄文.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 :31.
[4] 商莉.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7) :17.
[5] 陈梦香,王春兰,张慧敏.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8,30(6):25.
[6] 周霞,张进聪.多西他塞对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3) :57.
[7] 李斌.泰索帝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研究现状[J].肿瘤防治杂志,2000,7(1):80-82.
[8]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09-718.
[9]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8-101.
[10] 王彦,黄惠芳.紫衫醇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7):439-441. [11] 石一复.卵巢上皮性癌化疗的有关问题[J].实用肿瘤杂志,2002,17(1):1-3.